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庄子的书里写的基本都是故事,他的哲学思想干货是什么?

庄子的书里写的基本都是故事,他的哲学思想干货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80 更新时间:2024/3/2 10:03:37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庄子的哲学思想的干货,也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的核心因素。

”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见于百经之首的《易经》,其中讲到,老天的运行变化规律是我们所说阴阳变化规律;地的运行变化规律是刚柔变化规律,;而“天、地、人”三才中的“人”则是阴阳变化刚柔变化的产物,是依赖天地你自然而生存的生命个体。道家学派的二当家庄子先生是最先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解读、归纳和总结的哲学大家,他在《庄子*达生》中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代表阴阳天滋生了世间万物,而地具有色容承载万物的功能,先有天有地然后才有世间的万物,非明晰地阐释了万物高于一切,并且也包括我们人类。所以自然规律有其不容置疑的地位,远远高于人类个体生命的意识,人类应对自然大道,心存敬畏之意,因为我们只是自然界中的微小单位,甚至如微尘如草芥,我们不可能打破或者超越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如不遵循,结果会很不好的!

庄子和道家认为,人类应该同动物、植物、土石以及空气一样安安分分的静处自己一方天地,万物各归其位;国家和人民回到原始部落时代,这一思想虽然有碍历史发展潮流,但是对于那些痴迷于追逐个人名利或个人理想,企图建立自己为尊的天下秩序,这种完全不遵循自然规律的人来说,是一种提点,显然也是一剂良药。所以按照道家的说法,世人之所以苦,就是因为有无穷无尽的各种欲望而无法遂愿,所以要求欲望熏心的人,舍弃欲望冲动,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既不能随波放任,也不能盲目的摒弃,最好就是根据自然规律释放合理的欲望,到达一种相对和谐的境界,此为庄子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

我们都知道,自然无处不在,它是一种规律存在于人和万物的各种交织中,如果我们想要主动保持着对万物环境的掌控,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认清自然规律,厘清掌控自然的不利因素,还包括潜在规律,然后根据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应对措施和策略,而不是颠覆式的试图创立或者强行改变规律,规律就在于它的必然性、规定性和固然性。它不能按照人们的意志发生改变,尊重规律使”万物合其德,自然合其道”,才是”天人合一”!

欢迎转发留言点赞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和”与“同”是什么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回答齐景公时指出,“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是不同因素的相互协调,好比是调羹,水、火、盐、梅等佐料经厨师调配适度,烹出的鱼肉才好吃。“同”则好比是不断添加同样的调味品,这样做不出好吃的食物。用于君臣关系,所谓“和”,也就是在君主说“是”的时候,臣子就应该指出

  • 为什么中西方古代神话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巧了我也喜欢对比很有意思神话其实就是民间百姓意识形态的反映你看我们的女娃蛇身西方最早的第一代大神是巨蛇其实用蛇来做形象都是对男性生殖器的远古崇拜必定那时候人类对生育是最在意的因为条件恶劣死亡率高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反映大致相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的物质和精神都多元化起来中西文化就截然不同的两

  • 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有区别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哲学不同于现代哲学,古代哲学主要的争论问题是在宇宙构成的问题上面,是上帝创造世界呢,还是世界自然就是那个样子?现代哲学由于认识论的问题特别重要,因而比较直接地提出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一点,恩格斯也是这样说的。恩格斯说:“因之,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跟任何

  • 请简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它对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意义?急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中国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重要的生态智慧的部分.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天人一体,高扬宇宙生命统一论,坚持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2)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天人关系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的整体、和谐、适度等观念对于今天面临的日益恶化的生态

  • 道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古代社会鬼神祟拜、巫祝、方术等说明远古先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体现了当时人们向往安康平和的心愿。道教把古代社会的神仙信仰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先人思想继承了下来。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的哲学思想是道教的主要思想。儒家思想也赋予了它现实性和人间性,道家、儒家形成的道教共同体是根本的思想渊源。道教在理想

  • 孔孟之道的哲学思想以及对现代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孔孟之道抵制和反对神学,这是它的哲学意义之处,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哲学思想。尤其服从阶级地位,鄙视劳动而崇尚为官之道,主张以文为学和墨守成规而反对实践活动,推崇中庸之道掩盖和淡化阶级和事物矛盾,这些都是与现代哲学思想背道而驰的。另外,其人文生活常识不能与哲学思想相提并论。孔孟之道实际就是为官之道和中庸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人思想行为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主要是关于人性问题的解答,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韩非子主张人性恶,后来的王充、唐朝的柳宗元以及后来宋明理学主要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他们的社会构想都是基于他们的人性论的。我比较赞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什么老子会提出无为的思想呢?因为他的无为是建立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规律是不移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

  •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哲学具体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恰好反映了,我们还没有真正的弄懂,什么是哲学。不然,就不会这样提问题了。因为哲学无处不在,在古代,以《诸子百家》为例,绝大多数人可称为哲学家。尤其是《儒家》的思想,堪称为著名的哲学思想。比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关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古代哲学家

  • 中西方古代哲学思想总体特点上有什么大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到目前为止,我只是大体上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总体特点,那就是: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内圣外王,天人合一。西方的哲学思想我只读过一遍《圣经》。我的理解,东西方文化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求道的路径不同,则重点在于分类求证。

  •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