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北朝时期的高欢、高洋、高长恭,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高怀德、高怀亮,血缘上是同一家族吗?

南北朝时期的高欢、高洋、高长恭,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高怀德、高怀亮,血缘上是同一家族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48 更新时间:2024/3/13 11:33:55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得对古代的姓氏有个大致的了解,主要有两方面需要注意,其一就是战乱年代人口流动很大,世系很难得到传承,所以跨越年代很大的世系很难保存下来,这个时候伪造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其二就是姓氏自先秦时期发展过来后二合为一,有一段混乱期,改姓以及赐姓比较常见。

基于此,我们来看看题目中涉及的年代,从南北朝到五代十国,中间隔了隋唐,这就是三百多年的历史,中间的世系其实早已经断了。所以能确定的只能是南北朝时期高欢、高洋和高长恭之间的血缘关系,以及五代十国时期高思继、怀德和高怀亮之间的血缘关系。先来看看南北朝的高欢、高洋、高长恭:渤海高氏是自汉代开始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世家大族,而高欢就是出自渤海高氏,是渤海人,他的六世祖是晋朝的玄菟太守高隐。高欢的祖父是高谧,因为犯错迁到了怀朔镇,即著名的北魏六镇之一。高欢也就是出生在怀朔镇,并在这里起家,北魏末期,高欢和宇文泰分别扶持一帝登基,北魏分化为东魏和西魏,高欢即东魏的实际上掌权者。

高欢娶妻鲜卑族人娄昭君,生子高澄、高洋、高演、高、高湛、高济,以上为高欢的嫡子,庶子还有九人。实际上,高谧迁到怀朔镇之后,高氏一族就开始与鲜卑族通婚,因此高氏算是鲜卑化的汉人。高欢去世后,长子高澄继任高欢在东魏的职位,后期开始夺权准备登基,不过却在登基前期被杀,其弟高洋继续父兄未竟的事业,550年,高洋逼东魏皇帝退位,北齐正式建立。

高洋去世后,其子高殷继位,不过不久就被叔叔高演篡位,一年后又被高演杀死。而高演也在登基两年后去世,其弟高湛继位。电视剧《陆贞传奇》中把高湛塑造的那么好,其实历史上的高湛只是个变态皇帝,四年后让位于年仅十岁的儿子高纬,也就是北齐末帝。

高纬更是糊涂,当时北齐能打的将领有三个,一个自然去世,两个被高纬处死,其中之一就是兰陵王高长恭。高长恭是高澄的第四子,是庶子。

因此,我们看这三个人的关系:高欢是高洋的父亲,是高长恭的祖父,而高洋是高长恭的叔叔。

接下来再来看看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怀德、高怀亮:此高氏应该是唐末开始的幽州武将世家,从高顺厉开始一直在怀戎军中任职,高思继即为高顺厉的孙子,有兄弟三人,都是军中响当当的英雄人物,也算是驰名塞北。唐朝末年,李克用攻下幽州后,表奏刘仁恭做了卢龙军节度使。李克用在离开的时候留下了一支军队驻守幽州,其中高思继的哥哥为先锋都将、妫州刺史;高思继为中军都将、顺州刺史;高思继的弟弟为后军都将,三人掌管这支军队,对刘仁恭形成掣肘。李克用曾对刘仁恭说:“高先锋兄弟,势倾州府,为燕患者,必此族也,宜善筹之。”

后来,这支军队中有很多人目无法纪,高思继三人下令整治军队,杀死了很多士兵,李克用知道后大怒,在刘仁恭面前构陷兄弟三人,最终三人被杀。刘仁恭为了安抚军士,让高思继哥哥的儿子高行做牙将,高氏后人都在军中,当时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才十来岁,也在军中,跟随在刘仁恭左右。

后来刘守光建立燕,高行、高行周兄弟也在军中成熟起来,晋王李存勖攻打刘守光的时候,高行投降了晋军,高行周开始在李嗣源帐下效力。高行周在后晋灭掉后梁的战争中立下不少战功,不断升职,尤其是李嗣源继位后,高行周可谓步步高升,到了后唐末帝的时候,高行周一直做到了昭义节度使,镇守潞州。

后来的改朝换代并没有让高行周受到猜忌,反而在每一个朝代都得到了重用。从后唐到后晋,再到后汉,最后后周,高行周一直是备受宠信的,从后汉时期开始封王,当然这也和他本身的势力有关系。952年,高行周去世,被追封为尚书令、秦王。

高行周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名为怀德,生于926年的后唐时期,怀德跟随父亲高行周征战,也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在跟随柴荣南下攻打南唐的时候立下了不小的战功。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怀德成为殿前副都点检,娶了赵匡胤的妹妹燕国长公主,成为赵匡胤的妹夫,982年去世,被追封为渤海郡王。

在《杨家将演义》等小说中,怀德还有一个弟弟名为高怀亮,很早就跟随在赵匡胤的身边,算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到后来被辽朝的耶律沙所杀。

因此,我们看这三个人的关系:高思继是怀德的祖父,而高怀亮是虚构的人物。

北齐的高欢与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为同一个家族,是基本肯定的。这个家族是渤海高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渤海高氏是高姓中最为庞大的一支,从西晋到北宋这段时期出过很多名人,尤其名将辈出,如高长恭、高崇文、高思继、高思祥、高行周、高怀德、高琼等都是鼎鼎大名的将帅。关于他们是否同一血统,就从始祖炎帝说起吧!

炎帝神农氏的第23世孙伯益伯夷)协助大禹冶水有功,赐姓嬴,封于吕(地名),其后裔中有的以吕为姓。伯益的第37世孙吕望(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有功,封齐公,建立齐国。姜子牙的第8世孙姜(齐国上卿)以其祖父公子高的名字为姓,称高姓。东汉初期,高的第25世孙高洪任渤海太守,其子孙便在渤海生息繁衍,到西晋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永嘉之乱时,为躲避战乱,身为尚书郎的高瞻(高35世孙)与叔父高隐(玄菟郡太守)率3干户族人北徙幽州,隐于鲜卑族。

因为要弄清楚北齐的高欢与五代十国时期的高思继的血缘问题,只要说说高隐(高34世孙)这支就基本清楚了。

高隐后裔世系(略)

35世:高庆(高隐之子)。

36世:高展、高敬、高泰(高庆之子)。

37世:高谠、高颐(高展之子),高韬、高湖、高恒(高泰之子)。

38世:高佑(高谠之子),高允(高韬之子),高真、高各拔、高谧、高稚(高洞之子)。

39世:高振(高佑之子),高树、高翻(高谧之子)。

40世:高表(高振之子),高欢、高琛(高树之子),高岳(高翻之子)。

高欢(东魏丞相)有15子,长子高澄,次子高洋……,高欢死后,长子高澄接替相位,兰陵王高长恭就是他的第4子,后来高澄被家中厨师暗杀。高澄死后,高洋为丞相,封齐王。次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齐国,史称北齐。

41世:高衡(高表之子),高澄、洋、浚、淹、高、演、高湛……(高欢之子),高励(高岳之子)。

42世:高冯(高衡之子),高孝瑜、孝珩、孝琬、孝(高长恭)、延宗(高澄之子),高殷……(高洋之子),高德素(高淹之子),高亮、彦理(高演之子),高纬、仁英、仁雅(高湛之子),高士宁、士廉(高励之子)。

43世:高弘节(高孝瑜之子),高世俊(高淹之孙),高履行、质行、真行、纯行、审行、慎行(高士廉之子)。

44世:高璇、高瑾(高履行之子)。

45世:高绍、术(高璇之子),高丕、高迁(高瑾之子)高卿。

46世:高翮(高迁之子),高崇文、高质(高卿之子)。

47世:高暄(高翮之子),高伯祥(高质之子)。

48世:高岳(高暄之子),高郢(高伯祥之子)。

49世:高登(高岳之子),高定、文举(高郢之子)。

50世:高仲武(高登之子),高顺励(高文举之子)。

51世高冕(高仲武之子),高思继、思祥(高顺励之子)。

52世:高霸(高冕之子),高行周(高思继之子),高行(高思祥之子)。

53世:高乾(高霸之子),高怀德(高行周之子),高文玉(高行之子)。

本世系图谱来自网络,是几年前从网上抄录(当时正值全世界高姓联宗,纂修总谱),疑点在于,第45世高卿是谁之子并未注明,是否笔误难以确定。高思继应该就是第40世高岳(高欢堂弟)后裔。高岳被高洋用毒酒赐死,不久,其子孙便离开了北齐。

再说说高思继这一家三代,高思继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名将,还是四季拳的创始人,人称白马银枪,当时号称天下第一枪,为李克用部将,官至都指挥使。其子高行周也是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四朝的大将,官至端州刺史,封齐王。高怀德少年时就跟随父亲高行周在军中历练,年纪轻轻就立了很多战功,历任罗州、信州、忠州刺史,指挥使和团练使。后来陈桥兵变,赵匡胤被部下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当了皇帝。高怀德受到重用,并娶了赵匡胤的妹妹,做了附马,为北宋王朝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高怀德毅然交出兵权,得以善终。高怀德生前官至武胜军节度使,封渤海王,死后谥“武穆”。

(图片来自网络,为高思继、高怀德与高怀亮)

至于高怀亮,在小说《杨家将演义》、《飞龙全传》、《赵匡胤演义》中为高怀德弟弟,可族谱中并无其人,高行周只有一子高怀德,这个高怀亮可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与乐不思蜀有关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是刘备之子刘禅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

  • 贵阳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王守仁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

  • 贵州最出名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贵州大地涌现出了许多出名的人,列写几位,共同敬仰!杨至成(19031967),贵州三穗人,侗族,开国上将。参加了长征,1938年冬,赴苏联就医,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部长。1949年起,任华中军区、中南军区军需部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 名人自传应该多看看吗,有何好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传记名人传记,记述了名人的一生,其中自有名人之所以为名人的原因,那是我们所欠缺的东西,也是我们看名人传记所要找寻的东西。看看名人的一生,看其如何成长,看其如何反思,看其如何为人处世,看其如何避免沉沦,看其如何选择道路,看其如何坚守自我,看其如何坎坷不平,看其如何永不放弃,看其如何信念坚定,看其如

  • 林则徐的故事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804年,林则徐中举,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后在江西、云南浙江、江苏、江宁等地任职。在任上他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来,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其间,不辞劳苦,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

  • 你如何看待柳永的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不认识这个人,不好评论柳永词总的来说属婉约派代表人物,由于出身官宦家庭,愿意沉眠于街头巷尾的杂耍卖唱人群之中,屡试不递却又不以为然。与当今某些类似出身的人有极其相似之处。但话说回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养成一些小毛病,也是情有可缘。古往今来概莫如此。大诗人柳永?柳永的诗仅存的不多,都是词,还是歌词。说

  • 白族在历史上出过哪些杰出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谌贻琴,女,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社会科学)。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介绍几位白族名人,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周保中,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2月7日,

  • 近代历史人物的传记该怎么写?,10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传记就是记录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名人事迹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总述人物的功绩成败,也可以在记叙成长经历的同时加入一些议论。写人记叙文以记叙人物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如人物传记、人物通讯、人物轶事等等。写

  • 贵州有哪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贵州的众多名人中,这里介绍几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人,让我记住他们的事迹和名字吧。黄齐生(18791946),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在贵州兴办教育,组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赴欧洲勤工俭学,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31年11月,王若飞在包头因叛徒出卖被捕,作为舅舅的黄齐生

  • 指鹿为马相关历史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