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有年号、庙号、谥号吗?还有哪些皇帝没有?

秦始皇有年号、庙号、谥号吗?还有哪些皇帝没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643 更新时间:2024/3/8 12:33:01

谥号秦始皇之前是有谥shì()号的。秦始皇和秦二世胡亥是没有谥号的。溥仪死后清朝后人给他上谥号为愍,史学界不予承认,所以严格来说溥仪也是没有谥号的,倒是继续叫类似于谥号的清废帝还是大家比较认可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女皇帝武则天也是有谥号的,武则天临死时归政于李氏,所以唐皇室依然依照了武则天的遗诏给她谥号,后来修改过几次,从开始的则天大圣皇帝最后修改为则天大圣皇后,但是庙号是皇帝专用,武则天死后她儿子不承认她是皇帝,所以武则天有谥号而无庙号。

齐桓晋文,列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君主齐小白,谥号为桓公,故作齐桓公。还有第二位春秋霸主晋国国君重耳,谥号为文,所以称为晋文公。(齐君,晋君是侯爵,不是公侯伯子男里面的公爵)谥号始于西周,谥号是古人按照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等生平事迹,是非功过的盖棺定论,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所以古时候谥号不仅限于帝王,大臣也可以有谥号,列如清朝的陈廷敬谥号为文贞,张廷玉谥号为文和,曾国藩谥号为文正,但是以我们现在的角度来前人对逝者的谥号不一定准确,当然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和局限性导致,列如一开始秦桧的谥号为忠献,追赠申王,后来秦桧的谥号才被改为缪丑。谥号有很多是对其讽刺的,列如隋世祖杨广的谥号是“炀”,因此世人多称之为隋炀帝,这个字在谥法中是个恶谥,意思是:

朋淫于家,不奉礼好内远礼曰炀。不率礼,不亲长去礼远众曰炀。《谥号解》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完成的如此雄图伟业心里当然有点居功自傲,总是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当然死后不想让后人随意评价自己,而且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有为人伦,便废除了谥号。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

直到西汉建立后又重新恢复谥号制。汉朝倡导以孝治理国家,所以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列如汉武帝的谥号是孝武皇帝,一直到汉献帝的孝献(愍)之后才结束,即使清朝倒台,建立民国政府后谥号依然没有被废除,到1927年之后谥号才真正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庙号庙号的历史要比谥号还要久远,在中国古代商朝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凡是功勋卓著的先王死后都会被子孙追上一个庙号,列如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的庙号便是太祖。

商朝被周取而代之后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这一制度,当然始皇帝赵政把谥号和庙号一块废除了,庙号制也是到西汉才重新恢复的。

【汉武帝刘彻

西汉很多皇帝都是没有庙号的,凡是有庙号的都是有成就的帝王,列如汉文帝刘恒的庙号为太宗,汉武帝的庙号为世宗。所以汉文帝就是汉太宗,汉武帝就是汉世宗。“太祖有功,太宗有德”,所以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汉太祖,当然也可以称呼为汉高祖,根据谥号倒是可以称呼刘邦为汉高帝。东汉开国君主刘秀的庙号为汉世祖,谥号为光武,称为汉光武帝。

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汉书详解》

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各种小政权的皇帝也可称祖唤宗。其实三国时期庙号便慢慢泛滥没有西汉时期那么尊贵了。

到了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以后,每个皇帝都能获得一个庙号,慢慢的庙号也就变得稀松平常了!

【唐太宗李世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熟知的汉太宗、唐太宗、宋太宗以及明太宗(成祖朱棣),这几位最出名的太宗原本都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都是通过其他途径登上的皇位,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而庙号武宗和文宗,有明褒暗贬的意思,中国历史上的武宗有唐武宗李旦、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和明武宗朱厚照,他们死后都不是自己的嫡系子孙继承的皇位,而是他们的弟弟或堂弟!

年号年号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汉武帝刘彻首次创建的,起初一个帝王一生可以有好几个年号,遇到朝廷大事、天降祥瑞什么的都要更改一次年号,而明清皇帝多数只有一个年号,列如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是永乐,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康熙。明英宗朱祁镇原来的年号是正统,土木堡之变后被瓦剌也先俘虏,归来后经过“夺宫门之变”复辟,年号改为天顺。日本7世纪后期受中国影响也有了年号,一直延续至现在。前几天日本刚选“令和”为年号,在2019年5月1日正式使用,使用者是日本明仁天皇的儿子,日本皇室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德仁亲王。

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万叶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姓名和当朝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1、宗神夏禹??年2、帝启9年3、太康29年4、仲康l3年5、帝相28年--(羿-寒浞)40年6、少康22年7、帝抒17年8、帝槐26年9、帝芒l8年lO、帝泄l6年l1、不降59年l2、帝扃2l年l3、胤甲2l年l4、帝孔甲3l年l5、帝皋l1年l6、帝发l9年17、履癸53年。周;分西周、东周,

  • 帮忙列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人物及事件。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历代名人之春秋篇姬宜臼(?-前720)一名宜咎。东周第一代国王,幽王之子,前770-前720年在位。周平王即姬宜臼。秦襄公(?-前766)春秋初年秦国国君,嬴姓,名已失传。前777-前766年在位。姬称(?-前677)春秋时晋国国君。曲沃庄伯之子。前710-前677年在位。晋武公即姬称。卞和春秋时楚

  • 春秋战国都有哪些有名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多了去了!晏子使楚将相和完璧归赵卧薪尝胆吴越同舟头悬梁锥刺股庄子戏妻三家分晋指鹿为马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人物发生的一些事情

  •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的故事,要详细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屈原投江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

  • 被称为“春秋三杰”的是哪三位历史人物?都有哪些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悟空邀请春秋三杰: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均有各自的特色,介子推忠于主人;伍子胥忠于君主;管仲忠君爱国。一、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出身于贫寒之家。为了养家糊口便去了晋国公子重耳的家里当了一名家丁。春秋时期战乱不断,晋国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当时的晋献公昏庸无道沉迷美色,特别是丽妃千方百计想废掉太

  • 划分春秋战国的历史事件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春秋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人物的事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感谢邀请!春秋和战国是社会性质不同的两个时代,春秋从总体上来说属于奴隶制的社会形态,而战国则属于封建制的社会形态。由干春秋和战国之交是我国历史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大转换时期,这个转换的过程,就各方诸侯国来说,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不仅各诸侯国进行封建变革的时间有先后,而且变革的程度也有深浅的不同。在这个

  • 春秋战国的历史大事件有哪些 谢谢 麻烦理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朝君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l)更详细地介绍了诸子百家的情况:关于老子,首先讲了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介绍“无为”主张的同时指出了他反对严刑酷法;在小字部分中明确提到他的政治思想影响了后来西汉的政局。关于孔子,明确指出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指出了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

  • 求历史年表事件春秋结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东周伊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