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解释:形容书法笔力苍劲有力。比喻分析问题见解很深刻。出处唐张怀《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示例清赵翼《杨雪珊自长垣归来出示近作叹赏不足诗以志爱》:“~诗思锐,散霞五色物华新。”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可见一斑反义词:略见一斑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歇后语:锤子打钉子------入木三分啄木鸟啄树------入木三分灯谜:八十八典故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还有一次,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原文:“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译文: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再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稳重的风格。”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十分深刻、恰切。其他回答按时间排序按投票数排序
更多文章
近代史上中外人类合作成功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德国的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是好朋友,他们合作发明了光谱分析仪,本生提供的化学设想,基尔霍夫设计的物理仪器,造就了这个伟大的发明。任何物质在分析仪面前燃烧一下,就能辨别出其中各种元素的光谱线。每种元素都有特定的谱线,因此,用这个仪器就能分析出物体所含有的元素。如果发现跟所有元素都不一样的谱线的
最著名的传记和自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艾伦图灵传2拿破仑传3卓别林自传4维特根斯坦传5贝多芬传6牛顿传人类的文明史是由许多大师串起来的。莎士比亚丶贝多劳、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我喜欢读他们的传记和自传,如《忏悔录》`《贝多芬传》`《梵高传》`《巴尔扎克传》,也读
求一整篇短的文言文传记!文言文 人物传记!!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
乐不思蜀是东和什么三国演义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乐不思蜀(lèbùsīshǔ),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历史背景:西晋。西晋吞没蜀国跟吴国之后。主要是说蜀国国君刘禅投降,在
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这则成语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刘备去打天下,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初出茅庐的历史人物,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出茅庐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
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谁,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最喜欢的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什么?因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不仅是最最卓越的领导者,更是为人民利益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伟大战士!我永远热爱他们,更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永远怀念和歌颂我们的,是我们的最最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肯定是毛泽东!他睿智丶无私丶全心
论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与现实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依据: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时俱进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与发展。现实意义:科技在不断进步,文化在不断发展,信息在不断更新,社会在不断前进,为了适应而不致被淘汰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的人生智慧,是德性的智慧,是礼乐教化的智慧。21世纪的今天,重新体验儒家的精神价值,并创造性
历史上的今天,林则徐虎门销烟您了解这件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村老人、竣村退叟。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福州城左营司巷。父林宾日,以教书为生。则徐四岁发蒙,童年即擅文知名。中秀才后就读于鳌峰书院,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1804年中举。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外出当塾师。1806年秋,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18
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哪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赵括纸上谈兵太平天国时期的洪仁提出的《资政新篇》,但人家是先进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只是因为没有同太平天国这场农民战争发生共鸣,也不能说人家是空想王莽改制吧!他违背了历史潮流,最终失败。但我个人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选错了方法。虽然最终失败,但也不是一事无成。还真就不知道还有谁赵括。赵括(?
王阳明的传记哪本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目前其实还没有特别好的王阳明传记,那些各种出版社的王阳明传,大传,都是市面流行的所谓通俗化解读的普及读物,把人物事迹和所谓思想略作介绍,根本谈不上人物与时代的分析,更进入不了王学的门径,相对来说,朝着一本好的传记方向去写的,只有南京大学出版社的王守仁评传,这是中国思想家系列传记中的一本,介绍王阳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