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昆曲在哪里发源,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昆曲在哪里发源,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30 更新时间:2024/1/9 2:22:57

昆曲发展简史

在如今多元化的大环境下,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去了解学习,就能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别有洞天。

接下来就由三岁带大家来认识下我们的昆曲,并简单梳理昆曲在我国的发展脉络~

昆曲是一种容纳舞台演出与文人清唱的综合戏剧文化样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其声腔源自“昆山腔”,被称作“昆腔”,亦名“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用“昆腔”演出的戏剧被称作“昆剧”。

初步认识昆曲后,我们下面来了解下关于昆曲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吧~

始于元末 产于昆山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昆曲发源于600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已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在昆山一带出现了。

随后,明代杰出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结合南北曲,形成了新的声腔,即昆腔。

盛于明朝 百戏之祖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流布区域最初也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才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昆山腔一时间广受欢迎,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是流行于当时文人雅士间的精致艺术。想必大家或多或少有所听闻,梁辰鱼写作的《浣纱记》,就是用昆曲声腔演唱的第一部昆剧剧作。

我们大致可以这么认为,从昆曲的历史发展上看,18世纪之前的400年,是昆曲逐渐成熟并日趋鼎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昆曲一直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表现方式人们展示着世间的万般风情。

富丽华美的演出程式,精雕细琢的歌词节奏,使得昆曲蔚然成风、风靡一时,但后来也导致昆曲逐渐走向繁难境地。

衰于清朝 暂退舞台

清朝时期,一直到乾隆嘉庆朝,昆曲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剧”。在清朝宫廷里,上演的主要声腔之一就是昆曲,皇帝也会唱昆曲。而且,全社会都痴迷昆曲,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说法。

清中叶以后,各种地方戏曲渐兴,它们粗犷的格调、旺盛的生命力、丰富多变的形式,被人们称之为“花部”(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昆曲,所谓“花雅之争”便是如此)。它们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演出格局,戏曲的发展也由贵族化向大众化过渡,昆曲至此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民国时期,京剧和地方戏获得了欢迎。在它们的猛烈冲击下,昆曲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也宣告了中国戏剧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 昆曲重登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传统文化开始被重新扶持,而昆曲,也名正言顺地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重新步入了百姓的视野当中。

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在全国产生广泛的影响,主席观看两遍后给高度评价:“这是一出好戏,剧团要奖励,全国各剧种有条件的都要演”。

周总理也曾感慨地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相继恢复、成立了专业昆剧院团。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也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多元文化环境 昆曲如发展

计入非遗名录,对昆曲而言无疑是历史性的转变,它的艺术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证与肯定。

虽说获得了世界的认可,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迅猛,中西方国家的往来交流逐渐增多,伴随外来文化元素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上受到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年青一代,潮流文化似乎更能俘获他们的“芳心”,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则日渐式微。

如此环境下,中国传统戏曲也面临着生存危机,评论界甚至出现“戏曲夕阳论”“昆曲消亡论”。在艺术上,细腻幽雅的昆曲也开始显露出远离大众欣赏趣味的一面,精致雕琢的歌词、悠长缓慢的表演节奏让普罗大众渐渐不愿接受。

然而,昆曲这门艺术是600年来历代昆曲人的心血和艺术传承,能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所积淀的历史文化价值。

所以要传承甚至复兴昆曲,不可盲目通过“改革”来缩小或消除其与今天人们之间的代沟,否则真正的昆曲就真的消失了。

我们一定要站在文化的高度来看,昆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所系,是现代中国人应当寻回的民族之根。

最后,我认为,传承和发展昆曲艺术,既要立足国内,又要放眼全球,要进校园,也要走出国门。

其中前者尤为重要,让昆曲进校园,成为美育建设的一部分,让青少年一代有一个平台去接触、了解昆曲艺术。

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表演体系,也有优美的舞台表演程式。

标签: 昆曲发源起源流行地方时候开始哪里什么

更多文章

  • 世界十大恐怖事件(真实存在的全球著名十大恐怖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事件,全球,恐怖,著名,真实,存在,世界

    处于21世纪新时代,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周围正在发生的所有恐怖事件,但是其实有许多的恐怖事件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从18世纪开始算起,就会发现有成千上万的恐怖事件已经发生。因此,我们列出了十起最著名的恐怖事件。10.华尔街爆炸案发生在1920年的9月16号,美国华尔街。爆炸发生在纽约金融区,

  • 名词金石学是什么意思(解释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金石学,名词,意思,意义,产生,发展,解释,什么

    一百年前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被视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究其原因是他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摆脱了故纸堆,在地下找到了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史前文化。虽然中国现代考古学只有一百年,但是考古这个词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这个词最早可以追到北宋时期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一书,这本书所记载的内容

  • 王维是边塞诗人吗(王维是唐代哪种类型诗人的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维,诗人,边塞,类型,代表,唐代

    《全唐诗》里收录了很多的边塞诗,而且这些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写得气势磅礴,非常的大气,也非常的霸气。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有王昌龄、岑参、高适、卢纶等等,他们诗很有特色,有很多的名篇佳作,可谓是妇孺皆知。那么除了这几位之外,王维的边塞也是一绝,尤其是他那首《使至塞上》,同样深入人心,其中的名句“大漠孤

  • 古代官阶名称及制度(古代中央官制的历史渊源及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官阶,官制,渊源,名称,制度,历史,演变,中央,古代

    其实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有了简单的官阶名称,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知道的就有“相”和“将”,《荀子。王霸》篇也说“相”是“百官之长”。其次,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周文王分封百十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有各的官阶名称,如:楚国的最高长官称为“伊”,仅次于武官上柱国,

  • 五柳先生指的是谁(诗人陶渊明和五柳先生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先生,诗人,关系,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明快的调子,正是五柳先生“弃禄归耕”的思想基础。五柳先生即东晋大诗人陶潜,陶渊明也。其曾祖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因是少数民族,虽山武功博得高位,但“望非世族”,与当时王、谢诸姓之声望不可同日而语。陶渊明出生时,家道衰落,以陶渊明此出身,不被社

  • 张献忠沉银遗址在哪里(张献忠沉银地点怎么被发现找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沉银,张献忠,遗址,地点,发现,找到,哪里,怎么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已经渗透至每一个毛孔,只要是听闻有关宝藏的秘密,就会像嗜血的蚊子一样趋之若鹜。古今中外有很多至今仍未找到答案的谜案,我国历史上关于宝藏的传说也比比皆是。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端四起,很多豪杰都揭竿而起,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

  • 李世民种的银杏树在哪里(相传李世民种的银杏树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银杏树,李世民,相传,哪里

    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罗汉洞村,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院内的这颗银杏树,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为,文德长孙皇后栽种。在银杏树的根部有一部神泉,不论晴天阴雨、泉水不涨不落,圣树与神泉相依相偎,泉浸根、树养泉、泉流永恒,银杏树素有20年才开花,40年才结果的说法,所谓“公种

  • 朱熹的理学的理指什么(朱子理学主要内容及重要看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子理学,理指,朱熹,内容,看点,重要,什么,主要

    众所周知,“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但相对于孔孟儒学、阳明心学、禅宗等流派而言,它却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犹如“矮人一等”,无缘于大雅之堂一般,微不足道。那么,“理学”真正一文不值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因为“理学”在宋明时期时非常受欢迎,而阳明心学在当时反而名不见经传,只是后来阳明

  • 水的寓意和文化(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吉祥意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意蕴,文化,吉祥,寓意,传统,中国,什么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道德经》中一段脍炙人口的金句。在古人眼中,水所具备的,是善,是利益万物,是不争。水,是生命之源。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中说: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水的崇拜,而水崇拜是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中国的以农为本的现

  • 亚洲四大邪术是什么意思(亚洲四大邪术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邪术,亚洲,意思,分别,什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来也没什么错,但《道德经》里说过,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也,当所有人都把美当做唯一追求的目标时,这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恶。关于什么是美,不同时代很明显有不同的标准,唐朝以健硕丰腴为美,建国之后以健康劳动为美,现在则是以白瘦为美,时代变了,审美方式变了,这本无可厚非,但追求一种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