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思想其实就是大自然在脑内的映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看到奔流的河水,圣人想到了时间、生命的一去不返。生活在古代的人要比现代人更多的接触自然,对自然的依赖也更多,又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包括宗教。而且那时的人生活质量不高,也没有什么奢侈的要求,人口少,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对生活及周围事物进行思考,不像今天,物欲横流,远离自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想指望今天这个时代出个哲学家思想家,太难了。
我举个例子:我们世界历史已经过去很久了,现在我们大部分通过前人的纪录等来了解过去,但是,如果年代太过久远,我们就会与之断层。同理,哲学也是如此,他们起源自我们的生活,但是越来越深入便“高于生活”了(当然了,这种程度是来自很多思考深入的集合体形成的大观,是经验之谈),所以如果我把一个“高于生活”的思考结果(理论)展现在你面前,你当然倍感突兀和晦涩,这是正常的。一旦你的思考愈来愈可以更多的解释事物,那么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