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确立的代表人物是谁啊?具体思想是什么?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确立的代表人物是谁啊?具体思想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1/24 5:58:35

思想家是研究思想、思维和思考模式并且形成思想体系的人。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影响的原创性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它们相互对峙又相互吸收融合,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篇章。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等六位杰出的诸子大师,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开创者,他们的学说,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发展都起过重大影响。孔子/孟子/荀子属于儒家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儒家学派在孔子以后发生分裂,至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人物。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名孔)的弟子。孟子的主张是复古倒退的,当时许多国王都认为不合时宜。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荀子名况,时人尊他为荀卿。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是战国初期鲁国人。墨子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约与孔子同时,出身于没落贵族。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周是宋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做过宋国漆园吏的小官。后来厌恶官职,“终身不仕”。《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还有不可不提是法家,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是荀子的大弟子,与李斯同学,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注意吸取法家不同学派的长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佛教哲学、宋明理学。1、先秦哲学主要指先秦至汉初这一时期的哲学。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环境下,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先秦的儒家也往往被称之为原始儒家,发端于孔子,其代表人物还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2、两汉经学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故其哲学流变由先秦诸子之学转入两汉经学。两汉经学是以先秦儒家思想为经典发展起来的经院哲学体系,它以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特色,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3、中国佛教哲学中国佛学渗透了中国哲人的智慧,特别是道家、儒家和魏晋玄学的哲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其中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最中国化、最世俗化的宗派。4、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思潮,它是儒道释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综合,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宋明理学以儒学为主干,吸收了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它发端于北宋,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成熟于南宋,朱熹集大成,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理学体系;兴盛于明代,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建立起心学体系,以与程朱理学相抗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10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一、老子春秋时思想家,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

  • 中国哲学家及其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已经有了近三千年的发展历史。把中国哲学史建立为一门科学,距今不过五十多年。五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受到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总形势的影响,有时繁荣和前进,有时停滞和倒退,但总的趋势是前进而非倒退。中国原始社会思维的发展和世界观的早期形态一、从古猿的智慧到人类的思维二

  • 我国古代的哲学包括那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佛教哲学、宋明理学。中国古代哲学在其发展的行程中,从

  • 中国古代有哪些先进的教育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朱熹、王守仁、李贽、徐光启、王夫之……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

  • 中国古代三大源流最广,影响最深的哲学思想体系分别是哪三个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 中国古代哲学有那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重人生。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

  • 中国三大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墨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与儒家学派、道家学派共同构成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思想观点统分为“兼爱”、“非攻”。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奠定了思想的基础。儒家的“仁”主张亲亲,是建立在血统论上的人际关系。古代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主张清静无为。

  • 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包括的哲学思想学说是?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阴阳说,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

  • 致良知知行合一最通俗的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知行合一意思: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原句出自于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致良知意思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原句出自于战国时期孟子的《孟子尽心上》。原文:(1)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王守仁首次提出

  • 哲学中矛盾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刚好我们在早读矛盾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哲学中矛盾观点的主要内容: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