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关于人性问题的解答,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韩非子主张人性恶,后来的王充、唐朝的柳宗元以及后来宋明理学主要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他们的社会构想都是基于他们的人性论的。我比较赞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什么老子会提出无为的思想呢?因为他的无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规律是不移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家都觉得老子的思想是消极的,实际上是没有看到他的无为和小国寡民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因为人性是由差得,分为三六九等,就如同那句话所说的无才无德是无用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德有才是优良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做一个上善若水的人是何等的不容易,因为很多人都被这个多彩的充满诱惑的世界给吸引区了,最终迷失了自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够从迷失的过程中又重新找回自己。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小国寡民,知道的少一些比较好,可以活得单纯、自然一些。现在的农村也不想以前那么淳朴了,因为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的调节制度、以金钱为观念深深的诱惑了村民。希望现代的人多想想古代中国哲人的话,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正确的定位。
如儒家、道家思想里的:德、忠、孝、礼、仁、义、信、智等,对现代人主要是指引,人们潜移默化的会有这种思想意识,但这些思想意识又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束缚!比如说,路见老人摔倒,按我们的传统道德思想,需要我们主动扶起,但现在社会的不良风气下,令很多人怕麻烦,不敢过问,怕粘上自己的。不是没这种意思。这就需要社会去大力的弘扬、鼓励这种精神!才能建设我们的社会精神文明。还有,在现在社会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往往把我的诚信、道义等放在一边了,忽悠盛行!有钱有权才是硬道理,才是王道!其实思想学说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工具,我们有些朝代的皇帝推行儒家学说,有些朝代奉行法家思想,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