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33 更新时间:2024/1/25 17:04:58

谢邀,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柳永的《雨霖铃》主要写了什么故事,首先要知道该词的创作背景。

柳永其人及《雨霖铃》的创作背景柳永(987年1053年),北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其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因屡试不第,心中失意忧愤,常流连秦楼楚馆,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雨霖铃》就是柳永从汴京(河南开封)南下时,与一位歌伎恋人的惜别之作。

《雨霖铃》讲述的故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落清秋节!今宵酒醒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阕讲述的是词人与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情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写离别时的环境,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城外的长亭,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词人通过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天下着雨,蝉声凄切,暮色阴沉,在这样的场景与恋人离别,虽然不忍离别,但却又不得不离别的矛盾心理。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描写设帐与恋人饯酒离别,非常留念这个地方,进一步表达了词人不想跟恋人分离,然而船家催着喊“开船”了,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描写词人与恋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尤其一句“念去去”,包含了离别的无限凄楚。只要兰舟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

下阕讲述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凄楚的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讲述的是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然而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写的是自己一个人飘泊江湖,可能酒醒后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回想起以前醉酒了,都有人照顾,是多少幸福的事。用“杨柳”、“晓风”、“残月”,更衬托出词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描写的是这次离别后,可以想象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过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描写的假设就有“千种风情”,由于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又能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尤其最后一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柳永的《雨霖铃》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画心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因写词杵仵仁宗后,流落坊间,给妓写唱词,这是,他离开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与恋人歌姬分别时写的。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再从此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付生是秦朝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前秦厉王苻生(公元335-357年),字长生,中国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公元355-357年在位。前秦惠武帝苻洪孙,高祖苻健第三子,苻健病死后继位,在位3年,被苻坚等发动兵变攻杀,终年22岁,葬处不明。在史籍中被描为暴君。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正式即秦王位而不是即皇帝位三天后病逝,皇帝一说是明显的错误,这

  • 南北朝时期的高欢、高洋、高长恭,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高怀德、高怀亮,血缘上是同一家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对古代的姓氏有个大致的了解,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就是战乱年代人口流动很大,世系很难得到传承,所以跨越年代很大的世系很难保存下来,这个时候伪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其二就是姓氏自先秦时期发展过来后二合为一,有一段混乱期,改姓以及赐姓比较常见。基于此,我们来看看题目中涉及

  • 与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是刘备之子刘禅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

  • 贵阳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

  • 贵州最出名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贵州大地涌现出了许多出名的人,列写几位,共同敬仰!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侗族,开国上将。参加了长征,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 名人自传应该多看看吗,有何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记述了名人的一生,其中自有名人之所以为名人的原因,那是我们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们看名人传记所要找寻的东西。看看名人的一生,看其如何成长,看其如何反思,看其如何为人处世,看其如何避免沉沦,看其如何选择道路,看其如何坚守自我,看其如何坎坷不平,看其如何永不放弃,看其如何信念坚定,看其如

  • 林则徐的故事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804年,林则徐中举,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后在江西、云南浙江、江苏、江宁等地任职。在任上他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来,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

  • 你如何看待柳永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不认识这个人,不好评论柳永词总的来说属婉约派代表人物,由于出身官宦家庭,愿意沉眠于街头巷尾的杂耍卖唱人群之中,屡试不递却又不以为然。与当今某些类似出身的人有极其相似之处。但话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养成一些小毛病,也是情有可缘。古往今来概莫如此。大诗人柳永?柳永的诗仅存的不多,都是词,还是歌词。说

  • 白族在历史上出过哪些杰出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谌贻琴,女,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社会科学)。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介绍几位白族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周保中,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2月7日,

  • 近代历史人物的传记该怎么写?,10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