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现代很难再出“圣人”?

为什么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现代很难再出“圣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949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3:20

说的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我不知道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现代人哲学思考就比不过古代人呢?至于现代人很难再出“人”,那你知道从古到今,几千年的历史,总共才有几个“圣人”,平均下来,几百年才出一个“圣人”,本来就很难,并不是说现代很难。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古代人比现代人哲学思考更深刻了,而是现在进行哲学思考的人可能没有古代人那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现代人哲学思考是在站在古代人的肩膀的。古代人毕竟是我们的先辈,当时他们迷惑的东西在如今看来,根本不算事,甚至有可能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他们的思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就像他们盖房,已经将地基什么都打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发,所以我们的哲学只会比他们的更深刻。

二是现代大多数觉得思考哲学不如填饱肚子重要。哲学的思考是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到哪里去?”等等类似的问题,一般都是比较深奥的东西,但是想这些,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观上的物质生活,所以与其思考这些,不如去想想多挣些钱吧。

三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途径远比古人的途径要广。自从人类信息革命以来,信息化高速发展,以前在几千里外发生的事情,也许过了好几个月才有可能知道,但是现在,几乎不出门,就可以知晓天下事,有什么疑问,上网搜索就好了,必费尽心力的去思考呢?久而久之思维就产生了惰性,而古人没有办法,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去解决,从而造就了百家思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中国哲学家和古代西方哲学家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很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中国古代三大家道家儒家佛家同时存在,是中国哲学的基础和表现形式,三大家都有相同的地方。道家天人合一,顺势修行儒家讲入世的君臣父子,社会的仁爱,维护君权佛家的行善与因果报应总的来说都提倡整体,不提倡个人前秦的诸子百家思想更开放些,但后来统一天下的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所谓诸

  • 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的多元哲学,便有多元哲学精神!所谓哲学的精神是指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价值的追求,意义的理解把握和诠释,以及对终极关怀的体贴和追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具体中国哲学的精神有忧患精神,乐道精神,人本精神,和合精神,笃行精神。1忧患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是对国家和

  • 有没有介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或者中国古代哲学历史人物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道德经》《孙子兵法》《韩非子》为什么选择这三本?《道德经》作者老子把人性弄懂了(缺点是没有去实践),老子是真懂人性,读道德经目的有2,根据自己的水平看能读出什么。1读懂人心人性,2研究老子是什么写出道德经,立马转化为对人生,对做事做企业的经。《孙子兵法》。通篇讲了一个字:势。分析客观情况,采取最优

  • 古今中外,哲学思想有哪几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大致分下来,不过这几个类别:1、有神论。其中又分多神论与一神论,两者都可分为人格化的、非人格化的。典型的是梵我思想,是综合性的。梵是无形无象,无所不在,无为而无不为,不可思议又随时表现,一切表现就是梵本身。这是典型的非人格化,泛神论。但梵又有人格化的一面,即有一个和人的外形一样的形象表现,这就是

  • 有的学者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和科学,您怎样看待此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阴阳学说、五行等,对客观事物具有最高的概括,就是说它们是适应一切事物的学说,包含了朴素的唯物与辩证思想,而古希腊的一些哲学家们,其思想一般是哲理性的,就是说是对一些具体事物的哲言。哲言只有概括到一定层次才为哲学,这一点有些人不明白,甚至反了,因为哲言接近我们的生活,更容易理解,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 列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主要区别在于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世界观:西方文明热衷于探索真理。原因:以古希腊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受到地中海沿岸的埃及,巴比伦,以及后来的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的巨大影响,简单的伦理道德无法解释因各种强势文明的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嘿,哥们,我信了一辈子上帝,可是上帝却让邪恶的穆斯林更富有)东方文明热衷于探索

  • 你如何评价古人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评价古人的思想,中国的文明史都有五千年,曾经有过多少流派诸子百家先哲达人来到这块热土上,更别说云云众生。只一家的思想体系都无法解读清楚,皇论古人思想其不太过不自量力了。“沧海桑田”成语出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沧海桑田”本是地球地壳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

  • 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差异是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发展的。从文化来说:东方文化属于精神层面较多,主导思想是跟着感觉走,个性上喜欢内敛;西方文化对物质方面要求很多,喜欢科学,因为科学能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个性爱好张扬。东方文化更重视群体利益,体现在社会管理中喜欢集中,西方文化更注重个人,体现在社会管理中更注重民主。所以西方哲

  • 中国古代哲学对人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对人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840年,大体可分为: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封建制时期的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

  • 东西方思想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东方与西方的思想的不同处在微观与宏观的认识上,也可以理解成细节与整体。东方人自古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习惯从宏观去看待问题。而西方人喜欢从实际出发更注重的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也可以把两者思想理解为虚与实,或者是东方人更注重精神上的满足而西方人更注重物质上的。只是由于世界的发展,这两种差别也在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