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朱祁钰在位几年失去皇位(明朝朱祁钰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朱祁钰在位几年失去皇位(明朝朱祁钰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038 更新时间:2024/1/23 3:47:09

公元1449年8月31日,明朝发生了一场巨变,史称土木之变。

这次巨变是指明英宗朱祁镇在宦臣王振的怂恿下,率军亲征瓦剌,结果兵败被俘,成为了瓦剌的阶下囚,随明英宗出征的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明英宗所率的大军损失过半,明朝的京师就此暴露在了瓦剌的刀枪之下。

就在明朝生死存亡之际,明英宗亲征前指定留守京师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在于谦等人半推半就下当了皇帝

朱祁钰当上皇帝之后,立即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京师,逐步稳定了岌岌可危的局势,最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成功抵挡住了瓦剌的入侵。

这一切对于朱祁钰来说,都是很无奈的,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当皇帝。

有些东西没有吃过之前,感觉不到它的美味,但是一旦尝过,那就会上瘾,权力就是这种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

不想当皇帝的朱祁钰,当起皇帝来还有模有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更被誉为明朝的中兴之主,不过可悲的是,朱祁钰最终却被赶下了台,成为了明朝历史中第二位被迫退位的皇帝。

纵观朱祁钰的一生,他一共当了8年的皇帝,期间几乎全部肃清了朱祁镇的势力,并且从瓦剌迎回哥哥之后,还把他给囚禁了起来,那么问题就来了,朱祁钰统治时期,为何还会发生夺门之变,从而被迫退位呢?

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朱祁钰被迫当皇帝说起。

不想当皇帝的朱祁钰。

朱祁钰的人生理想并不高,或许当个逍遥自在的小王爷,是他毕生的追求,想想也是,他还有一位嫡长子的哥哥朱祁镇,皇位怎么也留不到朱祁钰,没有奢望就没有失望,正是因为朱祁钰的这种心理,让哥哥朱祁镇对他很是放心。

朱祁镇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当皇帝时宠信宦官王振,整个朝廷乌烟瘴气,这个王振甚至还盗走了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禁内臣干预朝政所立之铁碑,从此之后,结党营私,无恶不作。

后来,瓦剌趁着明朝针对麓川地区进行军事打击的空档,开始频繁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想要占点便宜,王振此人本事不高,但是心思却很多,竟然鼓动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就发生了本篇开头介绍过的土木之变。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了,明朝社稷危在旦夕,值此之际,大臣于谦联合太后拥立并不想当皇帝的朱祁钰坐上了皇位,是为景泰帝,并且把被俘虏的朱祁镇尊为了太上皇。

当了皇帝不想下来的朱祁钰。

朱祁钰当上皇帝后,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好皇帝,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过他心里总有一个疙瘩,那就是还活着的朱祁镇。

瓦剌进攻明朝京师被打退之后便撤退了,又数次又朱祁镇要挟明朝,结果发现朱祁镇的皇位都丢了,要挟也没人理了,直接杀了吧,正好称了新皇帝的心,为了给朱祁钰添堵,瓦剌就将朱祁镇给放了

这下就好了,朱祁钰听闻哥哥自由了,心理却发慌了,当大臣们建议朱祁钰迎回哥哥朱祁镇的时候,朱祁钰一百个不愿意,并且还说:自己不愿当皇帝,是你们非让我当,现在又让我迎回哥哥,下一步就该逼着我退位了吧?

最终得到了太后和大臣的许诺不会逼迫自己退位之后,朱祁钰极其不情愿的把哥哥给接回到了南宫,而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兄弟两人之间原本和谐的关系开始破裂,原因很简单,朱祁钰直接把哥哥朱祁镇给囚禁了起来,这一关就是7年。

朱祁钰8年皇帝生涯中的3个错误。

朱祁钰当了8年的皇帝,一直尽心尽力,可以说把朱祁镇当政时期的烂摊子给收拾得差不多了,而在长时间的高压工作下,朱祁钰的身体也垮了,趁着朱祁钰在病床上的时候,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朱祁镇复了位,史称夺门之变。

那么这些大臣为何就对朱祁镇那么倾心,朱祁钰明明已经竭尽所能肃清朱祁镇的亲信了,为何还是被臣子给将了军呢?

其实朱祁钰的这种结局,是早已经注定了的,因为他当皇帝期间犯了3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囚禁太上皇朱祁镇不得人心。

被朱祁钰迎回的朱祁镇其实在臣子心里早就失了颜面,而他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所以他回到宫里并没有想着从弟弟那里抢回皇位,再说了他也做不到。

但是朱祁钰却直接把朱祁镇给囚禁了起来,还进行了百般虐待,甚至把朱祁镇住的院子里的树木都给砍光了,让他无法在树下乘凉,朱祁钰这样做,明显是违背了古人倡导的“德”,寒了臣子的心。

第二个错误:废黜太子朱见深让臣子失望。

朱祁钰当了皇帝之后,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依然做了很长时间的太子,但是朱祁钰皇帝当久了,就想把自己的独生子朱见济立为太子。

可是此举却得不到大臣的支持,皇家废立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得不到大臣的支持,这事就没法继续,不过朱祁钰有办法,那就是用钱贿赂大臣,拿了皇帝的贿赂,自然也得为皇帝吆喝,于是这些大臣就默许了朱祁钰废黜朱见深的举动,不过此举也让臣子们对朱祁钰失了望。

第三个错误:朱祁钰工作起来太拼导致了自己身体不好和独生子朱见济的早夭。

朱祁钰身体并不好,经常生病,这和朱祁钰的工作强度是分不开的,往往一个敬业的皇帝,总会被工作拖垮身体。

朱祁钰的身体不好,而太上皇朱祁镇的身体却倍棒,朱祁钰万一死在了朱祁镇前面,权力自然还会落到朱祁镇的身上。

更要命的是,朱祁钰就一个儿子朱见济,可是朱见济也不给力,虽然当了太子,但是仅仅只活到了五岁就早夭了,而在夺门之变发生时,朱见济早已经去世了。

由于朱祁钰没有儿子,死后继位的也只能是自己的侄子,而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则最合适的人选。

朱见深万一当了皇帝,掌权的人自然而然还是朱祁镇,这些大臣们看的比谁都清,反正早晚都是朱祁镇掌权,还不如早点拥立他复位,从而谋求更高的权力和地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夺门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第三个错误,如果他身体好,朱见济也不早夭,那么前两个错误自然只会让臣子敢怒不敢言,更不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

标签: 皇位朱祁钰皇帝明朝失去怎么

更多文章

  • 昆曲起源于什么地方(昆曲在哪里发源,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昆曲,发源,起源,流行,地方,时候,开始,哪里,什么

    昆曲发展简史在如今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忽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去了解学习,就能发现其中包罗万象,别有洞天。接下来就由三岁带大家来认识下我们的昆曲,并简单梳理昆曲在我国的发展脉络~昆曲是一种容纳舞台演出与文人清唱的综合戏剧文化样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

  • 世界十大恐怖事件(真实存在的全球著名十大恐怖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事件,全球,恐怖,著名,真实,存在,世界

    处于21世纪新时代,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周围正在发生的所有恐怖事件,但是其实有许多的恐怖事件正在我们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从18世纪开始算起,就会发现有成千上万的恐怖事件已经发生。因此,我们列出了十起最著名的恐怖事件。10.华尔街爆炸案发生在1920年的9月16号,美国华尔街。爆炸发生在纽约金融区,

  • 名词金石学是什么意思(解释金石学的产生和发展及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金石学,名词,意思,意义,产生,发展,解释,什么

    一百年前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仰韶村的发掘被视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究其原因是他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摆脱了故纸堆,在地下找到了史书中没有记载的史前文化。虽然中国现代考古学只有一百年,但是考古这个词至少有近千年的历史,这个词最早可以追到北宋时期著名金石学家吕大临所著的《考古图》一书,这本书所记载的内容

  • 王维是边塞诗人吗(王维是唐代哪种类型诗人的代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维,诗人,边塞,类型,代表,唐代

    《全唐诗》里收录了很多的边塞诗,而且这些作品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写得气势磅礴,非常的大气,也非常的霸气。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有王昌龄、岑参、高适、卢纶等等,他们诗很有特色,有很多的名篇佳作,可谓是妇孺皆知。那么除了这几位之外,王维的边塞也是一绝,尤其是他那首《使至塞上》,同样深入人心,其中的名句“大漠孤

  • 古代官阶名称及制度(古代中央官制的历史渊源及演变)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官阶,官制,渊源,名称,制度,历史,演变,中央,古代

    其实在中国的战国时代就有了简单的官阶名称,如《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知道的就有“相”和“将”,《荀子。王霸》篇也说“相”是“百官之长”。其次,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期,周文王分封百十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各有各的官阶名称,如:楚国的最高长官称为“伊”,仅次于武官上柱国,

  • 五柳先生指的是谁(诗人陶渊明和五柳先生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先生,诗人,关系,什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明快的调子,正是五柳先生“弃禄归耕”的思想基础。五柳先生即东晋大诗人陶潜,陶渊明也。其曾祖陶侃,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因是少数民族,虽山武功博得高位,但“望非世族”,与当时王、谢诸姓之声望不可同日而语。陶渊明出生时,家道衰落,以陶渊明此出身,不被社

  • 张献忠沉银遗址在哪里(张献忠沉银地点怎么被发现找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沉银,张献忠,遗址,地点,发现,找到,哪里,怎么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人类对财富的渴望,已经渗透至每一个毛孔,只要是听闻有关宝藏的秘密,就会像嗜血的蚊子一样趋之若鹜。古今中外有很多至今仍未找到答案的谜案,我国历史上关于宝藏的传说也比比皆是。明末清初时期由于战端四起,很多豪杰都揭竿而起,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这

  • 李世民种的银杏树在哪里(相传李世民种的银杏树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银杏树,李世民,相传,哪里

    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罗汉洞村,距今约有1400年的历史,院内的这颗银杏树,是唐太宗李世民亲手为,文德长孙皇后栽种。在银杏树的根部有一部神泉,不论晴天阴雨、泉水不涨不落,圣树与神泉相依相偎,泉浸根、树养泉、泉流永恒,银杏树素有20年才开花,40年才结果的说法,所谓“公种

  • 朱熹的理学的理指什么(朱子理学主要内容及重要看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子理学,理指,朱熹,内容,看点,重要,什么,主要

    众所周知,“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流派。但相对于孔孟儒学、阳明心学、禅宗等流派而言,它却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犹如“矮人一等”,无缘于大雅之堂一般,微不足道。那么,“理学”真正一文不值吗?当然不是。为什么?因为“理学”在宋明时期时非常受欢迎,而阳明心学在当时反而名不见经传,只是后来阳明

  • 水的寓意和文化(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吉祥意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意蕴,文化,吉祥,寓意,传统,中国,什么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道德经》中一段脍炙人口的金句。在古人眼中,水所具备的,是善,是利益万物,是不争。水,是生命之源。向柏松《中国水崇拜》中说: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中,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水的崇拜,而水崇拜是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中国的以农为本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