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岳飞的死和秦桧有关吗)

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岳飞的死和秦桧有关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00 更新时间:2024/1/15 18:10:39

害死岳飞之后,秦桧的日子过得很风光,手握大权,把持朝政,就连宋高宗赵构都对他忌惮三分,一直到十四年之后,秦桧才病重不治而死。

秦桧伙同高宗,害死了岳飞

自南宋建立以来,朝廷中有分化出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秦桧是主和派的代表,而岳飞就是主战派的代表。

至于宋高宗,则表现得非常奇怪,他总是在两种态度之间不断摇摆,总的方针似乎是偏向议和,但偶尔在军事行动上却会给予主战派支持。

绍兴十年,金兀术亲统十万大军南下攻宋,但此番攻宋却连连接战不利。首先是在顺昌大战中,被刘锜大败,接着西路军与胡世将、吴璘等部相持,陷入泥潭,寸步难进。

而此时岳飞挥师北上,多次大败金军,先后收复了蔡州、陈州,王胜、王贵、张浚等部互相配合,也收回了很多地方。可以说,南宋对金作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然而,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高宗却下诏让各路大军班师,于是岳家军突然之间就成了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

尽管岳飞在之后又取得了郾城大捷、颍昌大捷、朱仙镇大捷,但却不得不放缓了前进的脚步。金兀术连战连败,龟缩于开封府,瑟瑟发抖,随时准备渡河北遁。

就在这个时候,高宗再次下诏让岳飞班师,岳飞上书争辩,“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

然而回答他的,却是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措辞严峻。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闻岳家军班师,河北百姓无不痛哭失声。

此次回朝之后,岳飞雄心不再,向高宗提出了辞职,希望可以归田而居,但未得到高宗允许。第二年,在秦桧的主导下,南宋与金议和,而金兀术写信来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

四月,岳飞被解除兵权;五月,岳飞遭秦桧党羽万俟卨、罗汝楫的弹劾;八月,岳飞被免职;十月,岳飞被诬陷谋反,被投入大理寺狱中。

面对审讯,岳飞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主审官何铸自觉无法再审,便禀告秦桧。秦桧却说:“此上(高宗)意也!”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万俟卨对岳飞用尽酷刑,而岳飞宁死不屈。

十一月,宋金“绍兴和议”达成,而岳飞则被定为死罪,许多主战派大臣为岳飞求情,皆被罢官。已赋闲的韩世忠质问秦桧,秦桧回答:“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忿然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十二月,宋高宗下诏将岳飞赐死,岳飞受“拉胁”之刑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其子岳云、部下张宪被斩首。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死后,秦桧权倾朝野

岳飞死后,上至高官,下至百姓,无不痛哭,而主和派秦桧等人却额手称庆,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

岳飞于1141年十二月被杀,第二年九月,高宗即加秦桧为太师,进封魏国公。十月,又进封秦、魏两国公。秦桧的养子秦熺也于这一年中了进士,为行秘书郎、秘书少监。

1143年,秦熺擢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提举秘书省,除翰林学士。最后做到知枢密院事,朝班位列其父之下,朝堂上更没有他人说话的份了。

绍兴和议既成,则意味着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那些所有曾反对过秦桧的人,都遭到了秦桧的疯狂报复。赵鼎被贬于潮州、王庶被贬于道州、胡铨被贬于新州,永不录用;曾开、李弥逊、张俊等也都先后被罢官。

可以说,只要是秦桧一句话,无论是朝中位居高位的宰相,还是普通的言官,都会遭到贬黜。得益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时留下的“不杀大臣”的遗训,众多正直之士才保住了性命。

除去打击政敌之外,秦桧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纵然一时得逞,但终究会为后世所不容,于是他让养子秦熺负责撰修国史,凡是不利于秦桧的记录,统统篡改或者焚毁,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秦桧连民间藏书也不放过。

凡是民间藏书众多的,皆以“藏野史以谤时政”的罪名,将其藏书没收、焚毁,绍兴陆氏、会稽王铚当时都是藏书大家,都被秦熺劫掠一空。王铚之子王廉清以死相逼,才保留下了一小部分。

秦桧的跋扈嚣张,主要得益于高宗的宠爱。1146年,秦桧要建家庙,高宗下旨赐以祭器,要直到在古代家庙和太庙是有严格区别的,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普通老百姓只能修个坟头。

而高宗赐给秦桧祭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将秦桧的家庙提升到了接近太庙的地位,这也是开了皇帝赐将相祭器的历史先河。

更无耻的还在后面,1149年,高宗命人为秦桧制画像,并亲自做赞。秦桧晚年病重的时候,高宗还特许他可以乘着轿子上朝、免朝拜礼,这可比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级别还要高了。

甚至,有人为了拍秦桧的马屁,上书奏请秦桧乘金根车、设益国府官署、加九锡,而秦桧知道后居然没有推辞。

自古以来,凡是要篡位的,大部分有两个步骤作为前奏,第一个是加九锡,第二个是称王,如果真的给秦桧加九锡,恐怕距离他篡位也就不远了。

秦桧权势遮天,甚至连号称最为公平的科举制度,也要看秦桧的脸色行事。

秦桧的孙子秦埙参加专门为功勋子弟举办锁厅试,恰好和陆游同场,主考官欲定陆游为第一,结果秦桧知道后大为恼怒,横加干涉,最终还是定了秦埙为第一,而陆游落榜,没有名次。

后面的省试,秦埙还是第一名。直到殿试时,高宗故意点另外一人为状元,但秦埙仍旧得了一个探花郎。可见,秦桧的权力大到了何等地步。

高宗其实对秦桧也十分忌惮

宋高宗赵构一方面对秦桧百般宠爱,这是因为两人是不可分割的政治同盟,另一方面,他又对秦桧十分忌惮,因为秦桧的权势太大,他也不得不担心秦桧谋反。

秦桧手眼通天,不仅掌握了朝廷各个部门紧要位置,就连高宗身边的宦官、宫女、御医也收买了不少,所以高宗非常担心秦桧会对自己下黑手。

因此,吃饭的时候,必定要让人先尝尝有没有毒,生病服药的时候,也要让人先试试有没有毒,甚至高宗常年在靴子里藏着一把匕首,以备不测。

不过以高宗的性格而论,我不相信这把匕首是用来战斗的,倒是有可能是用来自尽的。

1155年,秦桧病重,高宗于十月二十一日去秦桧家里探视,这个时候秦桧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流泪不止。秦熺想要继承秦桧的相位,于是就假惺惺地当着高宗的面,问秦桧,“你死之后谁可以接替你为相呢?”

只可惜,这个时候秦桧口不能言,而高宗也冷峻的看了一眼秦熺,冷冰冰的说了一句,“国家大事,不是你可以预闻的。”然后,便离开了秦府。

回宫之后,高宗也看出来秦桧时日不多的,于是马上命人起草秦桧父子的致仕制书。致仕,通俗的来说就相当于退休,官员以谋职位致仕之后,还享受一定的俸禄待遇,子孙也可按规定享受特权,但是却不能参与朝政了。

第二天,高宗下旨封秦桧为建康郡王,进秦熺为少师,但两人均致仕。当天晚上,秦桧就病死了,终年六十六岁。秦熺没能当上宰相,又被迫致仕,秦家也就没了当权者,自此之后,秦桧家族便日渐没落了。

其他

1162年,高宗禅位而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孝宗即位不久,积极筹划北伐,于是降旨为岳飞平反,“追复原官,以礼改葬”。

1206年,宋宁宗致力于开禧北伐,出征前为鼓舞士气,追夺秦桧王爵,改谥谬丑。但此次北伐很快失败,两年之后主和派,史弥远掌权,便又恢复了秦桧的申王爵位及忠献谥号。

秦熺致仕之后不到六年,便病逝,留下三个儿子,秦埙、秦堪、秦坦。秦桧的这三个孙子很快就分了家,各得一部分财产。

但靠着当年高宗赏赐的无数良田美宅,以及秦桧在位期间收受的巨额贿赂,秦桧的子孙们仍旧过着奢华的生活。

1169年,陆游途经建康,看到秦埙所居住的房子,“栋宇宏丽,前临大池,池外即御书阁,盖赐第也。”“言秦氏衰落可念,至屡典质,生产亦薄。问其岁入几何,曰米十万斛耳。”

综上所述,岳飞死后,秦桧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和天谴,居然还官运亨通,权势越来越大,十四年之后才病死。虽然死后,秦桧的儿子没有能够继承相位,岳飞得到了平反,秦桧也曾被追夺王爵,但历代皇帝一直都没有对秦桧定罪,更没有影响其子孙的奢侈生活。

标签: 秦桧岳飞下场有关什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让人落泪的话概括(总有一段历史让人泪流满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概括,落泪,泪流满面

    总有一段历史让人泪流满面: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谓是句句戳心。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16岁时,嫁给了19岁的苏轼。两个人可谓是琴瑟和鸣,郎才女貌。两人共同生活了11年时间,这段时间或许是苏轼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偏偏在王弗27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性命。苏轼几乎肝肠寸断,此后的人生也开

  • 诸葛亮借司马懿除孟达是真的吗(诸葛亮为何对孟达见死不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孟达,诸葛亮,懿除,司马,见死不救,为何

    三国见风使舵排行榜中,吕布排第一,那么孟达就得排第二了吧?孟达这个人在游戏里面常常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个多面体。因为他总是在不同集团公司跳来跳去,跳槽不可怕,专门挑前任老板的对手公司挑,那才可怕,毕竟三国时候也没啥保密协议,哪怕签了也不顶用。他的这个简历,哪家公司看了都要瑟瑟发

  • 何进召董卓入京是对是错(何进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召董,卓入,进召,何进,董卓,怎么

    何进召董卓进京的理由真的很扯,为的是吓唬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以同意他诛杀宫内的宦官,结果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宦官合谋给杀了,这是名副其实的“自掘坟墓”。这话还要从汉灵帝说起。汉灵帝儿子有很多,但活下来的只有两个,长子是何皇后所生,叫作刘辩,次子是灵怀皇后所生,叫作刘协。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

  • 司马懿最怕曹操还是曹丕曹睿(曹丕怕司马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曹丕曹,曹丕怕,曹操,还是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是青年英才。在曹丕时代,司马懿是柱国大臣。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成了尾大不掉的权臣。所以说,司马懿不会害怕曹操,因为他羽翼未丰,还入不了曹操法眼,自然也不必担心曹操会除掉他。司马懿更加不必害怕曹丕。他是曹丕上位的重要帮手,号称曹丕四友之一。同时又时曹丕登基以后中流砥柱,同时还有曹真、

  • 守陵宫女如何伺候逝去的皇帝(古代宫女守陵的日常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守陵宫,宫女,伺候,皇帝,逝去,生活,古代,日常,如何

    永乐大帝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为朱棣挑选了30多名宫女嫔妃殉葬。这30多名女子先是被赐给一顿美食。然后被带入大殿,殿内放置了30多张小木床,她们被命令站到小木床上,将头伸入已经结好的绳环之中。之后,太监抽走小木床,30多人被活生生吊死,然后为永乐大帝殉葬。用活人殉葬,实在

  • 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氏,赵王,秦王,关系

    两者之间当然有关系,说白了秦王族和赵王族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很久之前就分家了。姓和氏在今天看来是一样的,但在远古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各个氏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父亲是谁,而在于其共同的女性始祖是谁。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志,这就是姓。类似于日本家族的家纹

  • 历史上杨贵妃为何不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的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杨贵妃其实心里也很苦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一对父子,准确来说,先嫁给了儿子寿王李瑁,后嫁给了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

  • 雍正到底有多少个妃嫔(雍正跟年妃的历史故事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妃,雍正,妃嫔,历史,情况,故事,多少,到底

    雍正皇帝号称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到底有多勤劳呢?据统计,他在位13年期间,只有每年冬至、除夕和过生日的时候休假3天,其余每天都在工作。而且他亲手批阅的奏章4.1万件,字数总计1700多万字。最关键的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问题可不小,为啥?因为睡觉少,直接影响到后宫妃嫔们的幸福生活。那么雍正皇帝究

  • 唐太宗的第十四个儿子的结局(李世民儿子有哪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儿子,结局,第十四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除第九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之外,其余十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但李世民的儿子们,大多或有文采,或有武功,都不是平凡之辈,正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啊。虽然长孙皇后死时李世民只有38岁,之后十三年李世民才去世,但李世民终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所以他的嫡子就只有长孙皇后所生的李

  •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火药桶称号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火药桶,半岛,巴尔干,称号,来历,欧洲,称为,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占地5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5500万人左右。这地方凶得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库,若干战争都是围绕巴尔干半岛展开的。早年,奥斯曼土耳其对这里统治了500年左右的时间。到了19世纪初,附近一些崛起的列强纷纷打起了巴尔干半岛的主意。第一,沙俄表示:这里有我们的斯拉夫兄弟!所以我们是来解放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