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五霸”有什么典故?

“春秋五霸”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4/1/17 19:00:29

释义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至少出现过8种说法,但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用的都是《史记索隐》或《荀子》的版本:

《史记索隐》: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典故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限售起来的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在历史上称之为“春秋五霸”。

齐国在山东的北部,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域。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求会盟,齐桓公成为了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注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了北方的一大强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后来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事件,最后楚庄王打败了晋军。做了中原霸主,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近过夜强大起来了,秦穆公湘西吞并了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一洗一代称霸。

五霸之首:齐桓公

齐桓公:管鲍之交、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五霸之首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乃姜太公的封地,盛产鱼盐,经济富裕,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为支持纠继位,管仲曾射杀小白,小白诈死,提前回国继位,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

小白做了国君,鲍叔牙举荐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鲍叔牙劝道:“难得的是臣下忠于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岂射钩可比呢?”

在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决定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今山东鄄城)召集宋国、陈国、蔡国、邾国四国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古文化的感召力对国人的影响不言而,她不仅在庙堂上,印在印刷品里,还散落在四野、以至到了民国,仍然有许多可爱的夫子、读书人{林堂,郭沫若,王国维、}沉浸於其中,企图走进他《古人的世界》中、写到,眼睛猛然一湿以至《李叔同》又转身投入佛中而大唐年间的《道子》以其鬼神未测的画,空灵、1、、藏传密宗的神秘和一

  • 赵高为什么要祸害秦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奸臣的通病,自私自利为人阴险。皇帝又偏听偏信,惨害忠良,打击自己的对立面。长此下去,皇帝身边的人都是一些说假话、谎话的奸臣了。历史上不只赵高,还是很多奸臣,朝代在轮换,也是在进步。我国现正在去除垃圾,抓贪官污吏,去腐败。去除弄虚作假的慵官。

  • 中国历史时间轴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元年之前是夏商周秦西汉,公元之后是西汉末年至今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400余年)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600年左右)周:约前11世纪~256年(800余年)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300余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400余年)秦:前221

  • 始皇置酒咸阳宫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后世的一般舆论,都把焚书坑儒放在一起,其实这是两件事,并非同时发生的。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34年,起因是宫廷的一次宴会;而坑儒事件发生在秦始皇35年,起因是始皇帝极为信任的术士卢生因畏惧被杀而偷偷逃跑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晚年特别希望长生不老,永享富贵,因而先后派韩终、侯公、石生、卢生等人寻求长生不

  •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模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前1027年周武王元年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前1025年三年武王死,子成王诵立,周公旦辅政前841年共和行政元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召公和周公管朝政,史称“共和行政”。前827年宣王元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前771年幽王十一年申侯,缯侯引

  • 秦君主的排名是怎样的?如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朝的立国之君是秦非子(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他因善养马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其后经历了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到了秦襄公(?-------公元前766年)时期,因辅佐周平王东迁有功,正式受封成为诸侯国。自秦非子立国,到秦王子婴时秦国彻底覆灭,前后历时600多年,共

  • 秦朝时代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有:秦始皇、李斯、王贲、章邯、子婴等。1、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

  •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1 春秋战国 2 秦汉时期 3 三国时期 4唐宋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是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事,赵国的蔺相如自告奋勇带和氏璧去面见秦王。秦王表示只要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就给赵国十五座城池,但秦王并没有此意,只是为了得到和氏璧这件宝物。蔺相如巧妙回应秦王,既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还将和氏璧安全送回了赵国。最后秦王没有兑现承诺,也就没有得到和氏璧。PS:历史上没有记载

  • 春秋时期的一些变革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西周后期,由于被剥削者集团本身的逐渐瓦解,以周宣王“料民太原”为标志,旧的剥削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了,新的剥削方式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新土地制度之形成便成为必然,而新关系与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发生的经济方面的变革运动。春秋时期的大

  • 列举春秋战国时间点的重要事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折叠诸侯争霸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参见词条“春秋”)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