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的历史中,夏朝经历了多少年?

中国的历史中,夏朝经历了多少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85 更新时间:2024/1/25 2:08:45

约410年。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0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经夏商周断代史研究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包括禹都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在内的夏朝时期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点。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河南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

扩展资料:

1、夏族起源

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

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为颛顼之子,但很多文献都说鲧是颛顼的玄孙(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鲧之子名叫禹,为夏后启(即夏启)父。

这些记述表明,夏族很有可能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夏部落一开始居住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

2、世袭制度

“世袭制”就是古代皇帝下台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儿子。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

“家长”的传承还可分为父系与母系。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直系,有的是兄传弟,也有的是叔传侄;有的是受命于王,还有的是抢班夺权、谋权篡位,故而不在世袭之例。

世袭制从大禹三让天下而不能成,“禅让制”终结,以分封建国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世袭制正式确立。

一让天下,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二让天下,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

三让天下,而后举益,任之政。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而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自此始于尧舜的禅让制终结,源于黄帝世袭制正式确立。

这是封建社会、帝位及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取代原来的禅让制而出现。王位世袭制、帝位世袭制,还有西汉初期分封的同姓诸侯王,以及唐朝割据的藩镇等爵位世袭制都是世袭的一种。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

3、行政区划

夏朝是城邦联盟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夏氏族与其他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故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亲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袭制

约471年。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夏朝重大事件简介:

1、太康失国

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其子太康继位,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

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借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

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这就是史书上称作“太康失国”和“后羿代夏”的故事。

2、孔甲乱政

孔甲乱政又称孔甲乱夏,指的是夏朝孔甲在位期间,肆意淫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传说他是一种叫做“东音”的乐调的创始人),又笃信鬼神。使得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夏朝国势更衰落,逐渐走向崩溃。

3、鸣条之战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山西夏县之西)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宁陵县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县南二十里)的安全。

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滑县东南)、顾国(今范县东南)、昆吾(今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

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

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以夏为国号的政权有几个?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人号称华夏民族,“夏”字最早出现在《尚书舜典》中。汉代大儒孔安国解释说:“夏,华夏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解说:“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可见,“夏”是一个富有吉祥寓意的字。所以,在我国五千年浩瀚文明史上,不乏以夏字作为国号的政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就叫夏朝。夏朝的国君为姒姓,相

  • 夏朝以前的历史记载这么少?是人为抹除了痕迹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少?不少好吗。《左传》,《尚书》,《诗经》,《孟子》《周礼》,《国语》,《拾遗》,《山海经》《竹书纪年》等均有其真史所云。《山海经》记载了禹、启。《山海经》中的《海经》、《荒经》记载了帝俊的世系,这个在周朝的典籍是没有的,说明《海经》、《荒经》可能早于周朝。古本的《竹书纪年》也记载了夏朝的世系,《竹

  • 夏朝统治了多少年?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公认的结论,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来讲,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总共471年,其中共传了14代17位王。关于夏朝的建立,按照大家最熟悉的传说记载,是在舜帝时期,由于洪水造成了灾难,而大禹在这个时候主持了治水,并最终成功的治理了水患。于是大禹的功

  • 从夏朝开始,我们的烹饪方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开始主要是用轻薄精巧的青铜器烹饪食物,烤烧烘煮等十多种烹饪方式春秋战国时代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徙,刺激农业生产技术发展,铁器开始出现,同时,动物性油脂等调味品日益增多,出现了简单的冷饮制品和油炸蜜渍等小吃而到了隋唐五代宋金元样,出现了生鱼片,火锅等各种不同的饮食,而到了明朝,烹饪方式更加多样接近2

  • 夏朝是如何消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按照《礼记.礼运篇》的说法,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实行的是“禅让制。从启开始,废“禅让制,实行部落联盟大酋长的“世袭制。自禹至桀,十七帝世系分明,制度益趋巩固,形成了一个高出众小邦之上的原始政治机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一一夏朝。从禹到桀,十七帝凡四百七十二年(也有说四

  • 夏朝大事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启

  • 中华五千年,中国的版图是如何变迁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您的邀请。恕我直言,您所提的问题似乎太宽泛,要用如此短的篇幅回答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版图变迁的情况,即使是专研历史的专家也难以解答。如果您急于想了解中国版图变迁历史,请抽出时间认真做好功课,相信您会得到全面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你研究和了解中国历史,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 关于夏朝历史最新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 夏朝以前会不会不在中国境内?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的确不在河西走廊以东的中原。古代的中国人其实对“夏”这个地理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就是西北方。周人自称是夏人后裔,他们本身也是西北迁移过来的少数民族,包括大禹就有来自四川的传说。夏被灭后,大部分的族人也是忘西北迁走,所以夏的方位应该在西北方,因此在中原找不到夏人的遗迹。春秋战国时候,诸夏已经指的是西北西

  • 夏朝被新版教科书正式介绍,但外国学者为何仍认为夏朝不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外国学者不是认为夏朝不存在,而是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夏朝存在。从文献的角度来说,夏朝存在的证据是非常充分的。在先秦文献对夏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高度的一致性。这也是教科书中郑重的介绍夏朝的原因。在十几年前,中国也曾经组织过一个大型的科研项目,叫做「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要把夏商周的纪年、朝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