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安禄山与杨贵妃的真实关系(历史上安禄山杨玉环的故事)

安禄山与杨贵妃的真实关系(历史上安禄山杨玉环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2/2 15:34:56

自古英雄爱美女,这一点不假,可是很多所谓的英雄最后还是因为美女导致一无所有了,并不是说什么红颜祸水。

而是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存在很多匪夷所思的秘密,这些隐藏的秘密,往往才是失去一切的主要原因。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鼎盛的朝代,也是历史上比较开放的朝代,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男女关系方面,都是十分开放的,所以唐朝时期有很多有趣的绯闻。

今天我就打算带着大家一起来揭秘一下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绯闻的秘密,为何杨贵妃死后,安禄山哭了好几天,并且不到半年也就去世了?

从儿媳杨玉环变成杨贵妃

杨玉环原本是李瑁的妻子,认识李瑁的时候,杨玉环年仅14岁,在武惠妃的努力撮合下,自己儿子李瑁终于如愿以偿娶到貌美如花的杨玉环,两人过了几年幸福的日子。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李隆基的武惠妃去世之后,自从武惠妃被吓死之后,李隆基开始成天无所事事,总想找一个美女陪伴自己。

后来高力士到江南地区为他找了一个梅妃,奈何没有多久,李隆基就对梅妃失去兴趣,变得闷闷不乐起来。

高力士看到李隆基如此不快乐,就开始说其实宫中还有一个妙龄美女,她就是李隆基儿子李瑁的老婆杨玉环,李隆基一听有如此美女存在,心中很是好奇。

就叫高力士去亲自宣杨玉环进宫让自己一看究竟。

杨玉环就这样在李瑁的精心打扮之下,被高力士带到骊山陪李隆基泡温泉,并且一泡之后李隆基就上瘾了,想方设法也要把自己儿媳变成自己的女人。

经过几番运作之后,李隆基如愿以偿得到杨玉环,并且赐其为杨贵妃,从此君王不早朝,三千宠爱集一身。

安禄山与杨贵妃的绯闻

杨贵妃初到李隆基身边时,唐朝正是处于开元盛世的鼎盛时期,随着李隆基对国家大事的疏忽,将所有重要事情交给宰相李林甫去办。

后来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在下降,李隆基还浑然不知。

就在李林甫的引荐之下,李隆基得到一个胖子安禄山,此人乃胡人,虽然十分胖,但是跳起舞来灵活自如。

李隆基和杨贵妃都很是喜爱,杨贵妃更是经常与安禄山一起跳舞,肢体接触以及趣味相投的吸引之下,两人关系逐渐变得有些不一样。

后来杨玉环直接认了安禄山做干儿子,实际上当时安禄山远远比杨玉环大十多岁,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居然成为干妈与干儿子的关系。

李隆基当时一方面为了留住安禄山来控制太子李亨的权力,一方面又在与杨玉环的三姐发生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对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的那点事情,不以为然。

既然李隆基脑袋有点颜色都不管,安禄山与杨贵妃就更是放肆了,安禄山开始逐渐可以自由出入杨贵妃的寝宫,并且两人经常一起聊天到深夜两三点,安禄山才离开。

有一次安禄山不知怎么搞的,还把杨贵妃脖子下边弄了一条痕,要不是李隆基不在乎,估计单纯从这一点来看,安禄山就会小命不保。

更加有趣的是,后来杨玉环居然按照胡人的习俗为安禄山“洗三”,何以谓之洗三呢,就是母亲给刚出生的孩子洗澡,原本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仪式。

可是放在安禄山这个四十多岁的油腻大叔和杨贵妃这个三十左右的少妇身上,就变得有些不堪入目了,结果李隆基去到澡堂那里看了一眼正在洗三的安禄山和杨贵妃,就笑着离开。

洗完之后,杨贵妃用大型的襁褓包住安禄山,和自己一起坐进轿子,期间一直有说有笑,杨贵妃更是不断喊着“禄儿、禄儿”,一路所到之处,充满欢声笑语,也充满流言蜚语。

想必只有李隆基自己无所谓,其余人员早就看不下去了。

杨贵妃死后安禄山哭了几天

所有看起来荒唐的美女与英雄之间的故事,最后都会以悲剧收尾,更何况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清不楚。

何况安禄山心中装的可不仅仅是杨玉怀这样一个美丽的女人而已,安禄山心中还有大唐江山。所以安禄山联合史思明一起发动安史之乱。

最终搞得李隆基措手不及,只能带着亲信连夜逃跑,太子李亨知道后带着兵马紧随其后。

到了马嵬坡,六军不发,纷纷要求李隆基要对杨贵妃哥哥杨国忠进行处置,无奈之下李隆基答应下来,可是士兵早已杀红了眼。

在杨国忠解决之后,士兵还要逼迫李隆基处决杨贵妃,李隆基实在舍不得,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赐给杨贵妃三尺白绫,自行解决,李隆基悲伤欲绝。

杨贵妃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安禄山耳朵里,安禄山悲痛难耐,觉得自己对不起杨贵妃,就哭了好几天,并且情绪失控,变得暴躁起来,总对身边亲信拳打脚踢。

让人忍无可忍,最重要的是,不知道安禄山是不是气坏了,打算改立小儿子为继承人,惹怒大儿子安庆绪

最后安庆绪联合安禄山身边亲信李猪儿,趁着安禄山熟睡之际,要了他的命,让安禄山终于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寻找杨贵妃。

结语

一切恰似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一般,虽然看起来是英雄与美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可实际上何尝不是一场权力的争夺与对美女的利用呢。

从头到尾,杨贵妃恰似安禄山与李隆基争权夺利的一个筹码而已,她处于乱世,以为这是爱情使然,谁曾想却无辜成为牺牲品,也是可悲可叹啊!

标签: 贵妃杨玉环安禄山历史关系故事真实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谁(明朝时期朱棣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成祖,生母,母亲,时期,明朝,亲生,究竟

    如果你对明朝历史感兴趣的话,那么,你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朱棣,想必不会陌生!毕竟,他可是明朝历史上众多皇帝中,相当出名的一个人物。说到明朝的皇帝,可都是相当的富有传奇色彩的。而朱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一个人守着自己荒凉的封地,含辛忍辱十几年,最终,将侄子拉下皇位的人,又怎么会是一个普通人呢?今天

  • 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怎么发(明朝官员俸禄是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俸禄,官员,朝廷,明朝,古代,多少,怎么

    数万名官员?你恐怕太小看古代官员的数量了。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月工资是发现金,要自己到单位财务那里去领,同时附赠一张窄长的工资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每月的工资都会按时打到我的银行卡上,然后我贷款的银行就扣走了,可比以前方便多了。那么,在古代没有银行,官员遍布全国各地,交通又十分不方便,他们是

  • 清朝和珅有几件黄马褂(古代历史上黄马褂有什么权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黄马褂,权限,历史,清朝,古代,什么

    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讲究长袍大袖,峨冠博带,看起来非常有意境,但在生活中难免有些不方便,尤其是在劳动的时候。所以在此之外,还有一种较短的衣服,俗称为“褂子”。褂子是指中式的单上衣,在生活和劳动中穿起来很方便。但是,这种褂子在骑马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束缚,尤其是骑马打仗的时候,仍旧略有不便。于是,擅长在

  •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什么意思(这句名言出自《书剑恩仇录》)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仇录,慧极,书剑恩,名言,意思,伤情,出自,什么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实里面蕴含着极为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字面上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聪明到了极点,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如果用情太深,那么这份感情就不会持续长久。”其实这句话并非出自任何古籍,而是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但原文也并非这八个字,而是略

  • 水浒传中林冲排名第几位(梁山好汉排名第六位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排名,水浒传,好汉,林冲,梁山,第六,第几

    林冲在没有逼上梁山之前,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名声远扬,连远在沧州的柴进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林冲武艺高强,万夫不当之勇,在梁山好汉中鲜有敌手。林冲是梁山的第一代元老,又在晁盖成为带头大哥一事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林冲的断然出手,王伦就不会死;王伦不死,梁山就不会在晁盖、宋江两任带头大哥手里

  • 单刀赴会的故事介绍(三国演义单刀赴会的主要内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单刀赴会,概括,内容,介绍,故事,主要,三国演义

    单刀会是一段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说的是东吴鲁肃设计,邀请关羽过江赴宴,打算趁机索取荆州。关羽只带着周仓一人,然后单刀赴会。在宴席上,智勇兼备的关羽从容不迫,挫败了东吴的计策,然后安然返回。然而,历史上的单刀会与小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角也不是关羽,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赤壁之战后说起,

  •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要樊於期的人头(怎样说服樊於期甘心自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樊於期,甘心,荆轲,人头,秦王,自刎,说服,怎样,为什么

    樊於(wu)期主动献出自己的人头,客观上是帮助荆轲刺秦王,主观上是报答燕太子丹,他是真的不怕死!大家都熟悉一句俗语,“士为知己者死”,这里的“士”在古代,和战士、勇士、博士里的士并不是一个意思,而是特指贵族中最低的一个阶层。周朝时,最高的统治者为天子。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自家亲戚和功臣,并授予他们公侯伯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什么意思(孙子兵法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哲理,蕴含,意思,孙子,什么

    人最重要的是能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成事。《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意思是在作战中,既了解自己,又了解敌人,作战时就不会有风险而能百战百胜。用国学经典,堪称“四书”之一的《大学》之话来说,就是“知其所止”。“知其所止”,简单地说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在什么地方停止,

  • 鲁提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鲁提辖性格特点体现在哪些事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鲁提辖,事例,特点,性格,体现,人物,哪些,怎样,一个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其实是两个文学形象,一个是渭州城小种经略府提辖,名叫鲁达。另一个则是五台山出家,二龙山宝珠寺的住持方丈花和尚鲁智深。除了这两个形象而外,书中还隐藏着第三个鲁智深,那就是修得佛道两家正果的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因而,解读“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还得从这三个文学形象入手,单讲哪一个都不

  • 生子当如孙仲谋什么意思(解释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仲谋,生子,典故,含义,意思,解释,什么

    1204年,65岁的辛弃疾就任镇江知府,先后登上北固山,留下两首北固亭怀古,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另一首《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多数人都更喜欢第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也被称为辛词第一,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写道:里面的典故很多,总体来说说,最后一句表达了英雄迟暮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