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太宗是庙号还是谥号(唐太宗的太宗是法号还是庙号)

唐太宗是庙号还是谥号(唐太宗的太宗是法号还是庙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4/1/17 17:08:2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奇怪过这样一件事情,古代的时候,先秦时代的国家领导人会被后世称为王,商王,周王。

后来的春秋战国各个分封出来的国家又会被称为,公,什么齐桓公晋文公等等;到了秦汉时期,会被称为帝,比如汉文帝,汉武帝等等。

这样过了几百年,到了唐宋时期,国家领导人不在叫什么帝,而是叫什么太祖,太宗。再往后到了明清时期,国家领导人又会把年号当做皇帝的称呼,什么建文永乐,康熙雍正乾隆之类的。

在这千百年之中,国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但是历史学家对他们的称呼确实有了很大的转变,这是为什么,这中间又有什么样的变化过程?

国家领导人的封号

在十几年前,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横空出世,由此大江南北的观众们开始对两千多年前的秦汉历史颇为感兴趣,在这部电视剧中曾经介绍过王字的由来。

王字拆开来为三横一竖,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则是代表联通天地人三者的存在,由此才会被称为王。当时的周王又叫天子,意为天之子,代而统治人间,所以他才会成为天地之间唯一一个通天地人的人物。

而后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国家之间的实力不断演变,周王朝手下的各个诸侯国此时已经变得不在听话,于是纷纷彼此相王,就是彼此之间互相承认对方的身份,比如魏国曾经搞过的彭城相王。

由此,王的含金量开始大大削弱,世间开始有了一群假王,但是天子还是只有周天子一人。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化文子,中国由此进入大一统时代,至此秦始皇志得意满,于是乎便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这个称呼上面。

由于千百年来的各个诸侯国相继称王,以至于王的名头早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含义。此时六国已经变成秦国的各个郡县,若是还用以前的称呼,那么,就会一定程度上拉低秦始皇的身价,于是皇帝的称号应运而生。

由此,秦始皇的名号从此时开始出现,而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字为称号的帝王。自此皇帝的称号在后世就成了至高无上的称号,一直到清朝末年。

但是后世既然依旧沿用皇帝的称号,那么为什么又会产生其他几种不同的称号呢?

皇帝的庙号

庙号的意思是,皇帝死了之后,在太庙里面收到祭祀时候的名号,比如什么太祖太宗之类的都是。

一般来说,某个朝代的开国皇帝或者是前几代皇帝一般会被称作太祖,比如汉高祖,唐太祖,明太祖,明成祖,一般是对于国家有什么突出贡献的人才会进入太庙得到庙号。

所以在当时社会上肯定会有一些一辈子没什么突出成就的皇帝,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自然就会成为历史上的黑户存在。

庙号其实据称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直到清朝末期才被废止,最早的时候含金量很高,只不过到了唐代之后庙号逐渐开始变得不值钱起来,几乎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相应的庙号,特殊性上就已经大大降低,普遍性上提高不少。

其次,从汉朝之后,由于乱世的到来,各种皇帝也是层出不穷,生逢乱世,那么各个政权之中有大公的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量了,如果这个时期用庙号代指各个皇帝,肯定会漏掉不少人。

一般来说,开国立业的叫太祖,发扬光大的叫太宗,无功无过收成的叫世宗,有心无力地叫肃宗,还有这种前后反差过大,且有能力的皇帝,比如明神宗。

每一个皇帝都有了自己精准的称呼,这在历史方面自然是非常方便,所以唐之后的皇帝大部分以庙号为主。

谥号

这个称呼的由来,其实也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的所作所为所评定的一种称号,由于存在人为的因素,故而皇帝的各种称号便是有褒有贬。

谥号的出现稍晚于庙号,在西周时期才出现,而到了秦朝的时候,曾经一度废止。唐太宗的谥号叫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一方面由于秦始皇觉得自己功过于天,若是人有平民百姓或者是历史文官评论自己的功过是非显得自己十分掉价。

另一方面,由于六国新灭,各个国家旧臣旧民之间的矛盾经过几百年的累积,已经是十分深厚,甚至稍不留神就有亡国的风险。

于是秦始皇需要几次巡游,以此来震慑各个国家的旧地势力,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秦始皇也深知自己的若是任由百姓评说,其余六国的旧民自然不会给什么好话,这有伤自己后世的影响,索性关了谥号一了百了。

不过谥号这个东西在汉朝的时候就又一次恢复,同时还有了固定用字。

爱民叫文;平定各种祸乱的用武;杀戮者用厉;礼崩乐坏,远离群众的用炀,这个不是个什么好字眼,比如隋炀帝

所以从汉朝开始,史学家大部分都用谥号来称呼每一任皇帝。但是这个事情也有个例外。三国南北朝的时候,国家很多,于是就冒出来一群的文帝武帝,称呼的重复性变得很高。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的皇帝是直接不管这个谥号有多长,有什么好字眼都要加上去,于是就使得这个名字变得越来越长。

年号

用年号来代指皇帝这种事大部分发生在明清的时候,在明清之前,皇帝根据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当年发生的什么大事,就会直接改一个年号,一个皇帝一辈子可能会用掉八九个年号。

而到了明清之后,皇帝年号固定,于是在庙号高度重叠之下,用年号称呼皇帝就变成了史学家的新的选择。所以标题之中唐太宗为什么不能用年号以及谥号,理由也就显得十分充分了。

更多文章

  •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国道家的中庸之道蕴含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中庸之道被很多人误解,典型的误解有两种:第一种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做人做事圆滑,墙头草两边倒,两边都不得罪。一种和稀泥为人处世之道,甚至还有人把中庸之道包装成一种高情商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是第一种典型的误读。对中庸之道第二种典型的误解是,认为中庸之道就是一种折中调和,权衡优劣利弊,两害相较取其轻的一种处

  • 关于年夜饭的来历简介(简要概括年夜饭的传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年夜饭的来历简介

    那么,吃了这么多年的年夜饭你知道年夜饭的由来吗?古人是怎么吃年夜饭的?现代年夜饭又有哪些讲究?今天的小编为您穿插介绍下年夜饭的由来及讲究,也了解春节古人怎么吃年夜饭!年夜饭的由来年夜饭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尔雅》中的记载。作为一部训解词义的著作,《尔雅•释》中就有:“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

  • 大金国是现在的哪里(历史上的金国是现在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大金国是现在的哪里

    只是在我们的国家的古代里面是有很多的朝代的,他们有一个朝代,又一个朝代的进行交替。而这是潮汕气器不同,有的时候是有一个国家来治理这个地方,而有的时候是会有很多的小的国家来同时治理。而其实在我们国家的位于两宋的时候是存在辽国或者金国甚至一些其他的小国,那么在历史上的这些辽国和金国是现在的什么样的地方呢

  •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深化改革的历史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变法相信大家都听过,因为这是我国近代史的第一次维新变法。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接踵而至,除了让戊戌六君子魂丧菜市口外,还让一心向往改革的光绪帝成为了清朝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很多人都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反扑,但除了这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外,还有三个隐藏的原因。

  • 《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吴承恩这一说法并不确凿)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游记》的作者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作为明代时期的小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回过头来看以往,我们会发现,西游记的作者并没有署名,因此,有关作品的作者,近几十年来,也成了大家的饭后甜点。那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吴承恩呢?毕竟我们学习的课本中,就是吴承恩,延续到今天又说不是吴承恩,这难免会勾起大家的深思。其实早在上

  •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我国的笔墨纸砚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具对于每个人来说属于很日常的一样东西,对于文学文字爱好者来讲,选择一样好的文具用品是彰显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一种方式,更是表达自己对于生活态度的追求和热情。在古代,最为人所熟知的文具当属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文房乃为书房,四宝便是书房中常用的四样文具了。在南唐时,“文房四

  • 龙妈原著中的结局(权力的游戏小说中龙妈结局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龙妈原著中的结局

    早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播出期间,整季的剧情就突然被网上疯传,第七季后面几集的内容验证了这一剧透的可信度是百分之百。紧接着第八集的六集剧情也出现在了网络上,这就是2017年的黑客泄露剧本事件!也就是说编剧早在《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时就已经写好了整部八季的剧本。但因为黑客提前泄露了剧本,第八季不得不整个

  • 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是谁(关于历史人物赵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纸上谈兵的主要人物

    不知道网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要为赵括洗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像赵括这样“夸夸其谈”的人物。明朝方孝孺有一篇杂文,叫作《吴士》,就很形象地描绘了像赵括这样的人物。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地有一士子,逢人就说自己是乱世英才,世间少有可以和他相提并论的。这位吴士对兵法尤其自信,喜欢和人们谈论兵法,每次谈论兵法

  • 曹雪芹和高鹗什么关系(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雪芹和高鹗什么关系

    曹雪芹出生(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杼之子(一说曹頫之子)。高鹗(1758年—约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清代汉军镶黄旗内务府

  • 揭秘变脸是怎么做到的(中国四川变脸的原理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变脸是怎么做到的

    川剧不像黄土高原的秦腔那样苍凉悲怆,也不像鱼米之乡的昆曲那样多情缱绻,飘荡在巴山蜀水之间的川剧,有着四川人独特的既热辣豪朗又闲适幽默的性情。蜀地自古就是歌舞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随着清代的大移民,四川本地戏融合吸收了外来戏种,融汇了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人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