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王朝》自首播以来,已经经过了二十年,至今还能让人津津乐道,除了故事性强之外,里面还蕴含着大量做人做事的道理。
甚至有些人把它当成了职场教科书,学会了这里面的权谋,升职加薪不再是梦想。
说了好多期大人物,今天我们来讲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他就是曾经年羹尧手下的将领岳钟琪。
年羹尧如此谨小慎微,又长期给手下人做洗脑工作,为什么会忽略了岳钟琪,并在跟蒙古王公喝酒之时,大营被端了?岳钟琪究竟有何本事,为什么能一举干掉年羹尧,成为新任的大将军?
一、
岳钟琪在剧中真正出场只有三次,一是在血洗江夏镇之前,一次是血洗江夏镇之时,一次是接管抚远大将军之时。
当然还有几次出现在别人的口中,比如最后曾静大骂雍正帝之时,就提到是从岳钟琪将军那押到京城的。
历史上的岳钟琪将军最终结局如何,我们暂不谈,就剧中来讲,他也是少数几个笑到最后的人。
那么他是如何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卒,最终成为老十四胤禵都耿耿于怀的抚远大将军的,这里面究竟隐藏多少权谋与智慧,请听我慢慢道来。
我们看他第一次出场:
岳钟琪第一次出场,是在老四胤禛派年羹尧去江夏镇,捉拿刘八女和任季安之前。由于太子胤礽复立后威信直线下降,他想到了跟任伯安合作的方式,想利用他手中的百官行述以此控制百官。
实际上百官行述到底有还是没有,没有一个人见过,或许这本身就是任伯安的一个阴谋。太子胤礽也很聪明,利用老十三胤祥,并许诺他,一旦自己登基,必然封他一个亲王。
可惜回头,老十三胤祥就把太子胤礽卖了,情况说给老四胤禛之后,几个人将计就计,先放了刘八女,回头再派一个人捉他回来,顺便把百官行述拿到手。
当时邬思道就说了:
“得物色一个厉害的角色!”
于是老四胤禛马上回答,自己早就想好了,就派年羹尧去!
二、
年羹尧此行名义上是听从老十三胤祥的命令,也就是刑部的命令前往江夏镇,但是这个行动有几个问题:
一是刘八女和任季安是朝廷钦犯,虽说老四胤禛讲让太子的人去放,但毕竟在老十三胤祥管辖之下,他有罪;
其次,朝廷钦犯逃脱,必须要报告皇帝之后,才能再派人去捉拿,显然这里没有这个程序;最后,捉拿逃犯也不是随便抓的,最起码不能派四川的兵到安徽来抓,这有违律法。
所以,这次行动,年羹尧必须要制定一个方案,而这个方案的顺利执行就需要其他人全力配合。而这个人需要忠诚、可靠、胆大、心细、有勇有谋,于是当晚岳钟琪就来到了年羹尧大营。
其实这时候的岳钟琪是年羹尧最信任的手下,而且年羹尧一个抖肩膀的动作,岳钟琪就心领神会给其捏肩,由此可见,二人关系相当密切。
后来年羹尧去见张廷玉之时,张廷玉也讲过:“希望你多一点仁心,少一点戾气!”
再加上年羹尧在四川执政一年就消灭土匪的业绩,由此可以看出,岳钟琪作为他的手下必然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不然不会受到年羹尧信赖。
岳钟琪作为年羹尧的手下,理应无条件服从上级的指挥,但是年羹尧并没有直接命令他干什么,而是把老十三胤祥的手谕拿给了他。
年羹尧此举意思很明显,就是面对违规的事情时,他希望属下能无条件执行。比如一些豪绅恶霸,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美女,冲手下使一个眼神,手下就自愿去做违法的事了。
三、
由此可见,年羹尧这种行为绝对不是第一次,至少在执政四川时,打土匪,分财宝,岳钟琪在他手下这种事没少干。
岳钟琪无条件执行,以后出了问题那就是背锅侠,他不傻,但还得装作很傻的样子问:
“我们是四川的防兵,让我们去安徽拿人,这于体制不合,十三爷为什么会下这样一道手谕?”
岳钟琪这样问,是想确认几件事,一是这个事情真的是十三爷下的吗?如果确定是的话,这个命令如果下给我,那么这不合体制,我必须得提前说明。
如果出了问题,那是十三爷手谕的问题。如果是你年羹尧下给我的,那你要明确的说,出了问题你承担,不然这个锅我不背。
年羹尧不傻,知道光靠暗示,岳钟琪是不能就范的,于是打了一个马虎眼:“什么体制不体制的,叫你来,是跟你商量一下怎么去干!”
年羹尧这句话就是表明,首先,这个活是必须要干的,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再商量怎么干。
而且是你我俩人都要干,捆绑在一起,是利益共同体,谁都跑不掉。当然,虽然我是上级,我也不能独断专行,我们可以商量着来。
钟琪还是不满意:“是,关键是要有个理由啊!”
出了问题向来二把手背锅,总得给个理由吧?年羹尧给的理由就是四爷也下命令了,让年羹尧回吏部述职,正好经过江夏镇,顺便捉拿钦犯。
这样跨境抓逃犯也就有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即使有问题,一个四爷,一个十三爷,还有年羹尧在前面,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