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时期一鸣惊人的故事

春秋时期一鸣惊人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4 更新时间:2024/2/4 13:18:19

春秋楚庄的故事《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记载:楚庄王(1)莅政三年,无令发(2),无政为也(3)。右司马御座(4),而与王隐,(5)曰'有鸟止南方之阜(6),三年不翅(7),不飞不鸣,默然无声(8),此为何名(9)?'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10);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11)。虽无飞,飞必冲天(12);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13),不谷知之矣(14)。'处半年(15),乃自听政(16),所废者十(17),所起者九(18),诛大臣五(19),举处士六(20),而邦大治(21)。举兵诛齐(22),败之徐州(23),胜晋于河雍(24),合诸侯于宋(25),遂霸天下(26)。庄王不为小害善(27),故有大名(28);不蚤见示(29),故有大功(30)。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31)注释(1)楚庄王:(?~前591)春秋楚国国君,名叫熊旅,也作熊侣、熊吕。莅:统治;统领。政:政务。(2)令:政令。发:发布;发号。(3)政:政绩。为,作为。也:亦表示同样。(4)右司马:按照古代左主政、右主兵的习惯,右司马一般指负责军事兵员管理的武官(时任楚国右司马伍举)。御座:君王座驾。(5)而:来表示目的关系。隐:精深;微妙。(6)止:停留;停驻。阜:阜山(一则说是普通的土山丘)。(7)翅:扇动翅膀。(8)默然:沉默。(9)名:名字。(10)将:是。为:为了。长:生长。(11)观:观察。则:态度;准则。(12)必:必将;必会。(13)子:你。释之:放心。(14)不谷:我古代诸侯谦虚的自称。(15)处:经历;经过。(16)乃:于是;就。自:亲自。听:听取。(17)所:被。废:废除。(18)起:兴办。(19)诛:诛杀;诛灭;讨伐。(20)举:推举;引荐;提拔。处士:隐士。(21)而:因而;所以表因果关系。邦:国家。(22)举:率领;带领。齐:春秋齐国。(23)败:击败;大败;打败。之:在。(24)于:在;位于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河雍:今河南孟州市。(25)合:会合;集合。宋:春秋宋国。(26)遂:终于,到底表示最后的结果。(这里不能作于是或顺利地完成;成功解释)(27)不为:不因为。小:小事。害善:加害忠善的人。(28)故:故此;所以。大名:好的名声。(29)蚤:指时间在先,和迟相对。见:通显。(30)功:成绩;劳绩;功绩。(3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原意铸造越大的器皿(如鼎、钟)越晚成型,越好的音乐越寂静无声(或作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中指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白话《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一鸣惊人是什么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一鸣惊人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身高仅四尺多,个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辩,幽默诙谐,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当他即位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一切正事都交

  • 一鸣惊人比喻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比喻平时无声无息,突然间做出惊人之举或取得突出成就。典出《韩非子.喻老》:楚庄王当政三年,政绩平平。他的下属婉言劝他:“有一只停歇在南方山上的鸟,三年来不飞不鸣,不知这是为什么?”楚庄王回答说:“这只鸟虽没有飞,一飞必冲云天;虽没有鸣,一鸣必令人震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四:“冯永祥一鸣惊

  • 一鸣惊人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614年,晋楚争霸。正当楚穆王雄心勃发,准备完成称霸大业时,却不幸暴病而亡,由其子楚庄王继承帝位。晋国趁楚国办丧事期间,重新会盟诸侯,订下盟约,将楚国的盟国陈、郑等国也拉到势力范围之内。楚国大臣焦急万分,纷纷主张与晋国决战,可楚庄王却无动于衷。自从他继位三年以来,每日不理朝政,吃喝玩乐,肆意妄

  • “一鸣惊人”的国王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楚庄王继承王位3年,但从来不发号令,也不管国家大事,每天就带着臣子们郊游围猎,沉溺在无尽的享乐之中。鉴于此,大夫伍举巧妙进谏,他先给楚庄王出了一个谜语:“有鸟止手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想了想回答说:“三年不飞的鸟,如果真的到天空中就会一飞冲天;三年不叫的鸟,如果叫了那将是一鸣惊人!”又

  • 求 从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 的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时期北京八达岭长城主条目:秦朝、汉朝、西汉、新朝、东汉前221年秦灭其他六国后统一了中国主体部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定都咸阳(今西安附近)。由于秦王嬴政自认“功盖三皇,德过五帝”,于是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人称秦始皇,传位后的皇帝称二世,直至千世万世。他对国家进行了许多项改革

  • 春秋霸主之晋国,是怎样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但是在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

  • 为什么历史上的预言家预言重大历史事件总是很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他们都是胡诌冒聊。那我也预言一下:2008年,中国将要发生大事件。什么是大事件?奥运会、台海事件、其他事件等。如果后两者没有发生。这个事件就是奥运会如果后面发生了后面的事件,那么就是后者了。我记得有个故事:有三个文人去赶考,他们去算卦,算卦的师徒二人,师傅只伸了一个指头,再一句也不说了。三个文人走了

  • 1950年农民集会庆祝《土地改革法》颁布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

  • 历史上有哪些偶然性事件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偶然发生的事件,对以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例子非常多,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炼丹师在炼制仙丹时丹炉发生爆炸,由此火药诞生了,进而出现了火炮、火枪,人类战争冷兵器时代逐渐结束,如果火药没被发现,现在可能还是冷兵器时代。鲁班上山砍木头时自己的手不小心被一颗野草划了一下,出了很多血,鲁

  • 历史上的战国七雄,这几个国家到底是怎样由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战国七雄分别是,齐、楚、燕、秦、赵、魏、韩。这些国家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周灭商后,为了巩的统治,开拓疆域,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分给功臣和亲戚,称为授民授疆土。大小一共分了72个诸侯国,其中有姬姓诸侯国也就是王室子弟和异姓诸侯国,也就是功臣们,当然后来也有平行的国家慢慢强大,后又名义上策封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