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这三本?
《道德经》作者老子把人性弄懂了(缺点是没有去实践),老子是真懂人性,读道德经目的有2,根据自己的水平看能读出什么。1读懂人心人性,2研究老子是什么写出道德经,立马转化为对人生,对做事做企业的经。
《孙子兵法》。通篇讲了一个字:势。分析客观情况,采取最优策略。也可叫古典版的博弈论。
《韩非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这两句体现了韩非主张变革的进取精神。韩非子这本书讲的是变革,他是古代唯一的一部主张经商来改革的著作,可惜没有被采用(有很深的原因)。
你怎么看待古人的智慧?
我发现古人的智慧主要提现于经史子集的著作及散落与民间的民俗文化中,而我对经史子集中的任何一部一类都没有完全读过,不敢妄谈看法,只能用望洋兴叹四个字表示。
在没有“逻辑”“辩证”等现代哲学产物时,古代中国哲学思维是如何架构的?
谢邀请,因忙于生活,时间少,又是门外汉,只能略谈一二:怎么说呢,其实,“逻辑与“辩证思想并不是现代哲学的专宠,反而现代哲学是在人类进化的同步思维中得到逻辑与辩证的灵思之结晶。也只有在这种进化灵思中才能开发出道法的科学思想。中国自从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逻辑辩证理论思维后,后人却在人与自然之天的“天人关系中的思维只重在“顺其自然的人心修养;而缺少现代社会应有实质意义的道法自然之正能量之理解:以道法思维为安定于社会;以道法思维认识自然而有利于社会,这正是发展的哲学之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