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夏,既可以当做「一个朝代」看待,也可以当做「部落盟主」看待。我更倾向于后者,把姒夏当做一个时间段的中原盟主看待。
因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只发生过4次革命性的变化:
①4500年前,轩辕部族O3β血统,异军突起,终结了炎帝神农绵延500年的盟主帝位。随后,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殷商,其实都只是中原盟主而已,对华北其它部族,并没有权力干涉,除非造反。
②3000年前,姬周发明「封建诸侯」新制度,算是一次政治变革。姬周乃是神农西戎后裔O3α血统,随着姬姓诸侯瓜分中原,导致姬姓成为中国万姓之祖。不过,姬周只是攀附轩辕而已,轩辕其实姓公孙,而不是姬,血统也不同。
③2000年前,秦始皇横扫六合、汉武帝独尊儒术,发明了「皇帝集权、郡县制度」,政治制度焕然一新。不过,没有解决贫富文化问题,终于导致三国五胡大乱。
④1500年前,大兴安岭的鲜卑族C3s血统,发明马镫,入主中原、创建北朝,积极汉化。隋唐捡了鲜卑族的人头,发明科举制度,稍微缓解了贫富文化。
有人说,大禹建立夏朝,属于政治变革,因为「家天下」。其实,家天下在尧舜禹之前,一直都是流行的,夏禹只是凑巧恢复,不算政治变革。
那么为什么?尧舜禹会禅让呢?就像天真的儒家所说的那样,是因为道德高尚吗?当然不是,是因为「黄河泛滥、治水辛苦」,所以,唐尧才宁愿禅位给孝悌的虞舜,也不愿意传位给长子丹朱。
姒禹治水成功之后,就算虞舜的儿子商均想继承父亲帝位,群众也不让啊。因为治水功劳实在太大。由于惯性,姒禹还想把帝位禅让给功臣伯益呢,但是由于洪灾已经消退,群众觉得,还是家天下、父传子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