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曾国藩为什么能打败洪秀全(对比一下洪秀全和曾国藩)

曾国藩为什么能打败洪秀全(对比一下洪秀全和曾国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74 更新时间:2024/1/5 1:38:24

太平天国的失败,不完全是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其实更多原因是出现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么说吧,是洪秀全作死,才会把太平天国给搞没了。

作死一,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无疑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洪秀全刚起家的时候,号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你别说,这事儿还真有不少人相信。

尝到甜头的洪秀全,索性放弃了科举制度,这哥们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开始大力宣传自己创建的拜上帝教。

所以说太平天国的创业基础,其实就是宗教。可打仗不能靠宗教啊,还得杨秀清、石达开这样的实干家出手才行。

时间长了杨秀清就不爽了:事儿都是我干的,为啥洪秀全这家伙做老大?

因此杨秀清又搞出了一招天父下凡的把戏,总是以上帝附身的名义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有时候甚至让洪秀全给自己下跪。

洪秀全当时肠子都悔青了,你说这事儿整的,不承认吧,会有人怀疑拜上帝教的真假,承认吧,又要受到杨秀清的节制。所以说洪秀全最后想到的唯一方法,那就是弄死杨秀清。

于是乎洪秀全便利用北王韦昌辉,诛灭了杨秀清及其同党、家眷上万人。翼王石达开回天京调停,结果他的一家人也被韦昌辉给宰了。

石达开无奈之下逃出天京,在安庆发动了清君侧。洪秀全又借此机会把韦昌辉及其同党给诛灭了。这一趟下来,太平天国内部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实力。

而石达开和洪秀全自此也离心离德,最终石达开选择带着10万精锐离开了洪秀全,又给本就不太富裕的太平天国雪上加霜!

作死二,与儒家思想决裂。

我们去看太平天国起义,就会发现一点,他们的团队里,有农民,有工人,甚至有商人的加入,唯独没见到士子的加入。

这就奇怪了,难道治理国家不需要读书人吗?当然是需要的,只不过当时太平军打出的口号就是要打倒孔老二,这事儿就不太好整了。

读书人都把孔子当成自己的老师来看待,几乎奉为神灵,你们太平军居然要跟孔子作对?这不是闹呢嘛!

因此大批量的读书人,宁可一辈子不做事,也不愿意跟着洪秀全后面闹。推翻清朝,原则上跟这帮读书人没关系,可推翻孔子,那就是推翻了他们的信仰,他们自然要跟你决裂到底。

所以说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劲,可是治理能力太弱了,甭说让进士们加入了,连个秀才都不常见。

那么洪秀全为啥要这么做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洪秀全本人痛恨科举制度,他没考上,不是既得利益者,自然反感这帮读书人。第二个原因是读书人有很多都是官绅,这帮人总是剥削老百姓,洪秀全打压他们是为了拉拢老百姓。

在这帮土老帽的治理之下,太平天国毫无章法可言。虽说建立了国家,却没有一套像样的管理制度,这是太平军最失败的地方。

作死三,管理混乱。

由于缺少读书人的管辖,使得太平军内部的治理水平每况日下。洪秀全本人是读了两本书,稍微还能管管,杨秀清大字不识一个,原来是个砍柴的。石达开从小是个做小生意的,日子很苦,也没读什么书。

这套管理班子的水平实在是太弱了,使得整个太平天国该何去何从,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了僵局之中。他们拿下南京以后,再也没有像样的军事方案,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

在封赏官员的事情上,洪秀全也是状况百出。他在后期居然封了几千个王,有时候汉字不够用了,甚至要去翻字典封王。大家都是王,你说谁听谁的呢?如此混乱的管理,最后不失败才怪。

作死四,还没得天下,就开始搞特权。

这是太平天国的致命伤,洪秀全当时连半壁江山都不算拿下来。因为他们拿下南京是直奔南京而来,而不是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土地。

就比如南京周围,还有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此外还有湘军正在各地和太平军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他们居然开始大搞特权和享乐主义了!

洪秀全除了原配夫人外,在战斗过程中还找了十多个美女做王娘。在天京建都以后,洪秀全的后宫编制已经扩招到了88人。

杨秀清也不遑多让,他后宫里的王娘也达到了56人的编制,仅次于洪秀全。这当然是有名分的,没有名分的女人,那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洪秀全甚至颁布了法令,将娶妻的规模做了明确指示。比如说王爵至少可以有6个老婆,高级官吏的标配是3个老婆,中级官员可以有2个老婆。低级官吏和百姓只能有1个老婆。至于当兵的,对不起,不允许娶老婆。

为了让高层挑选中意的女人,洪秀全甚至颁布了男女别营的政策。不管有没有结婚,但凡是适婚男子、女子都不能接触。为啥?这样方便高层到女营挑自己喜欢的姑娘。这事儿居然还持续了4年之久。

由此可见,洪秀全比当年的李自成还要可怕,还没拿下天下,就开始享受生活,大搞特权。因此人心尽失,谁还愿意给你卖命呢?

总结:曾国藩眼看着太平天国在走下坡路。

实际上洪秀全的号召力十分强,所以太平军的数量多到惊人。因此曾国藩再牛,其实也无法将强盛时期的太平军消灭,甚至还总是打败仗。

可是坚持下来的曾国藩,忽然发现一件事,太平天国居然在走下坡路!这事儿太重要了,于是曾国藩耐心地等着机会。

曾国藩等到天京事变,等到了洪秀全封了4千多个王,等到了读书人都选择与洪秀全决裂,也等到了洪秀全等人集体享乐。

终于让曾国藩等到了机会,所以他在太平天国最虚弱的时候下手,一举荡平了太平军。所以说灭太平军者,太平军也,非曾国藩也。

标签: 洪秀全曾国藩打败对比为什么一下

更多文章

  • 曹操给荀彧的空盒子是什么意思(荀彧收到空盒子就自尽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盒子,荀彧,意思,曹操,自尽,收到,什么

    要是你走亲访友时,带一个空盒子去送礼,会不会被亲友给打出来?这是人干的事情吗?显然不是啊!可是在《魏氏春秋》里,荀彧生病了,曹操贴心地让人送了个礼盒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什么情况?这盒子居然是空的!于是乎荀彧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把曹老板的人打出去这是不可能的,那么曹老板为啥要送一个空盒子给自己呢?难道

  • 史书记载霍去病与霍光之死是什么原因(卒与薨的差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去病,史书,霍光,原因,差别,记载,什么

    司马迁死的时候,霍光还活得好好的,《史记》中怎么可能写霍光的死?估计提问者可能问的是:为啥司马迁的《史记》用“卒”,而东汉班固的《汉书》用“薨”。但在我们的印象里,可以用“薨”的人级别更高,而用“卒”的人级别就要低一点,是霍去病不如霍光地位高吗?还是司马迁对霍去病有意见?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从更

  •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赐死皇后(北魏孝文帝和他皇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后,孝文帝,北魏,故事,为什么

    提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首先想到的就是著名的孝文帝改革,他为民族大融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拓跋宏五岁就登基,二十四岁亲政,三十三岁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但并非都是好的,比如他的第二任皇后就让他相当失望,以至于在临死的时候下遗诏,叮嘱自己的弟弟,在他死后,赐皇后自尽。那么,孝文帝的皇后究竟做了什么事,让

  • 朱棣为何登基后没有生孩子(在位22年没生下一儿半女)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登基,朱棣,孩子,为何,没有,22

    朱棣从32岁以后,就再也没生下一儿半女了,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生不出孩子这种事情,要么是男人的问题,要么是女人的问题。朱棣无论是做燕王的时候,还是做皇帝的时候,身边的妃嫔肯定不在少数,如果说一个女人不能为朱棣生下子女,那可能是这个女人的问题,可是所有的妃嫔都不能为朱棣生下子女,那就肯定是

  • 宋真宗死在泰山封禅的经过(在泰山封禅的皇帝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泰山,封禅,宋真宗,皇帝,经过,哪些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宋朝后世的皇帝之所以不封禅是因为后世的君王不屑于宋真宗站在同一个位置。个人觉得完全就是胡扯。首先何谓封禅?据《史记·封禅书》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其实说白了封禅泰山就是帝王的一场政治作秀而已,只是为了向世人表明自己的

  • 明朝的三个首都的历史渊源(明朝迁都北京主要原因 )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提起明朝的首都,大部分都知道是北京,稍懂历史的可能还知道南京也曾是明朝的首都,但其实明朝历史上共有四个首都,分别是应天府(南京)、汴梁(开封)、临濠(凤阳)、北平(北京)。朱元璋的一生之中,无论是起兵造反,还是四方征战,还是当了皇帝之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杀伐果断,极少拖泥带水,唯独在定都这件事上,

  • 蜀汉灭亡的时间(三国汉是在哪一年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灭亡,蜀汉,三国汉,时间

    公元262年,此时的曹魏军政早已尽归司马氏,执掌魏国大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在分析了当时的局势之后,决定大举攻伐蜀国。自此魏灭蜀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蜀国有山川之险,仍可据此坚守,为何却在极短的时间内遭到灭亡呢?魏灭蜀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曹魏在衡量天下形势后,决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

  • 兵部尚书和九门提督谁厉害(九门提督的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提督,九门,兵部,尚书,权力,厉害

    论实权,当然是九门提督更大。但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兵部尚书的地位更高,这其实是因为兵部尚书早期权力的确很大,但后来慢慢被架空了。借此机会,我尽量全面地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职位的由来,以及其之间的对比。 先说一下“尚书”。“尚书”这个官职很早就有了,大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秦朝建立之后,

  • 狄仁杰只是个三品官(唐朝狄仁杰三品怎么是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品官,宰相,狄仁杰,唐朝狄,怎么

    三品,内史,听起来级别也不高,官名也不大,为何狄仁杰却能令满朝文武畏惧呢?这其实是因为唐朝的官制与我们熟悉的明清官制大不相同,明清时一品、二品的官员一抓一大把,但在唐朝三品已经是实职中的顶端了,那么“内史”究竟是个什么官呢?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简短地从头说起。秦始皇称帝之后,实行的是“三公九卿

  • 安乐公主和李隆基的关系(两人为何会反目成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隆基,公主,反目成仇,安乐,关系,为何

    安乐公主的父亲是唐中宗李显,李隆基的父亲是唐睿宗李旦,李显和李旦是亲兄弟,他们的父母就是大名鼎鼎的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所以,安乐公主和李隆基是堂姐弟关系,安乐公主是堂姐,李隆基是堂弟,两人仅相差一岁。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共有四子,长子李弘先被立为太子,不久便离奇猝死。之后又立次子李贤为太子,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