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马皇后后期有多惨(历史上真实的马皇后结局)

马皇后后期有多惨(历史上真实的马皇后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3/12/9 18:07:48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治”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月夜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每年的元宵节既温馨又热闹。

可却有一年的元宵节充满了血腥味。

相传某个元宵节,朱元璋乔装打扮在南京街头赏灯,忽然看到有个灯笼上画着幅漫画,一个光脚的大脚女人,怀里抱着个大西瓜,名曰“淮西妇人好大脚”。

朱元璋一看,立刻怒不可揭、火冒三丈,因为马皇后就是淮西人,而且是众所周知的大脚。这还得了,敢嘲讽当今的皇后,真是不要命了。

朱元璋立马下令追查是谁干的,可时间仓促一时也追查不出,回宫后,朱元璋下令血洗整条街。

为了一个女人,朱元璋做到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网一个”。

虽然有后人指出这个典故可能并不真实。

但谁也不可否认的是,一生杀戮无数的朱元璋,唯独在马皇后面前,极尽温柔。

明朝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明太祖朱元璋当众放声痛哭,不能自己,从此再未立后。

马皇后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朱元璋独宠一生?

相信当你了解了她与朱元璋的故事后,你也会被这个女人深深折服。

打下江山前

马皇后,在民间传说中大名为马秀英,出生于元末1332年,母亲早逝,父亲马一良是安徽宿州有名的地主,马秀英是父亲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

作为地主家的大小姐,马秀英一直很骄傲,但作为大家族的大小姐,就免不了要绑脚,也就是把脚束缚成“三寸金莲”,可马秀英怎么也不肯绑脚,父亲劝说多次无用后便作罢,所以马秀英成了当时有名的“大脚”。

虽然脚不小,但马秀英秀外慧中,跟着父亲学绘画、刺绣、听历史,有胆有识,日子过得很是平和。

可就在十二岁那年,父亲马一良因某案件牵连不得不潜逃,分手前,把她交给了自己的好友郭子兴,从此,马秀英和父亲再也未曾谋面。

幸好郭子兴夫妇待马秀英视同己出,把她认作了自己的义女。在郭子兴夫妇的教导下,马秀英“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既聪慧又胆识过人。

元末时,民不聊生,各地义军纷纷揭杆而起,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属郭子兴的白莲教一支,当时的朱元璋还是朱重八,为了吃饱饭,和自己的兄弟一起投奔于郭子兴的队伍,因其骁勇善战、精明能干,有了功劳也分与大伙,所以其影响力在队伍中逐渐传开。

郭子兴一看朱元璋这么能干,为了拉拢他,便把马秀英许配给了朱元璋。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朱元璋虽是个粗人,但马秀英并没有嫌弃他,相反两人婚后相敬如宾,她对朱元平璋的生活也是照顾得体贴入微。

可惜朱元璋的能干招来了郭子兴儿子的嫉妒,他们看到朱元璋受父亲如此爱戴,便在背后不断地说朱元璋的坏话,假的说多了也变成了真,渐渐的郭子兴对朱元璋起了疑心,找了个借口将朱元璋关押了起来。

当时正值年荒,百姓们颗粒无收,营寨里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狱头们自然也顾不上关押在牢里的朱元璋。

朱元璋饿得前胸贴后背,心里感叹道:“当初,我的父母就是被活活饿死的,难道我也要走上他们的老路吗?老天爷真是太不长眼了,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朱元璋正饿得迷迷糊糊之间,突然看到帐帘一挑,马氏出现在了眼前。她看看四下无人,小心翼翼地把胸口扣子解开,拿出了一块热饼递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狼吞虎咽地吃完后,才发现马氏的胸口已经被烫伤了。

原来自朱元璋被关押,马秀英知道后偷偷去厨房烙饼,刚起锅时却被郭子兴的儿子撞见,为了不露馅,她只好把饼藏在自己的怀中,装作若无其事的和他聊了一会,不到半小时,马秀英的胸口就被饼给烫伤了。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心里暗暗发誓道“来日定不负于她”。马氏看到朱元璋狼狈地吃相,开心地笑了,全然不顾自己的肚子还饿着。

为了帮助朱元璋脱困,马秀英把自己全部的家当送给了继母,并极力讨好她,说服继母去向郭子兴求情,朱元璋终于被放了出来。

马秀英对朱元璋的付出,绝不仅仅如此。

据《明书》记载,朱元璋和陈友谅在某次大战时受伤,马秀英背着重伤的他奋力狂奔,得亏马氏的一双大脚,朱元璋才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为了让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马氏不仅在生活上全方位地照顾他,还充当了秘书的角色,把朱元璋在行军作战时的军令文书、随后写下的札记等文字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只要朱元璋一有需要,她就能立马拿出,且从未出错。

朱元璋行军作战都是在野外,马氏随军出征时,从不抱怨苦和累,一有时间,还在后方组织妇女们给士兵缝制衣裳鞋袜;在陈友谅奔袭应天府后,马氏拿出家中全部钱财犒赏将士,以激励士气。

与其说郭子兴是朱元璋一时的贵人,不如说马秀英是朱元璋一世的贵人。

正是得益于马氏全方位的支持,朱元璋才能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在危机重重的打江山过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打下江山后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册封马秀英为皇后。

此时夫妻二人已相濡以沫了十六年,如今朱元璋大业已成,马皇后可以顺理成章地苦尽甘来,尽享荣华富贵。

可是她仍然保持打江山时的节俭作风,穿得是旧衣裳,吃得是粗茶淡饭,不喜奢华,虽然宫中服侍朱元璋的人数不胜数,但她仍然亲自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朱元璋感恩马皇后所做的一切,常对君臣夸赞其贤德,并将马氏比作长孙皇后

朱元璋登基后,迫不及待地想“补偿”马皇后的多年来的患难真情,便下令寻找马皇后的亲人,想给他们封官加爵,马皇后一口回绝,始终不同意这样做,最终,朱元璋赏赐了马氏亲人众多财物,但没有封官。

因此,严禁外戚干政成为了明朝一项重要规定,并被写进明皇祖训,后世得以遵之。

朱元璋登基前只有马氏一个女人,登基后身为皇帝,有了三宫八院、三千佳丽,身为女人,马皇后一点也没有嫉妒其它妃子,当她们怀孕时,还想方设法的保护她们的孩子,为皇家绵延子嗣。

马皇后的善良、仁德、慈爱及以身作则受到了君臣、嫔妃、皇子们的一致爱戴,正如《明太祖实录》中朱元璋提及马氏时所说的那样“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朱元璋登基后变得多、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要杀人,晚年时更是杀戮无常,君臣中无一人敢劝,马皇后每每见此,都是旁敲侧击、委婉劝说。

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早已告老还乡,但因为孙子宋慎卷入某个案子而受到牵连,被抓进了宫,朱元璋想下令将其处死。

马皇后见状,赶紧求情:“民间请老师,都是以礼相待,何况是天子之家,宋濂远在家乡,息可知朝廷之事……”朱元璋不认同,想要依旧行事。

午餐时,朱元璋见马氏没有准备酒肉,问为什么,马皇后神色暗淡地说:“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朱元璋听闻后悲从心起,放下筷子便走了,第二天便下令赦免了宋濂,被安置在了茂州。

这样的事情还很多,但凡马皇后听到朱元璋要杀人,都是尽力劝说其三思而后行。

可以说,正是在马皇后的庇佑下,许多名臣才得以死里逃生。

当时的明朝兴旺发达,光太学生就有几千人,马皇后向朱元璋提出学生们虽已衣食无忧,但如果他们的家人受苦,仍然会影响其安心读书。听闻此,朱元璋设立了“红板仓”,专为太学生们的家属提供粮食。

如果说朱元璋是明朝这艘巨轮的掌舵人,那么马皇后就是瞭望手,两人携手共同开创了大明盛世。

心系天下

朱元璋打天下时,马氏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对朱元璋全方位的支持更多的是源于一位妻子对丈夫的爱,她所希望的只是给朱元璋一个温暖的家。

朱元璋登基后,贵为天子,马皇后的格局从爱家变成了爱国。

有一次、马皇后问朱元璋:“现在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怎样?”朱元璋听后不悦,他不喜欢女人干政,他压下火气说:“这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事。”马皇后却回应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身是天下之母。子民的安宁与否,我怎能不问呢?”朱元璋无言以对。

多年的并肩作战,马皇后懂得朱元璋的雄心斗志和家国天下,所以她要维护好这个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让百姓们能够吃饱饭、穿暖衣,与家人不再流离失所。

所以,每当国家遭遇灾难,她就率先带领后宫妃子们粗茶淡饭、节约开支、祈祷上苍,还不忘提醒朱元璋“法令屡更则弊端必生,法有弊端则奸邪必生。民众屡经骚扰则困苦必至,民众一旦困苦则叛乱必起。”

1382年,马皇后病重,自知无法痊愈的她,为了不连累太医,怎么也不肯医治,临终前,朱元璋问她有什么心愿,她说道:“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朱元璋失声痛哭。

马皇后的辞世,让朱元璋悲痛万分,没了马皇后,朱元璋就像是没了魂一样,纵使佳丽三千,但只有马皇后才是他真正的妻子,才配做皇后,所以马氏去世后他再也没立过后。

纵观历史,只有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成为了开国皇帝,正是因为马秀英倾尽一生的投入,朱元璋才能心无旁骛地打江山。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然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而马皇后就是朱元璋那个背后的女人。

更多文章

  • 菩提祖师的12个徒弟分别是谁(西游记里菩提有12字辈徒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菩提祖师的12个徒弟分别是谁

    说起中国的四大名著,最出名的当属奇幻的《西游记》。和其他名著写实编故事不同,《西游记》有了魔幻色彩。其中的神仙更是无所不能,能做到所有人们做不到的事情。西天取经虽然说是经历人间百态,但又何尝不是为了满足人们那些可望不可及的愿望呢。唐僧的西天取经小分队中,最神通广大的非孙悟空莫属。孙悟空的这一身神通都

  • 辛弃疾最著名的诗词(辛弃疾经典有名的诗词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辛弃疾最著名的诗词

    提到宋词,提到词人,有一个人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有着"词中之龙"的称号,他的一生创作六百多首词作,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合称"济南二安",他就是辛弃疾。辛弃疾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五月十一日,即1140年5月28日,今天是他诞辰880周年纪念日,我们选择了十首辛弃

  • 西晋是被谁灭亡的(西晋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灭掉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晋是被谁灭亡的

    公元1124年,金人进入开封,一座千年古都就在金人铁蹄的蹂躏之下毁于一旦,而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不得不按照金人独有的受降仪式行“牵羊礼”。而宋徽宗、宋钦宗的妃子们更是无比凄惨,在这之后大部分都充入了“洗衣院”沦为了金人的“玩物”,而少部分运气好点的可能被金人看上改变命运。然而在汉民族的历史上,类似

  • 汉王为什么玷污胡善祥(大明风华中汉王把胡善祥怎么了)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王为什么玷污胡善祥

    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胡善祥这一角色令人心疼,却又无奈。心疼她所遭遇的不公平,为了爬上高位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可是作为宫中一个小角色,能成为一代皇后,也算是非常有手段。在最新的剧情中,在汉王的帮助之下胡善祥,如愿的当上了太孙妃。毕竟汉王在朝中掌管兵权,手中权力遮天,即便是皇上也忌惮他手中的权力,加

  • 陈世美历史上有此人吗(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原型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陈世美历史上有此人吗

    提起武大郎和潘金莲,大家马上能联想起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杀害了武大郎的故事,而提及陈世美,都骂他是“抛妻弃子”的负心汉。然而真实历史上潘金莲和陈世美的原型,恰恰与之相反。陈世美是一名为官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而潘金莲出身名门知书达理,对武大郎更是一心一意。(武大郎也不是卖炊饼的)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呢?还

  • 乾隆为什么要毒死令妃(历史上令妃的结局与真正死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为什么要毒死令妃

    “延禧攻略”这部影视剧中,讲述了乾隆的一些后妃,其中最重要的一位,那就是令妃魏佳氏了。值得一说的是,清朝的很多后妃是没有名字记载的,基本上只有姓氏,魏璎珞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电视剧的播放而编造的,真正的令妃叫做魏佳氏。女主角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女主的光环,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而且反败为胜,在悠悠深宫

  • 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刘伯温为什么说明朝国运600年)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朱元璋在开国皇帝中是最不称职的一个,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小农意识。本来隋唐宋都有很好的政治结构,三省六部制,杯酒释兵权,但朱元璋却复古,弄出来一个先秦才有的分封制度。他把二十六个孩子都分封成藩王,派到全国各地,还允许他们拥兵自重。这不是在搞分裂吗?别说朱允炆了,就是朱标活着,也无法改变明朝在洪武三十二年

  • 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道德经经典名句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道德经》是宇宙天下第一奇书。有学者云:“《道德经》是拯救世界的文化孤本。”其包容博大,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能道一二。但能取一瓢饮,亦足以畅快胸怀!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地,就不能取法天和道吗?唐代学者李约《道德经新解》的读法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当代老子研究专

  • 网络用语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俄语乌拉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乌拉什么意思在俄罗斯

    每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上,都能听到山呼海啸般的乌拉声。乌拉,乌拉,俄罗斯人高喊的乌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俄罗斯所喊的乌拉在俄语里并没有特殊的具体意思,通常是用作表达强烈情感的语气词。俄国官兵在冲锋时通常高喊乌拉,国内常译为“万岁苏联”。俄罗斯习惯在阅兵时使用乌拉的口号,其功能类似于

  • 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皇帝的启蒙老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皇帝的第一次都是谁教的

    白居易说“芙蓉账暖春宵度,从此君王不早朝”,在泱泱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后妃佳丽三千,因为他们信奉想要江山后继有人就必须多生孩子,孩子怎么才能变多?多多的娶老婆,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子嗣昌隆,古代后妃基本都是要看家室的,选出来的妃子必然是知书达礼的千金小姐,宫里的规矩繁多,这些妃子不仅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