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何进召董卓入京是对是错(何进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怎么看)

何进召董卓入京是对是错(何进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怎么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4/1/30 9:37:44

何进董卓进京的理由真的很扯,为的是吓唬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以同意他诛杀宫内的宦官,结果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宦官合谋给杀了,这是名副其实的“自掘坟墓”。

这话还要从汉灵帝说起。汉灵帝儿子有很多,但活下来的只有两个,长子是何皇后所生,叫作刘辩,次子是灵怀皇后所生,叫作刘协

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但最开始继承皇位的人并不是他。

刘协虽然史书上写着是灵怀皇后所生,但其实他的生母叫王荣,生刘协的时候不过是个“美人”而已,按照东汉后宫的品级,位在皇后和贵人之下。

即便地位相差如此悬殊,但善妒的何皇后还是一杯毒酒送王荣上了西天。因此,王荣的灵怀皇后的身份,是在刘协当了皇帝之后追封的,她死之前只是个普通的嫔妃。

当然,何皇后在生刘辩的时候,也只是个宫女,地位更低,但母凭子贵,在生了儿子之后一路升到了皇后,所以本是庶子的刘辩也就成了嫡子,而且是嫡长子。

所以,在汉灵帝活着的时候,他只有一个嫡子,就是刘辩,还有一个庶子,就是刘协。按照嫡长子继承之的原则,太子之位毫无疑问是刘辩的,事实上大臣们也经常给汉灵帝提建议,让他赶紧立刘辩为太子,以安国家之本。

但是,汉灵帝不愿意,为啥呢?一是看不上刘辩,他觉得刘辩行为轻佻,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做皇帝。二是他看不上何皇后,当初何皇后毒杀王荣的时候,汉灵帝就想废掉她,被宦官劝下,所以他也不想立何皇后的儿子。

立嫡立长是自古以来的规矩,汉灵帝当然也不好公开表示想立小儿子刘协,于是立储之事久拖不决。然而,汉灵帝拖来拖去,还没想到万全之策,自己却突然染了重病。

可能汉灵帝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寿命竟然如此之短,毕竟他当时才三十多岁。自知不能痊愈的汉灵帝,将自己最信任的宦官蹇硕叫到身边,让他在自己死后扶立刘协继位。

大家不禁要问,这么大的事为啥要托付给一个宦官呢?这就跟蹇硕的职位有关了。

汉灵帝在京都洛阳西园招募壮丁,设立了一支军队,分给八个人掌管,称为“西园八校尉”,比如大家熟悉的袁绍就是中军校尉,曹操是典军校尉,还有那个在火烧乌巢之役中被曹操割掉鼻子的淳于琼,是右校尉。

然而这些大佬此时都归“西园八校尉”之首——上军校尉的统率和管辖,而蹇硕担任的职务就是上军校尉。换句话说,后来搅得天下大乱的曹操、袁绍等人,都曾是蹇硕的下属。

蹇硕掌握的军队,是驻扎在京城之中的军队,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近在眼前,类似于西汉时期的南北军、清朝时的九门提督,只要操作得当,的确有左右皇帝人选的能力。

按照蹇硕的计划,是先杀掉何皇后的哥哥何进,因为何进此时是大将军,是东汉最高的军事官职,位高权重。于是,蹇硕请何进进宫议事,准备埋伏杀手杀死何进。

不料,蹇硕手下有一位司马叫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他时递了个眼色过去,何进一下子明白过来,没有进宫,而是回到了军营,逃过了一劫。

何进既然没死,蹇硕便不足以强行立庶次子刘协为帝,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宦官,违背礼法的事情,不会有多少人响应他,估计汉灵帝也没给他留下个遗诏之类的东西,口说无凭,蹇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刘辩继承了皇位。

蹇硕在刘辩继位之后,仍旧心心念念的要完成汉灵帝的嘱托,而他的计划的第一步,仍然是除掉何进,为此他极力拉拢中常侍郭胜赵忠等人,结果被告密,何进先下手为强,派人逮捕蹇硕并将其诛杀。蹇硕还是把人想得太简单了,虽然大家都是宦官,但也不见得人家就一定会帮你啊!

蹇硕死了以后,何进就将“八校尉”掌握到了自己手里,所以曹操、袁绍这些人也就都成了何进的下属,一时间权力之大,无人可比。

何进的权力大,首先在于他本身就是朝廷的大将军,可谓“军事第一人”;其次是他的弟弟何苗还担任车骑将军,这是除大将军外,仅次于骠骑将军的第三把交椅;

再其次是,由于新皇帝刘辩此时只有十四岁,所以由其母亲何太后临朝称制,而何太后就是何进的妹妹。

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杀了蹇硕之后,何进已经掌握了京师驻地的所有兵权,包括禁军和兵营,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有谁敢不听他的话呢?

事实证明,还是有的,谁?就是何进的妹妹,当朝太后何太后。何太后这个人,心狠手辣,却没有什么心机。

她的婆婆,也就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皇太后,是亲自抚养刘协长大的,因此对刘辩继位颇有不满,而何太后掌权就更不满,曾放话说要让自己的侄子董重诛杀何进,免得何太后飞扬跋扈。

何太后知道之后,竟然一不做二不休,联合何进把董太皇太后的宫室迁回了她本来的封国去,又逼死了董重,要知道董重当时可是骠骑将军,军事上的二把手,就这么给杀了。不久之后,董太皇太后也惊惧而死。

何太后之所以不听何进的话,倒不是两个人之间互相猜忌,而是两个人之间的意见不同。何进在袁绍、曹操等人的劝说下,想要把宦官全部杀掉,但何太后反对,何进的弟弟何苗也反对。在何太后看来,她一个女人家,掌控宦官总比掌控朝廷大臣们要简单些。

按说,以何进此时的势力,要强行诛杀宦官,应该难度不大,但他偏偏要顾忌何太后的意见,不肯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先斩后奏,因此绞尽脑汁想的办法都是如何让何太后下旨,允许他诛杀宦官。

这个时候,袁绍给何进出了个主意,就是请四方豪杰入京,共同请何太后下令诛杀宦官,以此吓唬何太后,这其中就包括了统帅西凉军的董卓。

这一招果然奏效,当董卓快到洛阳时,何太后终于害怕了,遣散了大部分宦官。然而,众宦官一再求情,没几天何太后就又把他们召了回来。

但是,宦官们心中明白,虽然他们暂时回到了宫中,但董卓的军队仍旧在赶往京师的途中,一旦董卓到了,那么他们的末日也就到了。于是,宦官们先下手为强,假传何太后的命令,召何进入宫,然后埋伏刀斧手,将何进砍为肉泥。

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杀,与袁绍之弟袁术率军攻入南宫,将宦官不分好坏老幼,全部杀了个干干净净。等到董卓进京之后,恰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权力真空期,于是董卓独揽大权,废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刘辩被废之后,就被囚禁了起来,最后还是被毒死了。而何太后也被董卓用毒酒毒死,想起当年他毒死刘协的生母王荣,可谓一报还一报。

综上所述,何进作为大将军,手握兵权,完全可以强行诛杀宦官,可是他没有足够的政治头脑,又墨守成规,非得求得何太后的同意不可,于是竟然想出了请董卓进京,吓唬妹妹何太后的馊主意。

结果不仅宦官们狗急跳墙,提前下手杀死了何进,而且董卓进京之后独揽大权,将他的外甥刘辩废掉,和妹妹何太后都被毒死。

假设何进不死在宦官之手,只要董卓一到,以他和何太后的政治智商,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董卓的对手,下场不会有任何改变。

标签: 召董卓入进召何进董卓怎么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最怕曹操还是曹丕曹睿(曹丕怕司马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曹丕曹,曹丕怕,曹操,还是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是青年英才。在曹丕时代,司马懿是柱国大臣。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成了尾大不掉的权臣。所以说,司马懿不会害怕曹操,因为他羽翼未丰,还入不了曹操法眼,自然也不必担心曹操会除掉他。司马懿更加不必害怕曹丕。他是曹丕上位的重要帮手,号称曹丕四友之一。同时又时曹丕登基以后中流砥柱,同时还有曹真、

  • 守陵宫女如何伺候逝去的皇帝(古代宫女守陵的日常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守陵宫,宫女,伺候,皇帝,逝去,生活,古代,日常,如何

    永乐大帝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为朱棣挑选了30多名宫女嫔妃殉葬。这30多名女子先是被赐给一顿美食。然后被带入大殿,殿内放置了30多张小木床,她们被命令站到小木床上,将头伸入已经结好的绳环之中。之后,太监抽走小木床,30多人被活生生吊死,然后为永乐大帝殉葬。用活人殉葬,实在

  • 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氏,赵王,秦王,关系

    两者之间当然有关系,说白了秦王族和赵王族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很久之前就分家了。姓和氏在今天看来是一样的,但在远古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各个氏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父亲是谁,而在于其共同的女性始祖是谁。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志,这就是姓。类似于日本家族的家纹

  • 历史上杨贵妃为何不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的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杨贵妃其实心里也很苦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一对父子,准确来说,先嫁给了儿子寿王李瑁,后嫁给了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

  • 雍正到底有多少个妃嫔(雍正跟年妃的历史故事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妃,雍正,妃嫔,历史,情况,故事,多少,到底

    雍正皇帝号称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到底有多勤劳呢?据统计,他在位13年期间,只有每年冬至、除夕和过生日的时候休假3天,其余每天都在工作。而且他亲手批阅的奏章4.1万件,字数总计1700多万字。最关键的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问题可不小,为啥?因为睡觉少,直接影响到后宫妃嫔们的幸福生活。那么雍正皇帝究

  • 唐太宗的第十四个儿子的结局(李世民儿子有哪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世民,唐太宗,儿子,结局,第十四

    李世民有十四个儿子,除第九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之外,其余十三个儿子,竟然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但李世民的儿子们,大多或有文采,或有武功,都不是平凡之辈,正应了那句老话“虎父无犬子”啊。虽然长孙皇后死时李世民只有38岁,之后十三年李世民才去世,但李世民终生只有这么一位皇后,所以他的嫡子就只有长孙皇后所生的李

  •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火药桶称号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火药桶,半岛,巴尔干,称号,来历,欧洲,称为,为什么

    巴尔干半岛占地55万平方公里,人口在5500万人左右。这地方凶得很,被称之为欧洲的火药库,若干战争都是围绕巴尔干半岛展开的。早年,奥斯曼土耳其对这里统治了500年左右的时间。到了19世纪初,附近一些崛起的列强纷纷打起了巴尔干半岛的主意。第一,沙俄表示:这里有我们的斯拉夫兄弟!所以我们是来解放他们的!

  • 二战时期美国为什么打德国(为什么不支持德国削弱苏联)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德国,二战,削弱,苏联,时期,美国,支持,为什么

    二战的时候,老美本来可以置身事外,只要坐等卖军火就行了。为啥他非要向德国宣战呢?帮着德国制衡苏联,难道不香吗?其实那时候苏联对世界的威胁,远没有德国大。如果摁不住德国的话,那整个欧洲都将会成为纳粹的地盘,到时候老美再想从欧洲捞好处,麻烦可就大了。凡华体系过后,最受伤的当然是德国,因为他被各路列强抢走

  • 建文帝朱允炆到哪里去了(历史上朱允炆最后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允炆,建文帝,历史,最后,哪里,怎么样

    朱允炆大概率是交代在了南京。但是由于这个人过于传奇,所以留下了很多神秘的结局。这是流传很广的故事,早年朱元璋就知道朱允炆可能守不住江山,所以提前给这位小老弟准备好了袈裟和禅杖。等到朱棣的大军杀来的时候,朱允炆把头发一剃,穿上袈裟拿着禅杖就开溜了。此后朱允炆云游四方,最终在江苏吴县的普洛寺中落脚,从此

  • 石达开单干后为何失败(石达开出走后为何屡战屡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石达开,单干,屡战屡败,出走,失败,为何

    石达开是个天才的战术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从石达开离开太平天国,出来单干后的路线图,我们就会发现,这哥们已经跟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该去哪儿了。石达开离开南京,最初前往安徽安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为了表现自己和洪秀全决裂的态度,石达开索性带兵离开了安庆,前往江西。在江西打了几场败仗以后,他又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