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青海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青海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34 更新时间:2024/1/4 7:18:13

青海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青海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

1、著名政治家类。战国初期河湟地区羌人首领无弋爰剑、南凉国主秃发乌孤、吐谷浑主吐谷浑、树洛干、阿豺、宋代宗咯藏族政权的缔造者角厮口罗、明朝进士张问仁、明末清初厄鲁特蒙古首领固始汗、清朝大臣杨应琚等。

2、著名军事将领:西汉大将、著名军事家赵充国、西汉名将霍去病、东汉名将邓训、唐朝名将黑齿常之、哥舒翰、吐蕃大将尚婢婢等等。

3、著名文学家:元朝吐蕃喇嘛萨迦派领袖、语言文字学家八思加洛哲尖赞、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佛学家土观罗桑曲吉尼玛、清代高僧、著名藏族诗人等等。

4、著名艺术家类。藏传佛教高僧、清初著名藏学家嘉木样协贝多吉,清末文人、地理学家邓敏,清末平弦艺人李汉卿,清末书法家周光辉、张思宪等。

5、著名科学家类。唐初名医直鲁古,清代中医李世泰等。

谁是青海历史人物中唯一登上皇后,太后的宝座,并在正史中立传的女性人物

明元郭太后,西平(今西宁)人生活年代:?——公元263年三国曹魏时期

主要事迹:

处理了曹魏三位皇帝的立废大事,青海历史人物中最早登上皇后、太后的宝座,并在正史中立传的女性人物。

人物点评

明元郭太后的一生几乎与整个魏国相始终。她出生湟水岸边的名门望族,美丽贤惠,得到魏明帝的宠爱,立为皇后。史书上说她当皇太后时,正值三位皇帝幼小,所以主宰朝政,定夺大事。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曹魏的权力已经被司马氏掌握,她作为弱女子,只好听从他人的摆布。但从青海地方史来说,明元郭太后是迄今所知道的青海历史人物中最早登上皇后、太后宝座的女性。

明元郭太后

这是一幕经典的后宫戏情节,真实发生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善妒的皇后争宠聪明美丽的嫔妃:曹操的孙子魏明帝与宠爱的郭夫人在皇家园林里欢宴,并禁止告诉皇后毛氏,皇后知道后吃醋地问魏明帝“昨天玩得快乐么”,魏明帝恼羞成怒,便赐死皇后。第二年,郭夫人被封为皇后,后来又成为处理了曹魏三位皇帝废立大事的皇太后。

她,就是西平(今西宁)人,史称明元郭太后。

《三国演义》里的郭夫人

当时的西平有两大名族,一是郭姓,多出仁义志士;另一族是麴姓,多出将领,并喜欢和中原对抗。东汉末年时的郭宪以仁义赢得了西平一郡人的归心,被汉献帝赐爵关内侯,子孙袭位。可以说郭太后是一位名门闺秀。

公元220年,西平人麴演趁着曹操刚去世,魏文帝曹丕初立的机会,赶走西平太守自称护羌校尉,公开叛曹,但很快被金城太守苏则击败,不久,他又联系酒泉、张掖,共同举兵反魏,结果又失败了。第二年,又一位西平人麴光不服气曹魏篡汉,拥兵造反,杀死了西平郡守,在湟水流域割据。这时,凉州刺史张既发出悬赏告示:能够斩了贼帅头颅的,当加封赏。随后,麴光遭到部下的杀害。就在麴演、麴光的反魏斗争中,年轻的明元被带进魏宫当了一名宫女。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他的儿子曹奔坛械畚唬烦莆好鞯邸N好鞯鄱悦髟浅3璋徒馕蛉耍褪恰度菀濉分兴吹降墓蛉恕T诒环馕蛉艘院螅髟氖迨迕嵌挤饬斯侔抢簟

尊为太后,西平郭姓荣极一时

十几年后,便发生了文章最初的那一幕。魏明帝与郭夫人在皇家园林北园中欢宴,非常热闹,席间郭夫人建议魏明帝将毛皇后也请来一同赴宴,魏明帝不仅不答应,还禁止左右将欢宴的情况透漏给毛皇后。并为了毛皇后的一句玩笑话,就把毛皇后赐死。总觉得是魏明帝非常宠爱郭夫人,只是找个借口除掉毛皇后罢了。

毛皇后被赐死后,郭夫人就成了事实上的皇后,第二年后,正式被册封为皇后,明元从一个普通的宫女终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可是,尺滚这时候魏明帝的病情已经很严重,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去世,由曹爽、司马懿等辅助幼主。曹爽就拥立魏明帝的养子齐王曹芳为皇帝,尊郭皇后为郭太后,并追封她的父亲郭满为西都定侯(西都就是今天的西宁,当时为西平郡郡治),母亲杜夫人为A阳君。从父郭芝也升迁为散骑常侍、长水校尉,叔父郭立封为宣德将军。郭立的儿子郭建和哥哥郭德都封为镇护将军,主持皇宫的保卫。郭立、郭芝、郭建、郭德等都被封为侯爵,西平郭姓荣极一时。从此,明元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深居宫中,直到去世。

遭胁迫,大权尽归司马懿

接着就是熟悉三国的读者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曹爽在兄弟春枝部属的策划下,夺了司马懿的兵权,然而他终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公元249年正月,曹爽请皇帝曹芳去拜谒魏明帝的陵寝高平陵,而后走马放鹰打猎游乐,司马懿趁机发动了政变。

司马懿直入宫中上奏郭太后,说曹爽奸邪乱国,应该铲除。郭太后在他胁迫下,只好表示同意。当时曹爽的智囊桓范在城中,他见了司马懿的政变之举,立即想出城去报告曹爽,但守城门的将领已经奉司马懿的命令将城门关闭,桓范从袖子中取出一块竹简诳骗说:“太后有诏。”这才骗开城门而去。

司马懿也打出郭太后的招牌更有力地对付曹爽,他上书皇帝曹芳,奏请铲除曹爽,并声称是郭太后的命令要求这样施行。结果昏庸无能的曹爽兄弟都被斩杀了,朝廷大权尽落司马懿之手。但这时的司马懿父子看到郭太后在宫中很有威望,因而表面上还对她非常礼敬。

抵制司马师,立曹髦为皇帝

公元251年,司马懿去世,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专擅朝政,引起了一些大臣们的不满,中书令利丰和皇后的父亲张缉等人谋划除掉司马师,结果反遭杀害。司马师认为这事与皇帝曹芳有关,就立意要废掉曹芳。曹芳平时溺爱酒色,胸无大志,郭太后对他很有看法,这次又遇到大臣们提出要废掉曹芳,在群臣的逼迫下,郭太后就下诏说曹芳已经长大,不日理万机,却在后宫淫乱,又信任小人,将危害社稷,已经不适合当皇帝。拿到旨意的司马师却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对群臣说,皇太后都这样下令了,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么?在他的导演下,大臣们都同意废除曹芳。

司马师就专门派郭太后的从父郭芝入宫上奏太后,郭芝来到宫里,见郭太后和曹芳对坐,就对曹芳说,大将军司马师要废除皇帝,立彭城王曹据当皇帝。郭太后看到郭芝如此无礼,又听说司马师要立彭城王为皇帝,很不高兴。但这时郭芝已经成为了司马师的走狗,司马师派他来见郭太后,也有借叔父的辈分胁迫的意思。

郭芝肆无忌惮地说:太后对孩子不能好好教育,现在大将军司马师主意已定,而且还为此准备了士兵在外面,只有顺从大将军的旨意,其他就别再多说了。郭太后镇定地说,我想见司马师,有话对他说。郭芝却不理会,要皇帝快快将玉玺交出来。

之后,郭太后派人对司马师说:彭城王曹据是我的叔父辈,现在立他当皇帝,我怎么面对他呢?而且这样魏明帝就绝嗣了,我认为高贵乡公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孙,又是魏明帝曹钡艿艿暮⒆樱肟悸且幌隆

司马师没办法,只得召集群臣,出示郭太后的命令,就决定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于是,东海王曹霖13岁的儿子曹髦被引到宫中叩见了郭太后,被立为皇帝。这次废立事件中,司马师本想立曹据当皇帝,但郭太后据理力争,立了曹髦,这说明当时的郭太后说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而且曹髦有胆有识,有“大成之量”,是曹氏子弟中的佼佼者,说明郭太后还是很有眼光的,只是历史不顺人意罢了。虽然在郭太后的力主之下,立了曹髦为皇帝,但朝廷大权从此被司马氏牢牢掌控在了手中。

对19岁年轻皇帝失败之举的悲痛

年轻的皇帝曹髦说过一句现在还时时引用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过了6年,公元260年的时候,19岁的皇帝曹髦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亲自带领数百人去杀司马昭,中途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杀死。

司马昭为了掩盖弑君之罪,胁迫郭太后下诏,将曹髦斥为狂逆之徒,并为司马昭说好。说曹髦乖戾的行为越来越多,当时带着亲信出云龙门擂击战鼓,亲自带着刀,和亲信杂役卫兵攻打军队,最后被军队的前锋所害。并宣布用平民的礼节下葬曹髦。

这时候司马昭又假惺惺地上奏郭太后,希望用王礼葬曹髦。郭太后“从之”。其实这时候大局已经被司马昭所左右,就是连那封斥责曹髦的诏书也是出自司马昭的意思,所以史学家体察郭太后当时的心情:“从之”二字中几许血泪。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年少的康熙皇帝剪除鳌拜,都是极其惊险的历史,但都成功了。曹髦羽翼未丰,面对的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昭,一个才19岁的孩子皇帝,率领数百僮仆,拿着棍棒刀枪一类的兵器,大张旗鼓去讨伐司马昭,失败是显而易见的。但相比曹芳的无能懦弱,曹髦显得非常勇敢悲壮。

曹髦被杀后,在司马昭的操纵下,又假借郭太后的旨意,一面拥立14岁的陈留王曹奂为皇帝,一面加封司马昭为相国、晋公。司马昭的政敌几乎被清除殆尽,曹魏有名无实。公元263年,在西蜀后主刘蝉投降不久,郭太后在悲愤中去世。第二年,被隆重地安葬于魏明帝高平陵西。

声讨司马氏都说有郭太后密诏

郭太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处理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陈留王曹奂的立废大事,她在朝野中有一定的威望,也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无论是司马氏父子还是反抗司马氏的毋丘俭、钟会都打着她的旗号起事。

司马师废除了曹芳后,引起了扬州都督、镇东将军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的愤怒,两个人诈称郭太后有密诏,起兵讨伐司马师,但不久就被司马师击败。

公元257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又起兵征讨司马昭,司马昭奏请郭太后和曹髦御驾亲征,迅速消灭了诸葛诞。

魏国大将军钟会在取得西蜀后,企图与西蜀大将姜维密谋造反,刚好听说郭太后去世,就诈称太后有遗诏,声讨司马昭,结果密谋泄露被杀。郭太后去世后整两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就强迫魏帝禅让,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晋,宣告魏国结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如何科学评价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这就要客观的一分为二地看待,不同环境去评价同一个人,观点都不一样。但最基本的是看他对社会的影响,是推动社会的进步还是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其前提是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后者是方法和路径,路径正确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

  • 关于担当的名人事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年轻时留学美国,学有所成后,不顾美国政府的反对,执意回国效力。他放弃了优越的生活环境,放弃了高额薪水,双手重新抓住的却是中国导弹事业,扶起的亦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二)林则徐,于列强横行之时,万里销烟,雄壮虎门,壮我国人。是他,冷对昏君,怒对贪官,担当起“开眼看世界”的责任

  • 雨后的小故事完整版动画片1 2 3 4 部 本人5914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五九一四一八九四六@qq.com1今天上午下了一场大雨,把我们小区门口的道路给淹了。一提到下雨大人们都很不高兴。因为一下雨,他们上班就会很不方便。不过,孩子们却非常高兴。那是因为我们可以疯狂的玩水和打水仗了。2、这不,今天雨快停时,我就拿了一把伞冲下楼去。和已在楼下的郭树、乐乐准备打水仗。这时,我低

  • 我国历史上著名女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花木兰代父从军佘太君百岁挂帅梁红玉击鼓退金圣女贞德(法语:jeanned'arc或jeannela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是法国的军事家,天主教圣人,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梁红玉,武则天、吕雉胡一菲。。。。。。。。。。。。。。。。。。。。。。。。黄道婆,扬门女将,梁

  • 中国历史起点?(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种说法。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97-公元前2599年左右。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

  • 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经商者是(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经商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贸易路线。然而,这条路线的主要经营者却不是汉人。在丝绸之路的盛世,来自中亚的粟特人才是贸易线路的垄断者。不仅如此,随着贸易网络的展开,粟特人还大举迁入中原,把他们独特的文明带到了中国。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由中国通往埃及。具体讲是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东汉时由

  • 吴晗讲历史:中国人的生存规矩(吴晗讲历史: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小说)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曹操割发代首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开始对张绣进行第二次征伐。时正值割麦季节,为严明军纪,曹操一开始就下令军队将士:“凡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当他看到在经过一片麦地时,将士们个个都小心谨慎,生怕踏倒一棵麦苗,心中十分高兴。不料一只受惊的斑鸠从麦中飞出,扑撞在曹操的战马身上,战马受惊,蹭地窜

  • 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通常被称为中国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大家都对湖北省沙洋县不陌生。湖北省地处中国中心地带,而沙洋县就是最优秀的代表,汉江沿城而过,是江汉平原的一部分。历史以来,沙洋县就以农耕文化为主,与世无争,儒家思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沙洋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中国近代史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

  • 2021年中国历史大事件(2021年中国历史大事件纪念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国人暴动,三家分晋,长平之战,秦统一天下,楚汉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陈桥兵变,靖康事变,郑和下西洋,靖难之役,三藩之乱,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中共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1912年

  •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50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松花江上张寒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