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迁对人物描述的特点

司马迁对人物描述的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25 更新时间:2024/1/5 2:17:27

《史记》众多成功人物的塑造,得力于司马迁极富表现力的描写手法。主要有下述几点: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风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还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杀霸陵尉的细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李斯列传》、《吕太后本纪》。)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人物语言描写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总之,《史记》不只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恰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推荐几本名人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周国平<我的心灵自传>,<杰克*韦尔奇自传>,克林顿<我的生活>,希拉里<亲历历史>......

求一篇中国近现代人物传记读后感,1500-3000字,即用!谢谢

读《曾国藩传》有感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脑袋还必须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乍一看,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实际上,它表现出一个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不同侧面,正所谓“呆子”哲学。我想,曾国藩的治学就是“呆子”哲学的样板。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他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理子大师。处于众说纷纭:可能织的岔路口时,为了不把应该选择的道路选错,必须具有洞察未来的内察能力和直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做人或更甚者做科学家必须聪明,但是要想从平常被人认为极普遍明了的事物中,从那些连平常所说的脑袋笨的人也容易明了的日常小事中,找出它的不可思议的疑点,问个为什么,并极力阐明其原委,也是非常重要的,缺之不可的。在这点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是比普通脑袋笨的人更显得脑袋不开窍的死心眼的人。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脑袋笨的人,由于他的前途笼罩了一层云雾,反而持乐观态度,即使遇到难关,他会格外的努力,摆脱困境。脑袋聪明的人,会过于信任自己的脑力。其结果,当自然显示给他们的现象与自己想的不一致时,大概会这样想:是不是自然错了。另外当出现结果与自己想的相同时,恐怕会把这件要紧的事忘掉,反复琢磨自己所思考出的结果,是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偶尔产生的呢?一开始就断定行不通的尝试,好容易才明白那事做不成的时候可是他也抓住了一些并不是行不通的其他线索。这些线索也是那些一开始就不敢进行尝试的人无法接触到的。正如无数所谓的聪明人执迷于永动机的道理。脑袋聪明的人适合作批评家却难成为见诸行动的人。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记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哦手下成功的认识没有聪明人,大多是些能够坚持不懈的呆子。”是啊,他手下的经理有些只是初中毕业有些曾经是他的汽车司机,可以说不是或者不尽然是聪明才智使他们成功的,我想最重要的是那份坚持。聪明的脑袋容易苛求,但所谓的呆子却会和适宜的装傻充楞。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藏污纳垢,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正如官场一样,和周围的人一起生活也要学会糊涂。最典型的就是有些夫妻之间的矛盾是因为一方的视而不见而化解的。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改进建议:看得出来她有认真地看这本书,并且对此有深刻地认识。从曾国藩身上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但是逻辑性不够强,应该把悟出的道理分纳归类,这样看起来更有条理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史记》或《资治通鉴》中的10个人物传记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1.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历史上的赵云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官?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能够“出将入相”,能文能武,董武德鲁肃、陆逊就是典型例子。“常胜将军”赵云也是一个文武兼备型的人才,是胆大心细、机智勇敢、勇猛无敌的代名词。(赵云剧照)赵云是不是站错了队?四川成都武侯祠是汉昭烈庙(刘备庙)和武侯祠合并而成,是君臣合祭祀的宗庙,也是全国唯一的,诸葛亮在后世

  • 为什么有人说茂名属于客家文化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目前中国最多客家人最多的地区是惠州、梅州、赣州和汀州被称为客家四州。其中广东客家人最多的城市有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深圳,茂名跟上面这些城市比还谈不上客家文化很强的城市。从现在的广东客家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梅州应该典型的客家城市,而且客家文化很强大,其中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

  • 如何看待商鞅这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世之大才,英雄悲歌。先说商鞅其人,再说商鞅思想,最后说商鞅之死。商鞅其人最不诚信。商鞅为人刻薄,背信弃义。虽徙木立信,却最不守信。商鞅率领秦军与魏国公子率的魏军交战。商鞅畏惧魏武卒方阵的强大,不敢与之交战。便写信给公子。在称自己魏国时,常常受身份高贵的公子关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能与恩人动兵戈

  • 贵州有那些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舍人、亡波、尹珍、谢暹、付宝、尹贡、谢元深、田道远、赵国珍、海通、赵主俗、孙应鳌、越其杰、谢三秀、宋昂、宋昱、大明奢香夫人、马士英、何腾蛟、梅友月、朱万年、郑珍、周渔璜、严寅亮、傅玉书、何威凤、唐炯、莫友芝、赵以炯、郑知同、肖光远、莫与俦、黎恺、黎庶蕃、黎恂、黎兆祺、黎兆铨、黎庶焘、陈田、吴中蕃、孙

  • 元末明初的散文大家宋濂的传记作品有什么样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他的哪些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宋濂是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他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诸如《天降甘露颂》、《王国祀仁祖庙乐章》等朝廷用文都出于其手,对后代影响深远。同时还潜心研究佛学,造诣深厚,写下许多塔铭、墓志铭和序文,如《〈金刚般若经新解〉序》,《新刻楞严经序后题》等

  • 想写一部民国时期的小说,请问发在什么原创网站会好点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小说还是要看质量,哪个网站都行。我经常在晋江混,觉得那里人才济济。还不错。不过文章一定要有存稿,写完了是最好的,因为连着更新,积分加得比较快,这样也比较容易冲榜。挖坑不填是最没品!==关于马岱的字,正史中没有记载,甚至在三国志上连个马岱的传都没有,其事迹仅见于三国志马超传以及三国志中其他相关人物

  •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话说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两大任务是,生养、做人。然而,许多家长做反了,例如:一、在孩子三岁前养育的关键期,父母缺位,没有与孩子建立牢固的情感依恋关系,导致后期性格培养中问题重重。二、在孩子三到六岁性格培养的关键期,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无意中成了孩子的反面教材。三、过度依赖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教书育

  • 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你一定看过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吧!这本书里面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智勇双全的关羽,有力大如牛的张飞,有武功强的刘备,有老当益壮的黄忠……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了。诸葛亮身着白衣,手持羽扇,有股神仙的气概。他一生有着许多辉煌的事迹,就那他跟鲁肃借船向曹操草船借箭这个例子来说吧

  •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在司马徽和徐庶的举荐下,刘备与关、张前去拜访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二顾茅庐,诸葛亮都闲游去了。三顾茅庐,孔明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便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拱手立于阶下,直到诸葛亮醒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做出了鼎足三分的大事业。破釜沉舟是项羽的事,发生在巨鹿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