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始皇置酒咸阳宫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始皇置酒咸阳宫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43 更新时间:2024/1/25 11:37:15

后世的一般舆论,都把焚书坑儒放在一起,其实这是两件事,并非同时发生的。

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34年,起因是宫廷的一次宴会;而坑儒事件发生在秦始皇35年,起因是始皇帝极为信任的术士卢生因畏惧被杀而偷偷逃跑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晚年特别希望长生不老,永享富贵,因而先后派韩终、侯公、石生、卢生等人寻求长生不老的仙方。其中卢生更是深受始皇帝的宠信,听了卢生的进言,秦始皇后来不再自称“朕”,而是改称“真人”,可见卢生在他心中的地位。卢生的逃跑让始皇帝异常震怒,于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有460多名“学方术士”在咸阳一次被坑杀了。

因此,准确地说,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后发生的是“焚书事件”。

在焚书事件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博士仆射周青臣,博士齐人淳于越、丞相斯和予取予夺的秦始皇帝。

周青臣作为博士群的领班儿,希望借宴会之机多说几句好话,博得龙颜大悦,说不定会得些赏赐,进而成为更上层楼的阶梯,因而他说:“赖陛下神灵圣明,平定四海,莫不宾服。人人自安乐,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淳于越就是一个读书人,相信他也不是有意触皇上的霉头,只是他读书读得有些木讷,不懂得揣摩皇上的心思,始终相信自己拥有真知灼见,是真心为皇上和朝廷好,于是就说出了“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并且直接指斥自己的顶头上司周青臣面谀皇上,不是忠臣所为。

李斯一个楚国人跑到秦国,先是当丞相吕不韦的跟班,随后而客卿、而廷尉、而丞相,一步步成为皇上身边重要的大臣,自然明白皇上心之所好,更明白皇上需要什么,手段老辣的宰相一番慷慨陈词后,提议以后只准保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其余所有的书籍一概烧毁。

秦始皇最初听了淳于越的议论,心中肯定不大痛快,但也未置可否,只是把议论交给群臣商讨。听了李斯的建议正合心意,于是金口一开,批了一个字:“可”。

就这样,让后世吵吵嚷嚷了2000多年的“焚书事件”发生了!

相继做出焚书和坑儒两件事,目的都是希望大秦帝国的一统天下能够福祚绵长,江山代代相传。可是,两年后秦始皇死了;十几年后,秦国灭亡了。

唐朝诗人章碣的几句诗值得深思:“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模糊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前1027年周武王元年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建都于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前1025年三年武王死,子成王诵立,周公旦辅政前841年共和行政元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召公和周公管朝政,史称“共和行政”。前827年宣王元年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前771年幽王十一年申侯,缯侯引

  • 秦君主的排名是怎样的?如何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朝的立国之君是秦非子(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他因善养马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其后经历了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到了秦襄公(?-------公元前766年)时期,因辅佐周平王东迁有功,正式受封成为诸侯国。自秦非子立国,到秦王子婴时秦国彻底覆灭,前后历时600多年,共

  • 秦朝时代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有:秦始皇、李斯、王贲、章邯、子婴等。1、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

  •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 ) 1 春秋战国 2 秦汉时期 3 三国时期 4唐宋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是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事,赵国的蔺相如自告奋勇带和氏璧去面见秦王。秦王表示只要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就给赵国十五座城池,但秦王并没有此意,只是为了得到和氏璧这件宝物。蔺相如巧妙回应秦王,既保证自己的生命不受威胁,还将和氏璧安全送回了赵国。最后秦王没有兑现承诺,也就没有得到和氏璧。PS:历史上没有记载

  • 春秋时期的一些变革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变革西周后期,由于被剥削者集团本身的逐渐瓦解,以周宣王“料民太原”为标志,旧的剥削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旧的土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下去了,新的剥削方式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新土地制度之形成便成为必然,而新关系与新制度的形成过程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先后发生的经济方面的变革运动。春秋时期的大

  • 列举春秋战国时间点的重要事实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时期折叠诸侯争霸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一书记事所跨时间相同。(参见词条“春秋”)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以后,西土为秦国所有。它

  • 求春秋战国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呆若木鸡纪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

  • 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是?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但这种说法比较勉强,是以会盟成为盟主而定的五霸,但宋襄公其实没能会成盟,只是名义上的盟主而已,没几天就被抢走了。秦穆公霸的是西戎,中原没他什么事儿,所以也不能算是霸主。这种说法是后来儒家的说法,因为吴越两国基本上算是夷狄,不是正统,被儒家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