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性理论是什么

人性理论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3/12/7 3:27:26

(一)对人性假设理论的理解(1)人性假设理论由西方管理学家提出来的,其内容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它有其科学的成分,但也有其片面性。中国有自身的民族特征化传统,因此,不能对西方的东西照抄照搬,而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扬弃。(2)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分析是我们研究人性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不能脱离社会和组织的影响来研究人的本性,更应该反对把人的本性说成是生来具有、一成不变的。由此可见、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都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复杂人的假设是辩证的观点,是有道理的。(3)几种人性假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的看法,也说明了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在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上的变化,这对搞好领导工作有指导意义。(4)几种人性假设都认为,应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和素质而采取不同的管理职能和领导方法,这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任一种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都是针对一定情况而提出的,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好,哪种坏,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二)人性假设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应用:(联系实际来谈)(1)就中国当前的实际性况看,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共同的、迫切的需要仍然是改善生活状况。但人们工作的目的并不仅仅为谋生和金线,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需要的层次也随人们的文化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地位和年龄而变化。(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从整体和长远来看是一致的,但从局部和近期看也可能不一致。因此,组织和个人双方应做出努力,使个人目标更多地反映社会要求,组织也必须洞察群众的需要,使组织目标包含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增加积极性、提高效率。(3)由于人是复杂的,管理方法应当因人、因任务、因环境变化而异。(4)不论采取何种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应当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对职工应教育为主、发扬民主、适当参与,发自觉。(5)人的成熟度,需要层次和能力会随着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及生活水平提高而增长,相应地管理方式也应当发展和创新。

一、人性结构从空间的结构上讲,人性的要素包含行为、形体、情感、精神、认知、目的、历史、未来、多面和多变十个基本层面。在时间的作用下,行为决定关系,形体造就特征,情感影响态度,精神成就气质,认知左右能力,目的决定计划,历史带来经验,未来设定理想,从而人性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行为关系、形体特征、情感态度、精神气质、认知能力、目的计划、历史经验、未来理想、多面多维和多变多态十大类,各类之间有过渡,因而产生新的性质,总共十八大类。二、人的性质1.开放性:描述是否愿意与人交往,注重和谐发展;2.完美性:描述追求完美,重视目标计划的程度;3.较真性:描述对事物的钻研和完善程度;4.认知性:描述是否重视积累知识,包括聪明程度;5.成就性:描述是否注重成就的程度;6.力量性:描述是否愿意支配和影响他人;7.浪漫性:描述在浪漫程度;8.给予性:描述是否愿意给予他人,包含仁爱,慈孝,正义等;9.活跃性:描述情绪的兴奋和活跃程度;10.形体性:描述形体特征的状况以及重视享受的程度;11.疑惑性:描述是否倾于探究他人的动机;12.随和性:描述和平、随和与安静的程度;13.传统性:描述对传统的坚守程度;14.自由性:描述重视自由的程度;15.智慧性:描述创造能力,智慧程度;16.想象性:描述重视想象,追求至善的程度。17.多面性:描述性格复杂程度;18.多变性:描述机敏的程度;三、人的性格东方古语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西方也有名言:“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对性格形成的看法都一样,那么什么是性格?谷子认为人的性格就是人性决定的人格。性格是人格的表现。相对均衡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有失衡型、离衡型(发散型)、趋衡型(集中型)、均衡型四种相对均衡类型。这是从事物的变化关系讲,从事物发展的程度讲,这四种类型表现为低,较低,较高,高。任何事物包含四种状态,人性的十八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包含四个质的不同的特点,这样共有72个性格,行为可分为积极、较积极、较消极和消极性;形体可分为美、较美和较丑丑以及健康、较健康和较差差;情感可分为热情、平易、漠、冷淡;认知可分为优、良、中差;精神可分为坚韧、坚强、脆弱和懦弱;目的可分为明确、较明确、较不明确和不明确,历史有至善,未来存至美。每层依据标准不同划分不同的质,因此,描述人的质的词语非之多,比如聪明伶俐,善解人意,风趣幽默,思想开放,积极进取等等。性格是人性发展的格调(级别或程度),18个人的性质,每个有4个级别,这样共有72个性格。四、环性环格人性发展有四个基本格调,失衡型,离衡型,趋衡型,均衡型。也就是四类基本性格人有18个性质,每个性质对应4类性格,共有72种性格。特定人有18种性格。环境的性质尽管复杂,但可以大致分为18个性质,一开放,二完美,三研究,四知性,五成就,六力量,七艺术,八给予,九活跃,十现实,十一疑惑,十二和平,十三传统,十四自由,十五智慧,十六幻想,十七多面,十八多变。同样,每个性质对应4类性格,共有72种性格。特定环境有18种性格。为了区别人性与人格,我们定义环境的性质为环性,环境性质发展的级别为环格。人的性格与环格之间的组合,应该有5184种组合类型。特定人与特定环格的组合,应该有324种组合类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节俭办博的哲学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就在于本质。这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

  • 战果时期主张勤俭的思想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儒家思想仁,克己复礼,宁所不欲勿施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儒家思想性本善,仁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儒家思想性恶论商鞅法家家想依法治国老子道家思想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庄子道家思想清净无欲墨子墨家思想非攻,兼爱,尚贤一、是墨子。二、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另外,还强

  • 老子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一切事物皆顺其自然的发展,万物都不应对其施加外力而改变它们本来的发展规律。对其本质特性不加破坏,才是自然。只有这样,才能和谐。2.无为,本身就是一种作为,无为是一种大作为。仅此,就充满了思想的辩证,闪耀着老子高超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淡漠了世俗价值观的一种价值观。他给了我们另外的一套价值评判体系

  • 勤俭节约 有什么哲学依据,我想了半天觉得它跟哲学没关系啊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世博的本质是什么?展示,说俗了就是显摆,人类显摆自己的进步;为了展示临时的,夸张的,甚至虚假的形式都是必要的把美人鱼运来多浪费呀!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进步就是:劳动勤,节制俭,智慧节约(用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勤俭节约本身就是人类最大的进步,也是世博会最应该展示的;显然以上二者在世博主题

  •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物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做“道”,在儒家思量叫“天道”,“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上”这个名称,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系传”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

  • 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研究一般性问题的学说。一般性问题包括:物质、意识、认识、方法、逻辑等。科学是研究具体性问题的学说。具体性问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经济等。在古代,哲学是研究所有问题的学说。如《周易》(周文王)、《道德经》(老子)、《论语》(孔子)等,这些著作的内容包罗万象。《周易》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开端

  • 中国古代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

  • 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哪六个历史发展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宋元和明清至鸦片战争前期这六个历史发展时期。1、先秦是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的建立时期,提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命题。《易经》是春秋时期系统反映中国历史哲学的奠基之作,它首次系统描述了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明确提出了圣人创化论。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将

  • 中国的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均只是我的观点)感到研究我国哲学思想,需要找其源头,需要探究它与宗教的关系,我国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很长一段时期脱离了宗教奴役。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哲学就已可以超越宗教需要,人生理想也已可不依赖于宗教信仰而完成,主要原因在于之前流传甚广的儒家思想已可替代宗教的功用:儒家思想已具有了宗教教义中最普遍

  • 中国古代哲学演进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主要分为世界观和方法论。重点是世界观,他决定了我们的方法论。我对我国哲学发展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就随便说说世界观的变化:1、三皇五帝e799bee5baa6e58685e5aeb的神话时期:神秘论理由:人类刚刚摆脱蒙昧时代,正式开始探索世界,留下了三皇五帝带领人族奋发的传说。代表思想:天居上,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