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宋燕云十六州是谁丢的(割让给的契丹当时统治者是谁)

北宋燕云十六州是谁丢的(割让给的契丹当时统治者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2/23 10:45:57

什么是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指由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共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地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又是中原王朝进军东北的主要基地。

北宋叶隆礼《契丹国志》云:“幽、燕诸州, 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 诚一夫当关, 万夫莫前也。”

燕云十六州为什么重要

从地理上看,燕云十六州北部位于今河北北部山区,居于华北平原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是一道天然屏障。其西部在今天的山西北部,地形复杂,十分险要。

中部地区流淌着桑干河和拒马河,构成了良好的军事防御体系。

在燕云地区,还有一道伟大的军事屏障——长城,其上有五关: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渝关,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道坚固的人工防线。

居庸关长城

从经济上看,燕云十六州位于400毫米至800毫米降水线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历来是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之地。

划给契丹后,改变了契丹的经济结构,使其主要经济形式从游牧转向了农业,成为契丹的主要农业产区和赋税来源地,同时,也是契丹的主要兵源地。可以说,有了燕云十六州,契丹才真正有了称雄天下的底气。

那么,燕云十六州是怎么丢掉的呢?石敬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只是一个跪着的“儿皇帝”吗?

我本是英雄

其实,石敬瑭在称帝之前,是站着成名的。

石敬瑭传说是太原人,从小不爱说话,爱读兵法,常常以李牧、周亚夫为榜样。唐明宗李嗣源担任代州刺史的时候,因喜欢他,就把女儿嫁给他。

唐庄宗李存勖听说石敬瑭擅长骑射,就把他调到身边,后又被李嗣源要去,作为心腹。

石敬瑭跟着李嗣源东征西讨,数年间,立下战功无数。916年,李存勖与刘璕大战,被刘璕反杀,危急时刻,是石敬瑭率十余骑兵猛冲入阵,救了李存勖。

第二年,李嗣源与刘璕大战,李嗣源与石敬瑭均陷入敌阵,又是石敬瑭英勇杀敌,救李嗣源脱离险地。

第三年,李嗣源第二次被刘璕追杀,还是靠了石敬瑭的拼杀才脱险。923年,李存勖伐梁,石敬瑭随李嗣源攻入汴州,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石敬瑭最大的功劳来自于劝李嗣源造反

926年,赵在礼反叛,李存勖派元行钦前去平叛,元行钦拿不下来,后来派李嗣源去,李嗣源刚到邺都城下,就发生了后唐版的“黄袍加身”,前去平叛的部下哗变,与叛军合谋,逼李嗣源自立为帝。

李嗣源犹豫不决,假装答应才平安退出邺都。李嗣源本不想反,在回军的路上,他还一直给李存勖发信息进行辩解。但是掌管信息通道的元行钦扣下了所有的奏章,导致李存勖判定李嗣源真的反了。

在此时刻,是石敬瑭极力劝谏李嗣源要果断行事:

“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后,其主将却没事的道理?况且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不如趁势迅速南下。我愿领骑兵三百先去攻下汴州,这是得天下的要害之处。得之则大事可成。”

李嗣源如梦方醒,同意了石敬瑭的建议,正式举兵。石敬瑭率军渡过黄河,进入汴州,奠定了李嗣源胜利的基础。

李存勖晚了一步,失掉了先机,最后在“兴教门之变”中,被部下所杀。李嗣源成功即位,石敬瑭功不可没。

933年,不愿意当副手的石敬瑭,自愿到太原镇守北境,得到了岳父李嗣源的同意。第二天,李嗣源亲自为石敬瑭送行,石敬瑭动情的说:

“我虽微小怯懦,想到边陲大事,岂能不竭力尽忠,只是我远离京都,长久见不到皇上,不能随时申报。”

他再三拜辞,李嗣源感动落泪。没想到,这是翁婿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不久,李嗣源病逝,石敬瑭大哭,如丧考妣。

第二年,李从厚即位,是为后唐闵帝。

但是潞王李从珂不服,就率军杀向洛阳。李从珂积极联络国家柱石石敬瑭,请他共商大事。石敬瑭审时度势,积极向李从珂靠拢,在路上顺便收拾了逃出洛阳的李从厚,交给李从珂处置,立下了拥戴之功。

跪着也要当皇帝

但是李从珂也不是吃素的,他看出石敬瑭有野心,就想把他从河东调走。但是石敬瑭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想方设法回到河东,还骗了李从珂不少军需物资。为了试探李从珂,石敬瑭假装辞职。

结果李从珂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石敬瑭公开与后唐决裂。李从珂派五路大军,从四面征讨石敬瑭。

此时石敬瑭手上其实只有两万兵马,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面对强敌,石敬瑭选择了请外援,他派赵莹向契丹求救。

此时,想巴结契丹的不止石敬瑭一人,驻守幽州的赵德钧表面上在奉旨讨晋,实际上却偷偷向契丹卖好,请求契丹助他南下平定洛阳,两国结为兄弟之国。

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有点动心了。石敬瑭急了,赵德钧如果得逞就没他什么事了。于是,在生存面前,石敬瑭膝盖软了,又派桑维翰出使契丹,表示愿把耶律德光视为父亲,并且将“卢龙一道“和”雁门关以北诸州”割让给契丹。

对于这样的行径,连石敬瑭的部下刘知远都看不下去了,就劝他说,称臣可以,做儿子就太过了。给钱可以,不必割地,日后必定为中国大患。

(“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石敬瑭不听劝,一意孤行。耶律德光大喜,马上派兵。解围之后,耶律德光马上开始立石敬瑭为帝的行动。他先封石敬瑭为晋王,后又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明确了父子关系:

“所以余视尔若子,尔待予犹父也。”

“朕永与为父子之邦,保山河之誓。”

称帝后的石敬瑭很讲信用,正式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随后,契丹助石敬瑭灭后唐。

并不是好结局

石敬瑭治下的后晋,藩镇大多不听号令,遍地战火,朝廷财政空虚,百姓流离失所,苦难深重,而契丹贪得无厌,索取无度。

石敬瑭一直对契丹百依百顺,毕恭毕敬,每次奏表都称契丹主为“父皇帝”,每次契丹使者带诏书来,都在偏殿受诏。

除了每年贡献30万金外,还搜罗各类奇珍异宝贿赂契丹王公大臣。每次契丹使者责骂,石敬瑭总是逆来顺受。

后晋朝野对契丹怨气深重,石敬瑭仍旧不改初心,以至于直到石敬瑭死时,契丹一直都和后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石敬瑭做了7年皇帝,他治下的后晋在政治上抬不起头来,在经济上起色不大,军事上除了杀掉敢于抵抗契丹的将领外,毫无进展。

石敬瑭死后,给儿子石重贵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石重贵能力一般,却比较硬气,坚决不称臣,两次抗击契丹,居然还取得了胜利。

但因为燕云十六州已失,国土无险可守,最终两个大将倒戈,引契丹南下,石重贵被废,迁往黄龙府。

石重贵一家被迫北上,一路风餐露宿,受尽折磨,最终得以在建州居住,以种田为生,25年后,石重贵去世。

四百年的抗争

石敬瑭父子和后晋随风而去,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燕云十六州的失去,成为后世子孙长久的痛。

后周世宗柴荣,北征辽国,四十二天,连下三关三州,无奈因染病而退。北宋的创立者赵匡胤,时刻梦想收复失地,在内库府专门设置了一座“封桩库”,企图存钱以赎地。

979年,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伐辽,在高粱河(今天的北京西直门一带)与辽军大战,宋军大败,赵光义差点被俘。此后,宋朝屡战屡败,损失惨重。

1004年,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无奈与辽国达成“澶渊之盟”,正式承认了辽国对燕云十六州的主权。

宋徽宗后期,宋金联盟攻辽,1122年,北宋宦官童贯在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的帮助下,才短暂收复此地,却引来了靖康之耻。

直到元末,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北伐,正式收复燕云十六州。此时,距石敬瑭献地已过去四百多年。

更多文章

  • 明朝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朱允炆为什么不先削藩朱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允炆为什么不杀朱棣

    朱允炆明知道朱棣起兵造反,却在攻打他时下令“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原因很简单。根子在每一个刀马得天下的皇帝对后代寄予的希望导致的。(各位请听我慢慢道来,朱元璋在死人堆里爬上皇位之后,对自己的下一代要求是非常高的,当时就请了最有学问的宋濂来教太子朱标的文化课,请徐达来教朱标的军事课。这个配置可以说是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简介(建文是朱允炆的年号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建文帝朱允炆简介

    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之侄,大明的第二位君王,在位4年,年号建文。朱允炆,也许是大明16位帝王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位了。朱棣的一场“奉天靖难”,消散的不仅仅是朱允炆的至尊皇权,还有朱允炆自身的踪迹与这位年轻帝王相关的大量史料。这是一位刻意被朱棣及其后人雪藏的帝王,用来遮掩的是那一条条

  • 郑贵妃的儿子被谁吃了(郑贵妃儿子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郑贵妃的儿子被谁吃了

    当年《甄嬛传》热播,捧红很多演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华妃的得宠,也知道了一个宫殿的名字,它就是华妃居住的翊坤宫。这个翊坤宫不是剧情里虚构出来的地方,它是存在于现实当中的,它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最初被叫做万安宫,后来明嘉靖时改称为翊坤宫。记得《甄嬛传》里颂芝这样说翊坤宫,整个偌大的紫禁城,也只有翊坤宫和坤

  • 甄士隐最后和英莲见面了(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甄士隐最后和英莲见面了

    甄士隐一家是红楼梦里未出宁荣之先,曹公先一写以警世人的一段小荣枯,对照后文宝玉结局,其实处处可与甄士隐一家相映照。甄士隐本是隐居的乡宦,他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是神仙一流人品,又有知书达理的妻子,生的粉妆玉琢的女儿。这样的人生,本是当地人眼中的望族,是令人羡慕的富贵

  • 明宪宗与万贞儿的爱情故事(历史上朱见深和万贞儿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宪宗与万贞儿

    通过“有奶便是娘”这句老话,我们能够得出奶妈的重要性。 十月怀胎时,孩子在腹中能够感知到母亲的心跳,他每天伴随着这熟悉的节奏安眠,玩耍。出生后,古代或现代的“高贵女子”,是不能自掉身价去完成哺乳重任的,这不符合她们的高等级身份。孩子便置身于奶妈的怀抱中,可能有过最初的认知障碍,怎么好像节奏和味

  • 东厂太监总管是谁(明朝东厂最大的太监叫什么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厂太监总管是谁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明朝皇帝朱元璋,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与智慧从乞丐变成皇帝。就像他给自己改名叫“朱元璋”的寓意一样,他诛灭了元朝,统一了天下。也正因为朱元璋出身低微,所以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受到欺负,他也早就看清那些贪官污吏和不法勋贵的丑恶嘴脸。在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

  • 大齐皇帝高湛和陆贞真实历史(陆贞传奇高湛喜欢陆贞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湛和陆贞真实历史

    今天女儿在看《陆贞传奇》,我也很喜欢看,我非常喜欢陆贞聪慧,坚贞的个性。我专门查了查历史,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此剧纯属虚构呀!陆贞的原型应是北齐女官陆令萱,和武成帝高湛并没有剧中的那么一段爱情。陆令萱本是北魏将领骆超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并育有一子骆题婆,后因骆昌起兵谋反,兵败被杀,陆令萱没

  • 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古时候刺史是什么级别官员)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刺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几品

    在我之前的两篇文章里面,通过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人物,为大家讲述了我国唐朝时期军政体制的详细情况。通过这些我们也了解到剧中的主人公狄仁杰和李元芳,所担任的都是一些什么职务,也了解到了他们所拥有的权力有多大。不过在这部剧中除了狄仁杰和李元芳外,似乎还有一个人没给大家讲到,这个人就是一直跟随在狄仁杰

  • 慈禧太后的儿子是皇帝的吗(真实的慈禧太后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太后的儿子是皇帝的吗

    在清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19岁病逝的同治皇帝是死得最年轻的,和康熙、乾隆、嘉庆这些老祖宗比起来,他的人生真是短暂极了。世人皆叹同治皇帝可悲可怜,短暂一生竟无所作为,还经常受到生母的训斥,活得太憋屈。同治皇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生母就是晚清著名的慈禧太后。作为咸丰皇帝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儿子,同治是

  • 朱棣和朱允炆关系如何(明朝朱棣和朱允炆相爱相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和朱允炆关系

    明朝皇帝朱允炆的生死给我们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很巨大的谜团,关于靖难之役后朱允文到底死没死小编估计这个话题还能争论个几百年。这个问题其实并没啥好讨论的,因为他江山都都丢了,是生是死,真的很重要吗?就算他还活着真的跑出去了,但他的那颗内心早就死了,跟个死人也没多大区别。这个和朱允炆小时候应该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