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没有写秦始皇传记写得比较好的书?

有没有写秦始皇传记写得比较好的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25 16:33:21

推荐这几本,书得多看,一本书就几个观点,要多看,从多角度,了解一个人。形成不同的思维,才能不被书误导。

对于写秦始皇传记写的比较好的书,我首先推荐的是《史记》。鲁迅曾经评价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本来已经极大的说明了《史记》的历史价值。《史记》中啊,有关于秦始皇的详细描写。有专门的秦始皇传记。其次,嗯,我还推荐的是《资治通鉴》。这也是一本史学价值很大的书。其中关于秦始皇传记的描写也甚为精彩。都记录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如果谈现代写秦始皇比较的好的书。我推荐的是王鸥明的《秦始皇大传》和唐浩明的《秦始皇传》。这些书都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写了秦始皇的一生的历史。是值得我们去一看的。也便于我们对秦始皇的一生有一个很清楚的了解。这些书中都记录了秦始皇一生中的功与过。你像鲜明地描写了秦始皇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如果对史学研究较深的话,我推荐前两本书。如果对史学的研究不是很深入,但是喜欢想了解历史的话,我推荐后两本书。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欢迎大家评论。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哦,很愿意为大家解答问题。

战国时期秦国本土有哪些厉害人物?

我是潘多拉效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自从秦孝公以来,秦国的各种人才大多是外来的,无论是政治人才还是军事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培养,秦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土产人才。

1、白起

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2、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3、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

4、蒙恬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

5、王

王(-公元前244年),亦作王,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

秦国能统一六国,各种人才不可缺少,纵然其人才多是来自于他国的投奔,例如百里奚来自虞国,商鞅来自卫国,张仪、范睢来自魏国,魏冉、李斯来自楚国等等。

然而秦国本土也出过历史耀眼人物。

一、白起秦国人,?公元前257年。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战神。白起一生经历90多场战役,杀死敌军70多万人,其中最有名的有三大战役:(1)、伊阙之战(公元前293年),灭韩魏联军24万人,让韩魏主力几乎消耗殆尽,后占领魏国61座城池,攻进楚国都城郢都,迫使楚王东迁;(2)、华阳之战(公元前273年),大败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魏军13万,将赵国2万人沉入黄河,攻取魏赵多个城市;(3)、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前260年),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角),范睢白起用反间计让赵国用赵括替下廉颇,从而秦国大胜赵国,坑杀40万赵军,只放回去240人,长平之战是白起一生最辉煌的一战。

二、王翦秦国人,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之一,公元前223年消灭楚国后,回到秦国提出告老还乡,终老于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三、李信,生卒年不详,秦国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宗室将领。前226年荆轲刺秦后,率军攻打燕太子丹。前225年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后来在灭燕国之战中俘获燕王喜(前222年),立有大功。

四、司马错秦国人,生卒年不详,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前316年(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和张仪率军灭亡巴国、蜀国和莒国三个国家,从此蜀国成为了秦国的大后方,秦昭襄王时期宣太后又诱灭北边义渠国,从此秦国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巴蜀地区乃天府之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又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

所以,秦国本土多出战将,这也是秦国军事力量强大的原因之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祖冲之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姓名:祖冲之国家或者地区:中国学科:数学家天文学家发明创造:圆周率之父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学识渊博,受人敬重

  • 深圳市宝安区曾经有咩历史人物来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宋朝文学家“文天祥”来过宝安。《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中描写的“零丁洋”就是现在的宝安大铲湾港口、西乡码头一带珠江入海口。另外还有清朝名将“林则徐”、“关天培”等来过宝

  • 成竹在胸有关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成竹在胸chéngzhúzàixiōng〖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示例〗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画竹子以前,心中先已有竹子的形象。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故画竹

  •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首先要知道该词的创作背景。柳永其人及《雨霖铃》的创作背景柳永(987年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

  • 付生是秦朝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前秦厉王苻生(公元335-357年),字长生,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公元355-357年在位。前秦惠武帝苻洪孙,高祖苻健第三子,苻健病死后继位,在位3年,被苻坚等发动兵变攻杀,终年22岁,葬处不明。在史籍中被描为暴君。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正式即秦王位而不是即皇帝位三天后病逝,皇帝一说是明显的错误,这

  • 南北朝时期的高欢、高洋、高长恭,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高怀德、高怀亮,血缘上是同一家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对古代的姓氏有个大致的了解,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就是战乱年代人口流动很大,世系很难得到传承,所以跨越年代很大的世系很难保存下来,这个时候伪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其二就是姓氏自先秦时期发展过来后二合为一,有一段混乱期,改姓以及赐姓比较常见。基于此,我们来看看题目中涉及

  • 与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是刘备之子刘禅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

  • 贵阳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

  • 贵州最出名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贵州大地涌现出了许多出名的人,列写几位,共同敬仰!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侗族,开国上将。参加了长征,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 名人自传应该多看看吗,有何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记述了名人的一生,其中自有名人之所以为名人的原因,那是我们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们看名人传记所要找寻的东西。看看名人的一生,看其如何成长,看其如何反思,看其如何为人处世,看其如何避免沉沦,看其如何选择道路,看其如何坚守自我,看其如何坎坷不平,看其如何永不放弃,看其如何信念坚定,看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