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的摄政王有多大的权力(大清朝摄政王是什么官)

清朝的摄政王有多大的权力(大清朝摄政王是什么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1/22 23:45:35

清朝的摄政王,无非就是多尔衮和载沣两位。

多尔衮是清朝入关时期的摄政王,可以说大一统的清朝就是这位老兄奠定的基础。

载沣则是清朝灭亡前的摄政王,由于他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所以清朝就这么没了。

一个开了帝国的宏图大业,一个结束了帝国的宏图大业。虽说都是摄政王,可是这两位的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的。

有人问,既然他们可以直接取代皇帝执政,为啥不自己做皇帝呢?这个主要还是名不正则言不顺的问题。

一.清朝初期,属于贵族集体统治形式。

清朝和其他王朝一样,大多数时间,还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尤其是康雍乾时代,清朝的皇帝权力达到了巅峰。

可是我们要知道,清朝初期并不是这么个情况。早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时候,设立了八旗制度,其中八旗旗主王爷们,是有参政议政权力的!

尤其是努尔哈赤旗下的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他们每一个都是说得上话的人。所以说当时治理后金汗国,是大家一起说了算,以努尔哈赤为主。

等到皇太极登基以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和皇太极并排坐着,一起处理政务的,他们被称为“四尊佛”。

皇太极心里很不爽啊,但是这是女真人的传统,你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于是皇太极便开始扶持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兄弟,让他们立下战功,与前面这三个人分庭抗礼。这样一来皇太极就能做到一家独大了。

因此即使到了皇太极建立清朝时,清朝依旧是贵族集团一起统治的状态,皇太极依旧需要看各路王爷们的脸色行事。

连皇太极都这么干,你说多尔衮执政以后,能做到一家独大吗?当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说即使多尔衮有当皇帝的想法,也必须要问问清朝其他贵族领袖们的意见。

  1. 代善、莽古尔泰是多尔衮的哥哥,他们肯定不服气多尔衮上台。

  2. 肃亲王豪格是皇太极的儿子,他也想做皇帝,自然也不愿多尔衮上台。

  3. 索尼、鳌拜等两黄旗的人,是积极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的,所以也不愿多尔衮上台。

多尔衮光靠多铎和阿济格两个兄弟的力量,就想强行把自己弄上皇位,这恐怕有点困难吧?就算能办到这件事,也会落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二、多尔衮还是顾全大局的。

其实多尔衮至少有三次可以登上皇位,可惜他全都一一错过了。

  1. 第一次,努尔哈赤很喜欢多尔衮,一度打算让多尔衮继承汗位。可惜四大贝勒权力太大,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使得多尔衮失去了这次继位的机会。

  2. 第二次,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多尔衮完全有资格争夺汗位。他手里有三旗兵马,而且在军中地位很高,可惜豪格跟他争夺皇位,结果多尔衮放弃了内斗。

  3. 第三次,顺治入主京城,多尔衮带领清兵入关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一统的清朝。所以多尔衮完全可以取代顺治继位,可惜他还是放弃了。

这三次机会中,最可惜的就是第二次机会,多尔衮权势滔天,战功卓著,又是努尔哈赤最中意的儿子,完全有资格继位。

但是皇太极的儿子豪格也有资格继位,所以双方剑拔弩张,差点儿就内讧了。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选择顾全大局,为了清朝的将来,他放弃了皇位。当然,豪格也没夺走皇位。

我觉得身为摄政王,多尔衮是非常称职的。这个人有野心,有计谋,而且足够勇敢,还知道顾全大局,是个堪当大任的人。清朝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就是因为有这位摄政王的领导。

三、载沣这位摄政王,档次就差太多了。

同样是摄政王,载沣为何也没有选择做皇帝呢?他儿子溥仪做皇帝的时候,才不过3岁。他身为摄政王,完全可以取而代之啊!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载沣的能力太差劲了。当初慈禧去世以后,曾经让他统领全局,担任摄政王,其实就是清朝的一把手了。

可是这位老兄压根就不是袁世凯的对手,他面对南方的革命党,连个部队都调动不了。能调动的都是些游手好闲的垃圾军队。

载沣的实力注定了他无法称帝,甚至连摄政王都当不好。在袁世凯的威逼之下,载沣这位摄政王,放弃了手里的权力,袁世凯一下子变成了清朝实际上的掌权者。

结果我们都知道,清帝退位就是老袁一手策划的。载沣当时只能闲居在家里干瞪眼,除了看戏,他还能干啥呢?你说这样的人能取而代之成为皇帝吗?

四、载沣打心眼里也不想接这个烂摊子。

其实载沣长大以后,就意识到了一点,自己的哥哥光绪皇帝实在是太窝囊了。光绪什么都做不了主,政权都在慈禧集团手里。他深知作为一个皇帝的无奈,自己又何必被架在火堆上烤呢?

再说了,当时清朝是怎么个状况,其他人不清楚,身处中枢的载沣咋可能不清楚呢?已经到了腐朽至极的地步了,这个时候载沣如果接班,难道就不怕成为亡国之君?

这个锅他可不想背,自己还想留点颜面去见自己的老祖宗呢!其实这种情况,也证明了载沣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但凡稍微有点能力,载沣也不该让自己的儿子来做亡国之君。

总结:万事讲究名正言顺。

皇位一般来说,只传给儿子,不传给兄弟,这也是历史上的铁律。在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或许还可能传给兄弟。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

因此皇太极的皇位,自然应该由皇太极的儿子继承,多尔衮已经错过了最佳继承机会。载沣也是一样,他的哥哥光绪已经做过皇帝了,而且是以咸丰皇帝嗣子的身份登基的。再登基的皇帝,一般来说,只能是下一辈的人了。再说了,载沣这么大岁数了,再把自己过继给咸丰,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了?

名正言顺在中国古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哪怕打仗,都讲究出师有名,否则没人跟着,更别说做皇帝了。

标签: 摄政王权力大清朝什么

更多文章

  • 齐襄公和文姜到底什么关系(齐桓公和文姜是兄妹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姜,齐襄公,齐桓公,兄妹,关系,到底,什么

    文姜号称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息妫、夏姬、西施。西施是大家都知道的,由此可见文姜究竟有多美。不过文姜的出身要比西施强得多,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千金小姐,她老爹是齐国国君齐僖公,异母哥哥是著名的齐襄公和齐桓公。可以说这姑娘从小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让文姜闻名天下的,可不是她的出身,也不是他的美貌,

  • 历史上因为小事而引发的大事(出其不意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小事,引发,大事,出其不意,故事,因为

    崇祯年间有个御史叫毛羽健,这个人在历史上倒也不怎么出名。明朝的官员都比较刚,喜欢怼天怼地怼空气,尤其是御史,更是谁都敢怼。因此魏忠贤掌权那会儿,毛羽健就被怼下台了。为啥?因为他这回要怼的人,是阉党核心成员杨维垣、阮大铖两人。魏忠贤作为他们的大老板,能答应吗?因此毛羽健就麻溜地滚蛋回湖北老家了。等到崇

  • 关陇集团势力有多大(历史上关陇集团真的存在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陇,集团,势力,历史,存在,真的

    关陇集团中的关和陇是分开的。关指的是陕西关中,陇指的是甘肃陇山。从北魏开始,在关中和陇山一带崛起的门阀势力,被历史学者们称之为关陇集团。北魏在全国设立六大军区,早期都是鲜卑贵族充当将士,后来汉人逐渐取代了鲜卑人的位置,成为了六大军区的主力军。尤其是到了北魏孝武帝时期,关中大行台贺拔岳与大丞相高欢分庭

  • 左宗棠瞧不起曾国藩吗(历史上左宗棠怎么评价曾国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左宗棠,历史,评价,瞧不起,怎么

    左宗棠为啥瞧不上曾国藩?当年左宗棠跟着曾国藩后面混的时候,发现曾国藩总是打败仗,而且还多次要跳河轻生。你说目睹这一切的左宗棠,咋能看得起他?左宗棠这个人是个天才,纵然40出头才出来搞事情,进士都没考上,可一眨眼功夫就成了清朝的封疆大吏。而曾国藩这个人是个稳步前进的人,他考上进士以后,一步步往前走,可

  • 张作霖乘坐专列被炸事件称为皇姑屯事件(专列被炸毁的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专列,事件,皇姑屯,炸毁,乘坐,张作霖,地方,称为

    炸死张作霖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奉军自己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炸弹放在了桥上!而且诡异的是,日军知道张作霖的出行时间、火车班次、坐在哪一节车厢,你说说,张作霖还能怎么避免这件事呢?如果没有自己人把这件事出卖给日军,你说这些细节他们是怎么把握住的?尤其是张作霖为了防止自己出意外,特地提前释放了好几个假消

  • 外族入侵孔子后人投降真的吗(每个朝代都不敢惹孔子后人 )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家族,和中国封建王朝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西汉汉高帝十二年时,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便被汉高帝刘邦册封为奉祀君。汉元帝时期,改为褒成君。汉平帝时期,直接封为褒成侯,而孔子也被追封为褒成宣尼公。唐玄宗时期,孔子被尊为王爵,而孔子的嫡长子孙则被封为文宣公。奉祀君、褒成侯、文宣公等称号,大家不是很熟悉,

  • 古代的三妻四妾分别为哪些(古时候三妻四妾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意思,古时候,古代,哪些,分别,什么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笼统地说,可称为“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人,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个妻子,却可以有多个小妾。所谓“三妻四妾”,就是妻妾众多的意思,其中的三、四,并非确指,而是泛指,四妾尚有可能,三妻绝无可能。 无论是礼制,还是法律,古代都规定男子只能有一个妻子,并且得到了严格执行,即便是

  • 郭松龄叛乱对东北军的损失(龄倒戈事件对奉军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奉军,东北军,郭松龄,龄倒戈,损失,事件,叛乱,影响

    郭松龄反奉之前,老张的势力范围是怎样的呢?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吴佩孚所领导的直系军阀惨败,不得不退出京城。老张带着东北军浩浩荡荡地入关,占领了京畿重地。此后老张的势力不断南下扩张,到了1925年中期的时候,已经坐拥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热河等9省之地,光兵力也达到了37万人之多,

  • 安史之乱李亨甚乱登基(安史之乱太子李亨在哪登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登基,李亨甚,太子

    李亨并不是唐玄宗立的第一个太子,唐玄宗李隆基比较会玩,后宫佳丽无数,生了37个儿子29个女儿。其中次子李瑛最初被立为太子,结果唐玄宗宠幸的武惠妃设局,打算改立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丈夫。结果计谋得逞,唐玄宗误以为太子李瑛有谋反的可能,所以狠心将其杀害。没错,唐玄宗的确杀

  • 英国王室为什么受欢迎受人尊敬(王室对英国有贡献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室,英国,尊敬,贡献,意义,欢迎,为什么

    1688年,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这一天我们很熟悉的孝庄太后去世了。同年英国爆发了光荣革命,从此英国国王成了小吉祥物,不管事儿,光花钱。为啥叫光荣革命呢?因为他们觉得很光荣呗,纵观历史,一场大革命得流多少血啊,可光荣革命几乎没怎么流血(其实也流血了),就完成了政权性质上的改变。从此以后,英国的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