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人物武则天的生平及对她的客观评价(客观)

历史人物武则天的生平及对她的客观评价(客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3/6 6:01:00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正统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高宗李治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继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年—683年)、唐中宗时为皇太后(683年—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705年),改”唐为周,史称武周,705年退位。

生平事迹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喜女红且不习女红,唯喜读书,故知书达礼,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被废,晋王李治被立。此后,在侍奉太宗之际,武则天和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死,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由于无子而已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永徽二年(651年)五月,唐高宗的孝服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次年五月,被拜为二品昭仪。

永徽五年(654年)初,武则天生一女婴,唐高宗视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婴,等王皇后离去以后,武则天发现女婴已死。唐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下令追查凶手。侍奉宫女都一致诉说王皇后刚刚离开此地,武则天便也痛哭流涕,乘机历数皇后的种种不满。唐高宗听后深信不疑,认定女婴为王皇后所害,顿生废立之心,同时也想借废立皇后打击权臣。于是,他便和武则天一起来到长孙无忌府第,藉饮宴刺探他的立场。在饮宴期间,高宗先是把无忌的三个儿子拜为朝散大夫,又赐给了大量金银锦帛,接着再吐露打算废立皇后的心意。但长孙无忌只是岔开话题,回避正式的表态。唐高宗和武则天没有达到目的,只得不快地回宫。不久,武则天又指示她的母亲杨氏到无忌处说项,但却遭到无忌的严词拒绝。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后与其母柳氏找来巫师,企图用“厌胜”之术,将武则天诅咒而死。事泄之后,唐高宗在大怒之下,不但将柳氏赶出宫中,而且还想把武则天由昭仪升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韩瑗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不久,中书舍人李义府等人得知唐高宗欲行废皇后而立武则天的消息后,勾结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向唐高宗接连投递了请求立武则天为后的表章。唐高宗看到有不少人支持,废立之意再次萌生。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绩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

十一月初,武则天又派人将正被囚禁的废后王氏和萧淑妃各打一百棍杖,并割去手、足,投入酒瓮之中,还气愤不过地说:“让这两个泼妇的骨头醉死酒中。”王、萧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几天几夜,才气绝而死。临死以前,萧淑妃大声骂道:“阿武妖精,竟惨毒至此!愿来世转生为猫,阿武为鼠,我要活活将她喉咙咬断。”据说武则天后来在宫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执掌朝政以后,就常住东都洛阳,终身不归长安。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武则天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患上头风之疾,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遂命武则天代理朝政。但武则天生性霸道,故每当决事,高宗每每受制于武则天,高宗非常不满,于是在麟德元年(664年)与宰相上官仪商议,打算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但上官仪的废后诏书还未草拟好,武则天即已接到消息。她直接来到高宗面前,追问此事,唐高宗不得已,便把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十二月,上官仪被逮捕入狱,不久,即被满门抄斩。从此以后,唐高宗每次上朝,武则天必在帘后操纵,天下大权完全归武后掌握,甚至连生杀大事都由武后决定,天子高宗只能唯唯从命,所以,朝廷内外都称为“二圣”。

乾封二年(667年)高宗因久疾,命太子弘监国。上元元年(674年)秋八月,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名为避先帝、先后之称,实欲自尊。十二月武后上表建议十二事:“一,劝农桑,薄赋徭。二,给复三辅地(免除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之徭役)。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政府手工工场)禁浮巧。五,省功费力役。六,广言路。七,杜谗口。八,王公以降(下)皆习《老子》。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丧服)三年(过去是一年)。十,上元(年号)前勋官已给告身(委任状)者,无追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廪入(增加薪水)。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提级)申滞。”高宗诏皆施行之。武则天能够重视农业生产,规定各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予以升奖;“为政苛滥,户口流移”者必加惩罚。所编《兆人本业》农书,颁行天下,影响很大。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上元二年(675年)三月,武后召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时高宗风眩更甚,拟使武后摄政,宰相郝处俊说:“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高宗才罢摄政之意。太子弘深为高宗钟爱,高宗欲禅位于太子。武后想总揽大权,不满于太子弘,刚好太子弘见萧淑妃之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因母得罪而被幽禁宫中,年逾三十而未嫁,奏请出降,高宗许之。武后怒,不久太子死于合璧宫,时人以为武后所毒杀。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

评价:(无人能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她是唯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的美貌、智慧、狡诈、狠毒、领导艺术、领袖魅力、卓越的洞见力,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她是怎么样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的?她为什么要突破人伦的底线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女?她怎么能够在一个千百年来都由男人统治的世界里,成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又会及身而止,不能传之后世?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王朝,为什么李唐的子孙又始终对她尊奉有加,把她当做自己的皇帝?一千三百年来,她是历史也是传奇,她的历史功过,犹如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后人评说。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说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世人有说不完的话题。对她的评价,史书和各类文章典籍中也是有褒有贬。但我看来,无论世人怎样摇唇鼓舌,甚至说的天花乱坠,但谁的见解也没有武则天高明。武则天死后,给世人留下一座“无字碑”。是非功过任人评说!见仁见智随你发表!看中国多少帝王陵墓碑文,对逝者多为溢美之词,加封谥号甚至数十字之多,谁能有武则天之胆识、又有谁能有武则天这样的气魄、这样的胸怀!

作业原来还能这样做啊,那武则天改革科举,你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考中的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马革裹尸”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马革裹尸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也常用来表示决心。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东汉大将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这是当年东汉大将马援在战场上的豪言壮语。马革裹尸就源出于此。这个词常在参军时被用来形容英勇作战,献身疆场的大无

  • 有关鲁迅读书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

  • 文化遗产分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成分或结构的铭文,洞穴以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有以下几个: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

  • 探秘福州龙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福州的龙舟文化延续传呈历史悠久,每年在端午节期间开展龙舟赛是当地群众不可分割传统文化一部份,并组成许多龙舟赛队伍参加比赛,从中选拨出优秀的队伍参加全国舟龙赛并取的优异成绩,增添了福州市开展此项活动的动力。龙舟文化会越办越好。龙舟(或称龙船)是指中国、越南、日本、琉球的龙形舟,也是中国和琉球端午节竞赛

  • 负荆请罪涉及的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廉颇和蔺相如,廉颇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也算人不错,知错能改。负荆请罪的主要人物是蔺相如和廉颇!!廉颇去负荆请罪的负荆的是廉颇,请罪的对象是蔺相如是廉颇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

  • 有那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1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

  • 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教师是以教育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也是人类历史最为古老的职业之一,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让我们赞美老师吧,下面为大家分享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赞扬老师的童话故事1千古以来,赞美老师的诗歌不计其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养育出了多

  • 适合三年级小朋友的红色故事。小英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适合三年级小朋友读的红色故事有很多,比如说小兵张嘎。比如说放牛郎王二小都是小英雄,而且呢是对于革命斗争有着巨大贡献的小英雄,更能够激励孩子们的学习的心态也更能激励孩子们对于祖国的热爱。当然还有鸡毛信,这个故事也是非常适合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进行阅读的,那么读这些有关于红色经典的故事,不仅是要教育孩

  • 古代拥有大智慧的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老大的幸福这个人物算吗小人物也有大智慧对于老大这个人物的定位,范伟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很傻很天真”的乡下人,“这就是小人物,大智慧。”他一语中的:“生活的智慧,对幸福感的理解,跟多高的文化程度,跟你的阶层,有多少钱,跟名利都没关系。老大其实是属于活得特明白的人。生活中他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处世

  • 黎族文化发展成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十三五”期间,黎族文化发展成效:从国际旅游岛迈向自由贸易港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效显著,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文化发展成绩斐然。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完善,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富有成效,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对外交流工作日趋活跃,文化政策与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