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秀为什么立郭圣通为皇后(刘秀废郭圣通愧疚吗)

刘秀为什么立郭圣通为皇后(刘秀废郭圣通愧疚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57 更新时间:2024/1/25 16:39:32

因为刘秀过河拆桥呗!刘秀打小就有一个梦想:娶妻当娶阴丽华。这话早就四海皆知,也就是说刘秀早就向阴丽华公开表白,并且成功娶了阴丽华。

但是娶了阴丽华才3个月,刘秀就跑河北去创业了。势单力薄的情况下,你想好好创业?那也得看看当地的经商环境吧?刘秀来了以后便四处碰壁,一点儿优势都没有。

由此可见,在经商环境不怎么样的地方,就算你是商业奇才,那也只能吃苦头。在这种情况,刘秀迎娶了郭圣通

请记住,刘秀娶的阴丽华是正妻,现在他娶的郭圣通还是正妻,有没有搞错?我国古代虽然可以娶很多小老婆,但是正妻只能有一个好不好?所以说啊,这个苦果是刘秀自己种下的。

一、郭圣通的嫁妆太诱人,刘秀压根没有抵抗力。

刘秀那个时候虽然是更始政权的大司马,但是更始帝刘玄压根就不信任他,不仅杀了他哥哥刘演,而且送了他一根节杖,就让他去河北招降各路军阀。

大哥啊,你好歹给他派遣个万儿八千的人马吧?一根破棍子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刘秀到了河北每次一拿出那根棍子,就被人家群殴。只能是四处逃窜。

这么一逃,他就逃到了真定王刘杨的地盘上来了。这个时候的刘杨手握10万大军,依附于王郎政权,算得上是刘秀的政敌。

可是刘秀发现刘杨是可以争取的,因为王郎压根瞧不上刘杨,没给刘杨多少好处。刘秀再次拿出那根棍子的时候,刘杨居然买账了,含着泪归顺了更始政权。

可是你想啊,过去刘杨跟着王郎混,好歹是直属于最高领导的人。可是跟着刘秀混以后,还要被刘秀薅一层羊毛,这不是反而降级了嘛!

因此一场十分尴尬的政治联姻是避免不了的了。刘秀答应迎娶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为妻,代价就是让刘杨的10万人马支持自己创业。

有了刘杨这10万大军做聘礼,刘秀迎娶郭圣通的时候,早就把原配阴丽华给忘光光了。由于刘杨的入伙,使得那些曾经打算群殴刘秀的河北军阀们,纷纷重新归顺了刘秀。刘秀也凭借这支人马,平定了王郎集团。

可以说,没有刘杨的加入,刘秀压根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局面。而没有郭圣通嫁给刘秀,那刘杨的10万大军也不可能听从刘秀的调遣。

二、过河拆桥?不不不,那是为了真爱!

刘秀平定河北以后,并没有急着回更始帝身边,而是继续向北征服了幽州,得到了数十万铜马军的力量,这下子刘秀算是发了!终于有了可以与更始帝抗衡的力量。

拆第一座桥:只封郭圣通为贵人。

因此在更始三年,刘秀就在河北公然称帝了!这事儿刘杨他们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刘秀称帝,那他的妻子郭圣通岂不就是皇后了嘛!

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郭圣通只被封为了贵人,还是在她生下了第一位皇子刘疆的情况下。这是怎么回事?刘杨打探了一番以后,才知道刘秀原来还有一个原配,难道说皇后之位是要留给原配阴丽华的不成?

拆第二座桥:打算封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的确是这么想的,他称帝以后,便将阴丽华给接了过来,同时也封为了贵人。但是刘秀为了提高阴丽华的地位,特地将阴丽华的哥哥阴识 为阴乡侯,地位高于郭圣通的娘家人。

拆第三座桥:诛杀真定王刘杨。

这事儿再次引起了真定王刘杨的反感,看样子刘秀是要过河拆桥了。因为他手里不光有真定王的10万大军,还有数十万铜马军,羽翼早已丰满,谁还能记得过去的恩德呢?

不久之后刘秀便打算封阴丽华为皇后,却遭到了阴丽华的坚决拒绝。郭圣通瞬间感觉这个被人嫌弃的皇后之位不那么香了!

而刘杨这边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刘秀想要过河拆桥,那他们也要伺机而动。可不等刘杨动起来,刘秀就派人把刘杨给宰了。

刘杨当时可没有造反,只是史书上说他有造反的心思。这可就有意思了,人的心思咋能这么容易就被看穿呢?大概率是刘秀早就预料到真定王刘杨会谋反,所以提前在他身边安插了暗哨。

拆第四座桥:废郭圣通的皇后之位。

诛杀刘杨以后,其实郭圣通就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麻烦来了。失去了强大的依靠,郭圣通的这个皇位之位随时都有可能被拿掉。

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刘秀为了稳定内部,居然在这种情况下立郭圣通为皇后,立郭圣通的大儿子刘疆为太子。再次稳住了真定王室,让大家以为刘杨的死只是个误会。

其实你们加在一起,也玩不过刘秀啊!刘秀那是权宜之计,等到建武九年,刘秀稳定了天下局势以后,你郭圣通和真定王室还能嘚瑟吗?显然不能了嘛!

这个时候的刘秀开始对郭圣通下手了,他首先不允许太子刘疆入主东宫,显然就是不想把大位传给刘疆。其次则是各种冷落郭圣通,排斥郭圣通背后的外戚力量。

时机成熟以后,刘秀就把郭圣通给废了。理由很肤浅:这个老妹儿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老妹儿,她现在咋充满怨恨呢?

大哥啊,被你这么一顿收拾,是个人心里都不会很舒服吧?这就是你废后的理由?要不咱们换个更合适的好不?

拆第五座桥:改立阴丽华的儿子为太子。

郭圣通给刘秀生了5个嫡子,其中老大刘疆是正儿八经的太子。但是郭圣通被废了以后,刘秀将阴丽华立为了皇后,这么一来那5个孩子都成了庶出,而阴丽华的5个儿子,一眨眼就成了嫡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太子刘疆该如何自处呢?当时刘疆还赖在太子位置上不肯下去,刘秀就派郅恽去点拨他了。

郅恽告诉刘疆:你现在主动辞职,那是体面的做法。如果你不想要体面,那我只能帮你体面了。

刘疆吓了一跳,立刻跑刘秀那儿要求辞职。刘秀还假模假样地多次拒绝,这戏码演得真够足的!不拿奥斯卡可惜了。最终刘秀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就顺从你的选择好了!

大家看看啊,不是我要废太子,是太子非要把自己给废了!我拦都拦不住啊!在这种情况下,阴丽华的儿子刘阳就这么成了太子。

总结:强扭的瓜不甜。

事实证明强扭的瓜的确不甜,郭圣通没犯过什么错误,更谈不上什么恶毒,而且还给刘秀生了5个儿子。郭氏外戚也是兢兢业业地给刘秀打工,帮助他建立帝国。

可是最后他们依旧得不到好的结果,这说明什么?说明生意就是生意,别扯上感情。当初真定王刘杨要是真心想要赞助刘秀,就不要搞什么联姻。现在被联姻啪啪打脸了,那也别喊疼。

谁让当初你以生意作为筹码,绑架了刘秀的爱情呢?让刘秀背负上一个抛弃原配的罪名真的好吗?刘秀强大以后,自然是要果断反击了。

标签: 立郭郭圣通皇后刘秀废愧疚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不给关羽谥号(关羽被杀对刘备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羽谥号,关羽,影响,为什么

    关羽大意失荆州,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关羽去世以后,身体留在了东吴,脑袋送给了曹操,只有衣冠冢是在刘备这儿。所以说关羽是分成了三个地方下葬的。最重要的当然是脑袋,被曹操弄了个木头身子,以诸侯的礼仪葬在了洛阳。可是关羽去世以后,刘备作为大老板,居然没有给他弄个谥号,这倒是挺奇怪的。一直到了关羽去世40年

  • 曾国藩为什么能打败洪秀全(对比一下洪秀全和曾国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曾国藩,打败,对比,为什么,一下

    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完全是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其实更多原因是出现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么说吧,是洪秀全作死,才会把太平天国给搞没了。 天京事变无疑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洪秀全刚起家的时候,号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你别说,这事儿还真有不少人相信。尝到甜头的洪秀全,索性放弃了科举制

  • 曹操给荀彧的空盒子是什么意思(荀彧收到空盒子就自尽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盒子,荀彧,意思,曹操,自尽,收到,什么

    要是你走亲访友时,带一个空盒子去送礼,会不会被亲友给打出来?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显然不是啊!可是在《魏氏春秋》里,荀彧生病了,曹操贴心地让人送了个礼盒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什么情况?这盒子居然是空的!于是乎荀彧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把曹老板的人打出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曹老板为啥要送一个空盒子给自己呢?难道

  • 史书记载霍去病与霍光之死是什么原因(卒与薨的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去病,史书,霍光,原因,差别,记载,什么

    司马迁死的时候,霍光还活得好好的,《史记》中怎么可能写霍光的死?估计提问者可能问的是:为啥司马迁的《史记》用“卒”,而东汉班固的《汉书》用“薨”。但在我们的印象里,可以用“薨”的人级别更高,而用“卒”的人级别就要低一点,是霍去病不如霍光地位高吗?还是司马迁对霍去病有意见?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更

  •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赐死皇后(北魏孝文帝和他皇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后,孝文帝,北魏,故事,为什么

    提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他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拓跋宏五岁就登基,二十四岁亲政,三十三岁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并非都是好的,比如他的第二任皇后就让他相当失望,以至于在临死的时候下遗诏,叮嘱自己的弟弟,在他死后,赐皇后自尽。那么,孝文帝的皇后究竟做了什么事,让

  • 朱棣为何登基后没有生孩子(在位22年没生下一儿半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登基,朱棣,孩子,为何,没有,22

    朱棣从32岁以后,就再也没生下一儿半女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生不出孩子这种事情,要么是男人的问题,要么是女人的问题。朱棣无论是做燕王的时候,还是做皇帝的时候,身边的妃嫔肯定不在少数,如果说一个女人不能为朱棣生下子女,那可能是这个女人的问题,可是所有的妃嫔都不能为朱棣生下子女,那就肯定是

  • 宋真宗死在泰山封禅的经过(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山,封禅,宋真宗,皇帝,经过,哪些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宋朝后世的皇帝之所以不封禅是因为后世的君王不屑于宋真宗站在同一个位置。个人觉得完全就是胡扯。首先何谓封禅?据《史记·封禅书》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其实说白了封禅泰山就是帝王的一场政治作秀而已,只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

  • 明朝的三个首都的历史渊源(明朝迁都北京主要原因 )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提起明朝的首都,大部分都知道是北京,稍懂历史的可能还知道南京也曾是明朝的首都,但其实明朝历史上共有四个首都,分别是应天府(南京)、汴梁(开封)、临濠(凤阳)、北平(北京)。朱元璋的一生之中,无论是起兵造反,还是四方征战,还是当了皇帝之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杀伐果断,极少拖泥带水,唯独在定都这件事上,

  • 蜀汉灭亡的时间(三国汉是在哪一年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灭亡,蜀汉,三国汉,时间

    公元262年,此时的曹魏军政早已尽归司马氏,执掌魏国大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在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之后,决定大举攻伐蜀国。自此魏灭蜀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蜀国有山川之险,仍可据此坚守,为何却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到灭亡呢?魏灭蜀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曹魏在衡量天下形势后,决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

  • 兵部尚书和九门提督谁厉害(九门提督的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提督,九门,兵部,尚书,权力,厉害

    论实权,当然是九门提督更大。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兵部尚书的地位更高,这其实是因为兵部尚书早期权力的确很大,但后来慢慢被架空了。借此机会,我尽量全面地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职位的由来,以及其之间的对比。 先说一下“尚书”。“尚书”这个官职很早就有了,大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朝建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