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谁(明朝时期朱棣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谁(明朝时期朱棣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3/12/19 1:49:28

如果你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话,那么,你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朱棣,想必不会陌生!

毕竟,他可是明朝历史上众多皇帝中,相当出名的一个人物。说到明朝的皇帝,可都是相当的富有传奇色彩的。

而朱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一个人守着自己荒凉的封地,含辛忍辱十几年,最终,将侄子拉下皇位的人,又怎么会是一个普通人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无论是在明朝历史上,还是在后世史学家眼中,毁誉参半的皇帝,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他是太祖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学过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自从西周以来,我国古代许多封建王朝,大多都比较信奉嫡长子继承制。

因此,在那个时代出身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母亲是正妻,那他将在日后的家产继承中占据非常有利的地位,反之,则会非常吃亏。

然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在皇室子弟的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毕竟,普通人家争得不过是那么几亩薄田或是几份家财,而他们争得可是万里江山。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皇室斗争都是非常残酷的,胜利了你可以坐拥万里河山,成为天下之主。

可一旦失败,那便会沦为阶下之囚,甚至,惹来杀身之祸也是常事。

因此,那些皇位争夺者,自然会绞尽脑汁想让形势变得对自己更加有利,其中,提高自己的出身,便他们惯用的手段。

父亲已经贵为了天下之主,换句话说,即天底下已经没有比他更为尊贵的人了。因此,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出身的皇子皇孙,自然只能从其母亲身上着手。

作为一个从藩王通过谋反手段登上帝位的人,朱棣自然比其他人更加迫切的需要一个良好的出身。如此一来,他的一系列造反行为才能够师出有名。

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来笼络民心的话,他又怎么能够成功坐拥天下呢?

因此,他大权在握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捏造一个良好的出身。

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正史《明实录》中,看到其生母为马皇后的记载。可是,在明朝的其它史料中,有关其亲生母亲身份的说法,却是各不相同。

关于他的亲生母亲,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到底哪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第一种,就是我们上文所提到的马皇后所出,从个人而言,对这种说法是不太认同的。

具体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点,我们得先从太祖皇帝身上来看,他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却一直十分注重对自己儿子的教育。显然,他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众多儿子中几乎没有什么纨绔子弟。

但是,在这众多儿子中,太子朱标的才华,并不是最出众的,性格也不是他最喜欢的,那么,他为什么偏偏选定朱标呢?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此人是他的长子。

事实上,朱元璋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因此,他才会立下“如果有嫡出的儿子,就一定要立嫡出儿子为太子;没有嫡出儿子,就立所有儿子中年纪最长的为太子”的祖训。

我们都知道,古人是非常讲究孝道的,而皇室子弟作为天下人的表率,则更应该以身作则。因此,朱棣不能公然违背自己父亲定下的祖训。

既想要江山又不想被扣上不孝的帽子,他自然只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出身。对于一个已经得到天下的人来说,想要操纵时光,只要转动手中那支小小的笔就可以了。

毕竟,这些人端着他的饭碗,当然要听他的指挥。所以说,历史往往由胜利者书写这句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之所以不认同他的亲生母亲为马皇后的第二个原因,还是在太祖皇帝朱元璋身上。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太祖朱元璋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在他心中,非常看重嫡庶之别。

如果,朱棣真的是正宫所出,那么,当年他又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仅仅只是封了一个偏僻之地的王爷呢?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他是马皇后亲生儿子这种说法,仍旧是相当不可靠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不认同这种说法的第三个原因。

想必,大家都知道,太祖皇帝虽然是一个比较冷血的帝王,但是,他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还是有几分情意的。

毕竟,他与这个女人相识于微末之时,并且,此人陪着他熬过了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光。即使是再冷血无情的男人对曾经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女人,还是会多几分不同的。

因此,如果朱棣真是他们两人的孩子,他又怎么会不替这个孩子多考虑呢?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历史上都说马皇后是一个非常贤明大度的女人,但是,只要是人都会有私心,更何况是事关天下的大事。

如果,朱棣真是她的亲生儿子,她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和考虑呢?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关于朱棣生母是马皇后的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有关其生母的第二种说法。

在明朝的某些史料记载中,曾说朱棣是元顺帝的妃子所生。相传,太祖皇帝朱元璋曾多次率领部队讨伐元朝,在此过程中,他将元朝皇帝的好几位妃子都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并且,还有一种非常夸张的说法,说这些被抢来的妃子中,有一个其实早已经怀了孕。

而朱棣,就是这个怀孕的妃子,入宫之后生下的孩子。

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更不靠谱,像太祖皇帝那么精明的男人,又怎么可能会替别人养孩子呢?而且,还将前朝皇帝的遗腹子,一养就是十几年。

最终,还给了他兵权让其替自己驻守边关。难道他就不怕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反咬自己一口吗?

所以,这种说法显然更不是真的。

关于他生母的第三种说法,则是说其生母是高丽人,并且,还说他和周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如果,只是单单从某一些方面来看的话,这种说法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毕竟,关于这种说法在明朝的部分史料中,也是有证可考的。

如果,朱棣真的是高丽妃子所生的话,那么,有如此才干的他,却只得到了一个偏僻荒凉的封地,也是可以理解的。

并且,在那个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年代,拥有一半一族血统的他,早已注定与九五之尊的位置无缘。

而且,当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时,周王受到的责难最重,而听到这个消息时,朱棣感到非常的惶恐不安。

如果,二人不是一母所出的话,那么,他又怎么会担心自己的处境呢?

从以上两点来看,关于他的生母是高丽妃子这种说法,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最后一种说法。

在《南京太常寺志》中,曾记载其生母应该是碩妃,太常寺作为掌管宗庙祭祀礼仪的最高机构,它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官方,也比较准确的。

并且,古代宗庙牌位供奉的顺序,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但是,明朝牌位的供奉,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太祖皇帝所有妃子的牌位,都供奉在左侧,仅仅只有一人鹤立鸡群地出现在了右侧。

而这个右侧的牌位,恰好就是碩妃。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位妃子的牌位,在供奉时如此与众不同呢?

很显然,这不可能是太常寺的人一时手误摆错了牌位,之所以会独独将这位妃子的牌位,凸显出来,肯定是事出有因的。

因此,无论是当代还是后世的史学家,都对这件事情做出了考证和推测。他们推测,之所以会做出这种牌位摆放现象,是由于成祖皇帝想要凸显自己生母的地位

虽然,为了实现自己的帝王梦,他不能给生母一个名分。但是,在情感上,他还是想要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奇特的牌位摆放现象。从以上种种原因来看,其生母为碩妃这种说法,还是相当靠谱的

参考资料:

【《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明史·后妃列传》】

标签: 朱棣成祖生母母亲时期明朝亲生究竟

更多文章

  • 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怎么发(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俸禄,官员,朝廷,明朝,古代,多少,怎么

    数万名官员?你恐怕太小看古代官员的数量了。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月工资是发现金,要自己到单位财务那里去领,同时附赠一张窄长的工资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然后我贷款的银行就扣走了,可比以前方便多了。那么,在古代没有银行,官员遍布全国各地,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们是

  • 清朝和珅有几件黄马褂(古代历史上黄马褂有什么权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黄马褂,权限,历史,清朝,古代,什么

    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讲究长袍大袖,峨冠博带,看起来非常有意境,但在生活中难免有些不方便,尤其是在劳动的时候。所以在此之外,还有一种较短的衣服,俗称为“褂子”。褂子是指中式的单上衣,在生活和劳动中穿起来很方便。但是,这种褂子在骑马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束缚,尤其是骑马打仗的时候,仍旧略有不便。于是,擅长在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什么意思(这句名言出自《书剑恩仇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仇录,慧极,书剑恩,名言,意思,伤情,出自,什么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实里面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字面上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聪明到了极点,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如果用情太深,那么这份感情就不会持续长久。”其实这句话并非出自任何古籍,而是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但原文也并非这八个字,而是略

  • 水浒传中林冲排名第几位(梁山好汉排名第六位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排名,水浒传,好汉,林冲,梁山,第六,第几

    林冲在没有逼上梁山之前,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名声远扬,连远在沧州的柴进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林冲武艺高强,万夫不当之勇,在梁山好汉中鲜有敌手。林冲是梁山的第一代元老,又在晁盖成为带头大哥一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冲的断然出手,王伦就不会死;王伦不死,梁山就不会在晁盖、宋江两任带头大哥手里

  • 单刀赴会的故事介绍(三国演义单刀赴会的主要内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单刀赴会,概括,内容,介绍,故事,主要,三国演义

    单刀会是一段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说的是东吴鲁肃设计,邀请关羽过江赴宴,打算趁机索取荆州。关羽只带着周仓一人,然后单刀赴会。在宴席上,智勇兼备的关羽从容不迫,挫败了东吴的计策,然后安然返回。然而,历史上的单刀会与小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角也不是关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赤壁之战后说起,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要樊於期的人头(怎样说服樊於期甘心自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樊於期,甘心,荆轲,人头,秦王,自刎,说服,怎样,为什么

    樊於(wu)期主动献出自己的人头,客观上是帮助荆轲刺秦王,主观上是报答燕太子丹,他是真的不怕死!大家都熟悉一句俗语,“士为知己者死”,这里的“士”在古代,和战士、勇士、博士里的士并不是一个意思,而是特指贵族中最低的一个阶层。周朝时,最高的统治者为天子。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自家亲戚和功臣,并授予他们公侯伯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孙子兵法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哲理,蕴含,意思,孙子,什么

    人最重要的是能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成事。《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在作战中,既了解自己,又了解敌人,作战时就不会有风险而能百战百胜。用国学经典,堪称“四书”之一的《大学》之话来说,就是“知其所止”。“知其所止”,简单地说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在什么地方停止,

  • 鲁提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鲁提辖性格特点体现在哪些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提辖,事例,特点,性格,体现,人物,哪些,怎样,一个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其实是两个文学形象,一个是渭州城小种经略府提辖,名叫鲁达。另一个则是五台山出家,二龙山宝珠寺的住持方丈花和尚鲁智深。除了这两个形象而外,书中还隐藏着第三个鲁智深,那就是修得佛道两家正果的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因而,解读“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还得从这三个文学形象入手,单讲哪一个都不

  • 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意思(解释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仲谋,生子,典故,含义,意思,解释,什么

    1204年,65岁的辛弃疾就任镇江知府,先后登上北固山,留下两首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另一首《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第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也被称为辛词第一,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写道:里面的典故很多,总体来说说,最后一句表达了英雄迟暮的辛弃疾

  • 水浒传之行者武松(浅谈水浒传中行者武松人物分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松,中行者,分析,人物,水浒传

    武松是《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之一,家中排行老二又叫武二郎,号行者,是清河县人氏,哥哥是武大郎。从小失去父母,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兄弟虽是一母所生,但武松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武大郎却身长不到五尺,面目狰狞,短矮可笑,号称“三寸丁谷树皮”武松家中太贫穷,为了糊口武大郎将武松送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