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邦的约法三章可信吗?还是宣传高手、或史书粉饰?

刘邦的约法三章可信吗?还是宣传高手、或史书粉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4/1/25 5:45:39

我感觉汉王刘邦的“约法三章”是可信的,并非夸大的宣传或粉饰。我们应该全面客观来看:

第一,积极性:

甲,“约法三章”有众多历史文献做支撑依据。(1)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上记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2)汉荀悦《汉纪》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载:“法正谓亮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乙,“约法三章”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现状和老百姓的心里需求。秦朝在大一统、大格局的同时,也实施了不得人心的严刑酷法和横征暴敛,激起了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六国复辟势力崛起和刘邦项羽争功攻秦。多年的政治经济压迫和战争的影响造成了生产经济基础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刘邦在张良樊哙等人的提醒下,舍弃了阿房宫的女色温柔香,顺应了休养生息、恢复生产的大环境,推行了黄老无为统治之术。而简化法律实体和法治程序的“约法三章”是这种治国之术的核心内容之一。对比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和项羽的乱杀乱治,民众更会拥护刘邦看似简单但很实用的政策。这是刘邦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第二,消极性:

随着生产的恢复和民智的成长,到后来大汉朝建国以后,“约法三章”太过简略,难以适应汉朝统治的需要,于是汉高祖刘邦责令丞相萧何便在秦律的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外,又增设户、兴、厩三篇,形成《九章律》,汉朝法制建设才方兴未艾的深入推进。

刘邦足运气好,要不然此种人如以今人说法是渣男一个。

《约法三章》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解释约:商议确定;法:法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出处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指的是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

约法三章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咸阳后,本想住在豪华的王宫里,但他的心腹张良等人告诫他别这样做,免得失掉人心。刘邦接受他们的意见,随即还军霸上。为了取得民心,刘邦向关中的父老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三顾茅庐汉末,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第三次访诸葛亮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喜欢历史的人是什么性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今天下午还在琢磨这个问题,打开头条,就看到这个消息了,我的感觉就是读书嘛,总是想获得点儿一些东西,因此每个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一种类型,比如有的人喜欢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动人心弦,情感深入,上下起伏,让人动容,有的人喜欢读一些实用的经济类文章,可也有些人,喜欢读史书,个人觉得读史书的人大多

  • 战争历史人物传记并撰写一篇学习心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每一个人成功的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导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凡是能够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意义的“老师”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授业”,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传道、解惑”,那要看自己的机缘如何了.“名师出高徒”,作为“百姓”圈子中的我们

  • 喜欢看人物传记的人是一种什么心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人物传记是古今中外历史作品的主要内容。人们喜欢阅读人物传记。究其缘由大概有如下原因:1.获得立传资格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成功者,或者他们的行为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比如陈胜吴广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们在大泽乡发动武装暴动,却使反对秦王朝的斗争成了燎原之势。因而太史公为他们立传为群氓立传这是开天辟地第

  • 一件历史名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古人勤奋学习的故事匡衡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匡衡邻居家日子过的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得很亮。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起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

  • 怎样学习中国近代史?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学好中国近代史,多看一些近代历史重要人物传记,例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宋教仁、陈独秀、瞿秋白、蔡元培、周佛海、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陈公博、朱德、周恩来、项英、任弼时、陈云、林伯渠、董必武、彭真、粟裕、叶剑英等。曾读过《毛泽东传》、《富兰克林传》等几部近代历史人物传记,他们传奇的一生为

  • 历史人物传记的内容要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写作主题: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写作目的:1、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能拓展历史知识,增进对历史的了解,加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2、能从所写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中,受到教育或吸取教训,陶冶情操,学会怎样做人和处世。3、通过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的活动,能学会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同时能锻炼和提高写作

  • 林则徐写过书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试帖诗稿》,《使滇吟草》,《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闽中小题砺锷集》,《云左山房诗钞》等等诗集作品除了上面说的几本,我记得还有一本很重要《四洲志》,后来魏源根据林则徐的嘱托依据四洲志完成了《海国图志》,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

  • 你认为《易经》是中国最有智慧的书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易经》不是最具智慧的书,它会一些玩弄人的小聪明,为骗人敛财者提供了理论依据。阴阳八卦演变为八八六十四卦,卦卦有卦象,有卦义,卜卦者须将其熟读熟背,铭记于心就可以成为江湖术士了,口若悬河,骗人不眨眼,说得是有声有色,头头是道。慕名而来求卦者都是一些遭遇过挫折之人,术士者会煞有介事为你卜卦,算卦

  • 古代的名人传记在未成名时发生的事件是何人记录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努尔哈赤起兵以前绝对不是默默无闻,他是明朝封的世袭龙虎将军,地位绝对不低。这样一个官员早期的事情,有专门的记载不是很正常吗?言归正传,所谓的名人都是相对的。比如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前也是皇亲国戚,一方大员,对社会的影响力都是很大的,事迹有记载再正常不过了。像刘备,孙坚这种白手起家的人物,就要寒酸许多,

  • 望梅止渴主角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白话译文: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