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懿最怕曹操还是曹丕曹睿(曹丕怕司马懿吗)

司马懿最怕曹操还是曹丕曹睿(曹丕怕司马懿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3/12/15 20:12:12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是青年英才。

曹丕时代,司马懿是柱国大臣。

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成了尾大不掉的权臣。

所以说,司马懿不会害怕曹操,因为他羽翼未丰,还入不了曹操法眼,自然也不必担心曹操会除掉他。

司马懿更加不必害怕曹丕。他是曹丕上位的重要帮手,号称曹丕四友之一。同时又时曹丕登基以后中流砥柱,同时还有曹真、曹休等人与之制衡,曹丕还镇得住他,所以司马懿也不会遭受曹丕的记恨,从而被除掉。

反观曹叡时代,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一、曹叡时代,没人制衡得了司马懿。

曹丕临终之前,为曹叡挑选了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共同辅佐曹叡。这一辅政集团十分合理,老曹家的人占了两席,但是他们又不是曹操的直系后裔,所以没有继承权。陈群、司马懿作为外人可以跟他们俩相抗衡,以此达到平衡状态。

但是我们要知道,陈群是个正儿八经的文官,他带兵不行,治国一流。所以实际上在那个战乱年代,真正起到制衡作用的,只有曹真、曹休和司马懿。

早年曹叡还对司马懿倍加器重,因为司马懿身边有曹真和曹休克制着他,他反过来也能克制曹真和曹休,这是每个帝王都希望看到的局面。

可是伴随着公元228年曹休讨伐东吴时战败病逝,公元231年曹真因病去世。四大辅政大臣中,再也没人能制衡司马懿了!

司马懿不仅在朝中拥有极高的威望,在军队里也很有威信。他是曹操、曹丕、曹叡时代的三朝老臣,同时司马家族又是数百年的士族,这一身份压根就撼动不了。

此外司马懿在公元231年之前,又带兵击败过东吴,消灭过反叛的孟达,同时带兵对抗过诸葛亮的北伐。所以司马懿在军中的地位也无法撼动。

这么一来对曹叡来说,威胁可就大了去了!这事儿怪不得司马懿,要怪只能怪那些能制衡司马懿的人全都嗝儿屁了!你让司马懿咋整?难道要他自尽吗?

二、曹叡随时可以找借口灭了司马懿,这才是司马懿最害怕的地方。

自打曹真去世以后,曹叡看司马懿就越来越不顺眼了。因为他觉得曹魏不应该有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因此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以后,曹叡长长地松了口气。他不仅因为诸葛亮的去世、蜀汉无法继续北伐而感到高兴,更为了曹魏不再需要完全依靠司马懿而感到高兴。

有时候外界的压力,完全比不上内部的威胁。因为诸葛亮要想北伐成功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司马懿要想抢班夺权,可能瞬间就能办到。

所以这事儿发生以后,曹叡立刻给司马懿加官进爵,让他担任太尉,同时让他留在了朝中,等于是罢免了司马懿的军权。原因很简单,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大事,辽东公孙渊叛变,曹叡压根不打算让司马懿带兵,所以先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带兵平叛,结果遭遇惨败。

无奈之下,在公元238年,曹叡只好再次给了司马懿兵权,让他带领4万人马平定辽东。结果我们都知道,司马懿顺利完成了任务。甚至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因为他不仅平定了公孙渊,还诛杀了辽东15岁以上的所有男子,导致这里人口空虚,为后来鲜卑南下奠定了基础。

再往后,曹叡居然在公元239年就挂了!这可太意外了,可以说天助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功高盖主,早在诸葛亮去世以后,曹叡就可以收拾他了。

但是后面公孙渊叛乱,外交曹叡病逝,使得曹叡压根就没时间收拾司马懿。要是没有这些事儿,曹叡收拾司马懿,或许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毕竟他已经把兵权给收回来了!

三、曹魏三君主中,只有曹叡对司马懿动过坏心思。

第一,曹操压根瞧不上司马懿。

早年曹操当政,司马懿死活不肯到他这儿做官,甚至为此装瘸子。给曹操做秘书以后,司马懿也算是兢兢业业,丝毫没有展现出自身的野心。

所以曹操完全没有理由去怀疑一个给自己打工的青年才俊,毕竟司马懿当时无权无势只有脑子,完全威胁不到老曹家的基业。

曹操甚至将司马懿安排成为太子中庶子,让他辅佐曹丕。当然了,曹操怀疑过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但是不能因为人家长得奇怪,就要杀了人家吧?没这个道理!

第二,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

曹丕就更别说了,当初给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夺嫡成功的,正是司马懿。曹丕对司马懿别提多信任了。

再说了除了曹丕刚登基那会儿,给了司马懿点丢丢军权以外,此后曹丕长期都让司马懿做文官,只负责出谋划策,带兵出征的事情,轮不到司马懿指手画脚。

我们会发现,曹丕当政期间,司马懿长期负责留守许昌,压根没有带兵的机会。或许是曹丕有意为之,不想给他兵权,又或许是曹丕把司马懿当成了自己的诸葛亮、荀彧,希望让他镇守大后方。

第三,唯独曹叡防着司马懿。

曹叡上台以后,珍惜司马懿的军事能力,所以给了他很多带兵的机会。但是在司马懿正上头的时候,曹叡又把司马懿的兵权给撤了。

你们懂那种感觉吗?先把你捧上巅峰,忽然再把你给拽下来。扎心了老铁有没有?司马懿心里别提多紧张了,因为曹叡随时可以找机会灭了司马懿。

总结:司马懿早年也是个忠臣。

司马懿在曹操、曹丕和曹叡时期,一直都是忠臣,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这三位都是猛人,司马懿稍微有点儿不臣之心,就被弄死了。

但是在经历了曹叡恩威并用以后,司马懿就开始有点儿为自己的未来考虑了。尤其是在曹芳登基以后,曹爽总是打压司马懿,这让司马懿很不爽。

从此以后,司马懿就开始黑化了,他灭了曹爽以后,独掌曹魏大权。骑虎难下的他,你以为还有回头路可以走吗?司马家只有一直掌权,这一条路可以走了。一旦放弃了权力,那被灭族只是旦夕之间的事情。

标签: 司马懿曹丕曹曹丕怕曹操还是

更多文章

  • 守陵宫女如何伺候逝去的皇帝(古代宫女守陵的日常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守陵宫,宫女,伺候,皇帝,逝去,生活,古代,日常,如何

    永乐大帝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为朱棣挑选了30多名宫女嫔妃殉葬。这30多名女子先是被赐给一顿美食。然后被带入大殿,殿内放置了30多张小木床,她们被命令站到小木床上,将头伸入已经结好的绳环之中。之后,太监抽走小木床,30多人被活生生吊死,然后为永乐大帝殉葬。用活人殉葬,实在

  • 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氏,赵王,秦王,关系

    两者之间当然有关系,说白了秦王族和赵王族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很久之前就分家了。姓和氏在今天看来是一样的,但在远古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各个氏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父亲是谁,而在于其共同的女性始祖是谁。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志,这就是姓。类似于日本家族的家纹

  • 历史上杨贵妃为何不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的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杨贵妃其实心里也很苦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一对父子,准确来说,先嫁给了儿子寿王李瑁,后嫁给了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

  • 雍正到底有多少个妃嫔(雍正跟年妃的历史故事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妃,雍正,妃嫔,历史,情况,故事,多少,到底

    雍正皇帝号称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到底有多勤劳呢?据统计,他在位13年期间,只有每年冬至、除夕和过生日的时候休假3天,其余每天都在工作。而且他亲手批阅的奏章4.1万件,字数总计1700多万字。最关键的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问题可不小,为啥?因为睡觉少,直接影响到后宫妃嫔们的幸福生活。那么雍正皇帝究

  • 唐太宗的第十四个儿子的结局(李世民儿子有哪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儿子,结局,第十四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除第九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之外,其余十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但李世民的儿子们,大多或有文采,或有武功,都不是平凡之辈,正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啊。虽然长孙皇后死时李世民只有38岁,之后十三年李世民才去世,但李世民终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所以他的嫡子就只有长孙皇后所生的李

  •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火药桶称号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火药桶,半岛,巴尔干,称号,来历,欧洲,称为,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占地5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5500万人左右。这地方凶得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库,若干战争都是围绕巴尔干半岛展开的。早年,奥斯曼土耳其对这里统治了500年左右的时间。到了19世纪初,附近一些崛起的列强纷纷打起了巴尔干半岛的主意。第一,沙俄表示:这里有我们的斯拉夫兄弟!所以我们是来解放他们的!

  • 二战时期美国为什么打德国(为什么不支持德国削弱苏联)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国,二战,削弱,苏联,时期,美国,支持,为什么

    二战的时候,老美本来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坐等卖军火就行了。为啥他非要向德国宣战呢?帮着德国制衡苏联,难道不香吗?其实那时候苏联对世界的威胁,远没有德国大。如果摁不住德国的话,那整个欧洲都将会成为纳粹的地盘,到时候老美再想从欧洲捞好处,麻烦可就大了。凡华体系过后,最受伤的当然是德国,因为他被各路列强抢走

  • 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历史上朱允炆最后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建文帝,历史,最后,哪里,怎么样

    朱允炆大概率是交代在了南京。但是由于这个人过于传奇,所以留下了很多神秘的结局。这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早年朱元璋就知道朱允炆可能守不住江山,所以提前给这位小老弟准备好了袈裟和禅杖。等到朱棣的大军杀来的时候,朱允炆把头发一剃,穿上袈裟拿着禅杖就开溜了。此后朱允炆云游四方,最终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中落脚,从此

  • 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达开,单干,屡战屡败,出走,失败,为何

    石达开是个天才的战术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出来单干后的路线图,我们就会发现,这哥们已经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去哪儿了。石达开离开南京,最初前往安徽安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为了表现自己和洪秀全决裂的态度,石达开索性带兵离开了安庆,前往江西。在江西打了几场败仗以后,他又跑到

  • 诸葛亮三兄弟分别效力谁(诸葛亮兄弟三人谁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效力,兄弟,厉害,分别

    诸葛亮三兄弟,指的是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其中诸葛瑾在东吴给孙权打工,诸葛亮在蜀汉给刘备打工,至于诸葛均,其实压根没工作,长期在家里种地。后来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才在蜀汉谋了一份长水校尉的差事,没什么成绩可言。三个人里,成就最高的自然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从一穷二白开始创业,直到刘备坐拥荆州、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