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的付出让生命为之沸腾。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代替毅力。只有毅力和决心才是万能。题记自从曹雪芹写了《红楼梦》这部“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的旷世奇书后,便名声大作,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这《红楼梦》啊,不知让多少人如痴如醉、陶醉其中。但在《红楼梦》这部看似光鲜亮丽的经典背后,却不知经历了多少苦难与挫折。作者本人曹雪芹就在《红楼梦》的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一把辛酸泪”就把曹雪芹在写作过程中受到的磨难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是初次品读《红楼梦》,并没有了解过曹雪芹的人,也不难看出这部书是经过数十次,甚至上百次删改才成形的。《红楼梦》中没有一句废话,有时,一个字、一个词都让人浮想联翩。事实上,也确实这样。如果没有曹雪芹呕心沥血的创作,必定不会有《红楼梦》,也不会有那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人物,更不会有贾府,不会有美丽的大观园。可以这么说:《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十年,十年……我为这两个字为之震撼,更为之惊讶。十年,说的容易,可是真正去做,哪怕是想象,都很困难。我无法理解曹雪芹为何要去花十年写一部《红楼梦》,更无法体会他在冰天雪地中,在赤暑当头下,穿着一件褴褛的旧衣,借着微弱的烛光,用一根半截的毛笔,一笔一划修改的心情。我不禁动容,那一层层薄薄的宣纸下面,包裹的是怎样一颗炽热的心啊。天道酬勤炽热,只有炽热才能够产生沸腾,才能令你手中的事升华至所盼望的高度。麦当劳奇迹的创造者雷?克洛克先生有一段最喜欢的座右铭。那么,就让这一段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吧:“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代替毅力。才能不行,最常见的是有才能而一事无成的人;天才不行,未得回报的天才几乎是常听见的话柄;行,世界上多的是的受过教育而不能尽忠职守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才是万能。”
名人秩事800字左右
说到屈原,我总会想到孔子。应该说他们都是不得志而死得。不同的是:一个选择平淡地逝去;一个却选择了一片汨罗江,让生命在最后一刻,放出它任何时候都难以相比的光芒。纵观它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失败了,甚至他一生的政治经历可被政治家们当作反面教材:他曾两次建立齐楚之盟,可两位楚王都倒向了秦国;他呕心沥血要行“美政”,可迎接他的却是奸臣的疯狂进攻;他多想复兴楚国,匡扶天下呀!可怜他的竟是几度流放。他一生遭遇的挫折与磨难太多了,他最终是筋疲力尽了。也许,他纵身投入汨罗江时,他已透支了,那是他最后一股劲。作为一位爱国者,他是成功的,他关心的永远是“世间事”楚国的安危,人民的冷暖。于是他将自己置入了一个最痛苦的境界:遭贬谪却心忧朝政,心系百姓安危。他耳边萦绕的不是松涛飞泉,而是农人的哀号。他眼前浮现的不是明月花径,而是对强秦的蔑视和朝廷不思安危的宴饮戏笑。他的心在流血,然而他从没想过拯救自己。楚国才是他,黎民才是他,天下才是他。楚国亡了,他自沉汨罗江。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也成功了。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书一帜,与“诗经”并称为“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屈原的诗歌中无不充满了浪漫的幻想与恢宏的情感,然而屈原并不是豪放自由,恣情欢娱,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和自然完美的融合。《离骚》的成功创作更为屈原添上灿烂的一笔。诗歌中充满浪漫气息,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统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是很有才华的。可以说,他是位天才诗人,但他却忧心于政治,最终目睹国破家亡,不得以死相抗。对于他,这本来是莫大得悲哀,而他却因之而名流青史,想来让人感慨。屈原的一生,多少是带有一点悲剧色彩的,而他最后带有一身可与日月争光的才气沉入汨罗江,也给他这一生带来了不少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