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平时无声无息,突然间做出惊人之举或取得突出成就。典出《韩非子.喻老》:楚庄王当政三年,政绩平平。他的下属婉言劝他:“有一只停歇在南方山上的鸟,三年来不飞不鸣,不知这是为什么?”楚庄王回
答说:“这只鸟虽没有飞,一飞必冲云天;虽没有鸣,一鸣必令人震惊。”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四:“冯永祥一鸣惊人,他来提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一鸣惊人”出自何处?
人们常用“一鸣惊人”来比喻那些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却一下子做出惊人成绩的人。出自《韩非子喻老》记载的一个故事。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或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令:“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但数月之后,庄王依然如旧,享乐更甚。大夫苏从又进谏。庄王抽出宝剑,要杀苏从。苏从无所畏惧,坚
持劝谏。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惊人”
的来历,后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讲求得失,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