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正月十五为什么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原来是这么回事)

正月十五为什么吃汤圆(元宵节吃元宵原来是这么回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25 更新时间:2024/1/24 9:40:53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原来是这么回事?

正月就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夜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据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有个好收成。

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传旨要天兵在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烧毁。

玉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百姓无辜受难,便偷偷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一个老人想了个法子,“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各家各户燃放烟花,挂灯笼,点响爆竹,让玉帝误以为人们都被大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玉帝往人间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而且连续三天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年的正月十五,便家家户户挂红灯,放烟火,以后渐渐发展为现在的元霄节。

虽然这只是个神话传说而已,但也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正月十五吃元宵,不只是为了吃元宵而吃,这是很多地方的习俗。元宵即“圆”,以白糖、芝麻、豆沙、枣泥、果仁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有团圆美满之意。

据传说,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里梦到一童子,自称是嫦娥的使者,对他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月圆之时,君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叫夫人之名,即可降临人间”。

羿第二天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

也有的说,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想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了家人。此后,便形成了正月十五吃元宵。

不管什么样的说法,正月十五吃元宵,已成了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虽然做法、成分、味道各不同,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都是为了同一个意思,都是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更多文章

  • 诗经被称为经是在哪个朝代(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总集,朝代,诗经,诗歌,介绍,称为,中国,哪个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在孔子时称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孔子所整理过的书称为“经”,才确定《诗经》的名称。汉时保存研究《诗经》的有四家:鲁人申培的鲁诗,齐人辕固的齐诗,燕人韩婴的韩诗(现存《韩诗外传》),这三家诗都先后失传

  • 李绅的诗词20首赏析(李绅最著名的古诗作品值得品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绅,品读,古诗,赏析,诗词,作品,著名,值得,20

    "悯农诗人"李绅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生于湖州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唐朝宰相、诗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

  • 清朝贝勒爷是什么身份(在古代贝勒爷的地位有多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贝勒爷,地位,身份,清朝,古代,什么

    在清朝被封为“贝勒”的都是些什么人?贝勒爷的地位又是怎样的?得嘞!仰着首,一手提着鸟笼子,一手拿着扇子,走街串巷,遇到俏美人,还吹一下口哨。画面感出来了吧,清朝就有这样一类人,整天喝茶听戏,无所事事,只等着人请安时,叫上一句贝勒爷。一开始贝勒并不是代表爵位,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贝勒这一称号最早用于努尔

  •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诗意讲解)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小石潭,原文,诗意,柳宗元,讲解,翻译,注释

    柳宗元佳作——小石潭记柳宗元,系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他21岁时进士及第,唐顺宗时,因参与“永贞革新”,与刘禹锡等八人一起被贬谪至外地。柳宗元一生有作品达600余篇,其中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他的文章有论说文、寓言、传记、游记等

  • 积雨辋川庄作翻译及赏析(王维这首古诗表的诗意)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积雨辋,川庄,古诗表,诗意,赏析,王维,翻译

    每日一诗《积雨辋川庄作》赏析积雨辋川庄作[1]王维【原文】积雨空林烟火迟[2],蒸藜炊黍饷东菑[3]。漠漠水田飞白鹭[4],阴阴夏木啭黄鹂[5]。山中习静观朝槿[6],松下清斋折露葵[7]。野老与人争席罢[8],海鸥何事更相疑[9]。【注释】[1]积雨:久雨,连阴雨。辋川庄:指作者在终南山下的蓝田辋

  • 杜甫绝句四首赏析(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绝句,杜甫,草堂,赏析

    杜甫重回草堂,作绝句四首。艰辛地度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漂泊生活后,杜甫走在回草堂的路上,一直在猜想着草堂的“容貌”。门前的翠竹是不是已经生长的杂乱无章;黄梅、李子树应该已经结果了吧;浣花溪中的鱼儿应该也肥美了;我可怜的药圃是不是还在;屋里的书卷、药囊一定是蛛网分封拉;街坊邻居是否都还安康健在……几天的

  • 泊船瓜洲表达的情感简短介绍(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船瓜洲,石泊,诗意,赏析,王安,情感,介绍,表达,简短

    看《泊船瓜洲》这首诗就知道,王安石这次的心气儿没那么足了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泊船瓜洲》是王安石最有代表性的诗词。他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后参加科举,进士及第。任鄞县知县,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后官阶升迁,勤政爱民,政绩斐然。治平四年,宋神宗即位

  • 吉数有哪些数字(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吉数,数字,传统,文化,哪些,什么,吉利

    详解传统文化中的吉利数字,不是6也不是8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存在一定的数字“癖好”,认为一些数字是吉祥的,而认为另外一些数字是不祥的。比如在我们中国,“4”被认为是不好的数字,因为它跟“死”是谐音,大家办手机号、车牌号甚至包括门牌号,都不希望其中有“4”这个字。而“6”和“8”这两个

  • 定风波柳永诗词赏析(古诗定风波译文及表达意思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波,古诗,译文,赏析,诗词,柳永,意思,理解,表达

    柳永的这首词把一个留守妇女的心情写得非常到位,绝了。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清明节总是4月5日吗(清明节是每年几月几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明节,5日,4月,每年,总是

    为什么清明总在4月5日左右,而春节却有时在一月有时在二月?一直以来是不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每年的清明节都是在4月5日左右,前后错不了几天。而春节有时候在一月有时候在二月,前后可以相差几十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咱就聊聊神奇的中国的古代历法。在古代并没有今天这样的科技设备,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