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东德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东德是现在德国的哪些地方)

东德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东德是现在德国的哪些地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85 更新时间:2023/12/6 8:26:16

柏林墙真的倒了吗?

如果上个世纪末身在德国的朋友,或许会明显感觉到,虽然西德东德合并了,但是两者之间还真的存在很大的差距。

东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二战结束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德就这么出现了。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以及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由于苏联的计划经济在本国得到了成功,所以得以在全世界各大社会主义国家推广,咱们这儿也是如此。

东德东边是波兰人民共和国,东南边是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北边是波罗的海,西边则是著名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就是西德,简称联邦德国。

一、刚成立的时候,东德人口锐减,柏林墙因此诞生。

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过去德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二战结束后,民主德国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人口外逃十分严重。

原本大家都是德国人,而且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结果现在让这帮人突然接受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似乎有点儿适应不了。

最关键的是,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仇恨比较深,二战的时候双方都干掉了对方若干军队和百姓,属于血海深仇的那种类型。你让他们接受苏联的管理,你觉得他们愿意吗?

而且这些德国居民中,存在大量的地主、企业主,这些人担心不同的社会制度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财产。此外还有不少知识分子也在逃亡名单之列,甚至连技术工人也开始大规模西德逃亡。

因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就有270万人陆续跑到了西边的联邦德国。这可咋整呢?要是一直这么跑下去,那东德基本留不下什么人才。

到了1961年,为了防止人口继续外流,民主的国开始在西柏林的边境上修建了著名的柏林墙。这玩意儿真的管用吗?真的管用。

柏林墙是一条高2米、长155公里的混凝土墙,上面布满了带刺的铁丝网。交叉口和沿线都布满了观察塔,观察塔上到处都是警卫。几次尝试失败以后,民主德国的人终于开始老实了。

二、东德比我们想象中要牛得多。

很多人觉得,东德跟着苏联混,除了思想上,在其他各方面应该都赶不上西德。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事实证明,东德的化、科学、技术、教育、经济等各方面,都是欧洲的翘楚。尤其是在柏林墙搞好以后,老百姓们都安安稳稳地开始在东德发展自己的国家,没心思再考虑外逃的事情了。

1950年开始,东德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恢复到了二战前的水平,这才过了5年时间而已,可见计划经济在当时是非优秀的一种经济体制。

到了1951年,东德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2年以后,东德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了全民经济的78.9%,由此可见东德的发展是惊人的,尤其在工业方面。

1963年,东德提出了新经济体制的指导方针,也就是以利润为核心的工业企业管理制度。扩大企业在经营、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保证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完美结合。

这下子老百姓们的生产积极性立刻就被调动了起来,此后的东德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5%以上。国民收入也大幅度得到了提升。

东德的改革虽然慢了一步,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的工业水平常年稳居世界前十。而且东德的工业技术是华约体系中的翘楚,甚至援助过咱们国家,至今他们在中国修建的一些设施,质量那都是杠杠的。

三、东德人的福利待遇也相当高。

很多东德人到了西德以后,忽然发现幸福感没了。为啥?因为在东德不需要借贷,就能够生活得很好。可是到了西德,不借贷压根就活不下去。房子要贷款、车子要贷款、甚至连吃饭买衣服都要用信用卡。

过去在东德,作为工人,房子可以分,车子可以自己造,且价格便宜。吃饭有食堂,只要做好本分工作,生活基本上没什么可顾虑的。

最有意思的是,东德的工人地位是相当高的,生一场病,给你看病的极有可能是国家级别的专家。为啥?因为工人当家做主了嘛!

但是你到西德来了以后,这种待遇几乎是不可能享受到了。关键是,东德的失业率非常低,每个人几乎都被安排得好好的。只要你不是那种懒癌成精的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得有滋有味,绝对不成问题。

而且在东德没有所谓的嫌贫爱富,个人魅力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个女人嫁给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家有台彩电或者缝纫机,她们看中的就是你这个人。这就是为啥现在有这么多人怀念东德生活的原因。

四、物质上的柏林墙倒了,精神上的柏林墙却还在。

但是到了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利用各种条件大举进攻东德,这使得东德的物价飞涨,失业率开始攀升,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以此拯救自己。终于,统一的日子来了。

东西德在1990年10月3日统一以后,你以为大家都是德国人,待遇就一样了吗?当然不是,东德就跟殖民地一般,永远低人一等。过去在东德拥有稳定工作的教授、工人,在统一以后失去工作的情况比比皆是。

是他们的专业水平不过关吗?当然不是,真正阻碍他们就业的,其实就是西德的那帮人。就算在统一后的德国找到了工作,东德的人再也无法享受过去那种待遇了。这里资本决定一切,你所谓的劳动最光荣,终究成了西德血汗工厂老板们,给员工打鸡血的口号。

总结:心里的柏林墙还在不?

这是一次街头采访,记者采访了多数从东德来到西德打工的人,其中57%的人都坦言,东德好的地方比差的地方多,并且绝大多数人都在怀念东德。

但是记者再问他们,是不是希望重建柏林墙,大家纷纷摇头。只有14%的人,才会想着重建柏林墙,毕竟国家统一,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这些年联邦德国政府也在努力保障昔日东德居民们的权益,比如说提高他们的基本工资,完善就业制度,保障失业人口的基本生活等等。甚至来自东德的默克尔,都被推举成为了联邦德国的总理(一把手)。

这些都是近些年的进步,由此可见,现实中的柏林墙被推倒了,这还远远不够。精神层面上的柏林墙,也在不断被努力推倒。

标签: 东德性质德国国家地方哪些现在什么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天策上将到底谁封的(天策上将真是封无可封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策,上将,李世民,到底,真是

    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为武官之首,位在诸王公之上,在所有实职中已经是封顶了,但还是有虚职在名义上是高于天策上将的。武德三年,李世民奉命从长安出发,讨伐占据洛阳的王世充,连战连胜。同为北方“三巨头”之一的河北窦建德坐不住了,为了维系三方势力的平衡局面,他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救援王世充。不料在虎牢关一战,窦建德大

  • 岳飞死后秦桧的下场是什么(岳飞的死和秦桧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桧,岳飞,下场,有关,什么

    害死岳飞之后,秦桧的日子过得很风光,手握大权,把持朝政,就连宋高宗赵构都对他忌惮三分,一直到十四年之后,秦桧才病重不治而死。自南宋建立以来,朝廷中有分化出了两派,一派主和,一派主战,秦桧是主和派的代表,而岳飞就是主战派的代表。至于宋高宗,则表现得非常奇怪,他总是在两种态度之间不断摇摆,总的方针似乎是

  • 历史上让人落泪的话概括(总有一段历史让人泪流满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概括,落泪,泪流满面

    总有一段历史让人泪流满面: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谓是句句戳心。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在16岁时,嫁给了19岁的苏轼。两个人可谓是琴瑟和鸣,郎才女貌。两人共同生活了11年时间,这段时间或许是苏轼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偏偏在王弗27岁的时候,一场大病夺走了她的性命。苏轼几乎肝肠寸断,此后的人生也开

  • 诸葛亮借司马懿除孟达是真的吗(诸葛亮为何对孟达见死不救)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孟达,诸葛亮,懿除,司马,见死不救,为何

    三国见风使舵排行榜中,吕布排第一,那么孟达就得排第二了吧?孟达这个人在游戏里面常常是以反面角色出现的,但是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个多面体。因为他总是在不同集团公司跳来跳去,跳槽不可怕,专门挑前任老板的对手公司挑,那才可怕,毕竟三国时候也没啥保密协议,哪怕签了也不顶用。他的这个简历,哪家公司看了都要瑟瑟发

  • 何进召董卓入京是对是错(何进召董卓进京这件事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召董,卓入,进召,何进,董卓,怎么

    何进召董卓进京的理由真的很扯,为的是吓唬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以同意他诛杀宫内的宦官,结果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宦官合谋给杀了,这是名副其实的“自掘坟墓”。这话还要从汉灵帝说起。汉灵帝儿子有很多,但活下来的只有两个,长子是何皇后所生,叫作刘辩,次子是灵怀皇后所生,叫作刘协。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

  • 司马懿最怕曹操还是曹丕曹睿(曹丕怕司马懿吗)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曹丕曹,曹丕怕,曹操,还是

    在曹操时代,司马懿是青年英才。在曹丕时代,司马懿是柱国大臣。到了曹叡时代,司马懿成了尾大不掉的权臣。所以说,司马懿不会害怕曹操,因为他羽翼未丰,还入不了曹操法眼,自然也不必担心曹操会除掉他。司马懿更加不必害怕曹丕。他是曹丕上位的重要帮手,号称曹丕四友之一。同时又时曹丕登基以后中流砥柱,同时还有曹真、

  • 守陵宫女如何伺候逝去的皇帝(古代宫女守陵的日常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守陵宫,宫女,伺候,皇帝,逝去,生活,古代,日常,如何

    永乐大帝朱棣死后,他的儿子朱高炽继位,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为朱棣挑选了30多名宫女嫔妃殉葬。这30多名女子先是被赐给一顿美食。然后被带入大殿,殿内放置了30多张小木床,她们被命令站到小木床上,将头伸入已经结好的绳环之中。之后,太监抽走小木床,30多人被活生生吊死,然后为永乐大帝殉葬。用活人殉葬,实在

  • 秦王和赵王都是嬴姓赵氏(嬴姓和赵氏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氏,赵王,秦王,关系

    两者之间当然有关系,说白了秦王族和赵王族都是一个老祖宗,不过很久之前就分家了。姓和氏在今天看来是一样的,但在远古时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各个氏族之间的区别,不在于父亲是谁,而在于其共同的女性始祖是谁。每个氏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志,这就是姓。类似于日本家族的家纹

  • 历史上杨贵妃为何不生孩子( 杨贵妃不能生的真实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杂谈

    杨贵妃其实心里也很苦啊,因为她先后嫁给了一对父子,准确来说,先嫁给了儿子寿王李瑁,后嫁给了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

  • 雍正到底有多少个妃嫔(雍正跟年妃的历史故事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妃,雍正,妃嫔,历史,情况,故事,多少,到底

    雍正皇帝号称史上最勤劳的皇帝,到底有多勤劳呢?据统计,他在位13年期间,只有每年冬至、除夕和过生日的时候休假3天,其余每天都在工作。而且他亲手批阅的奏章4.1万件,字数总计1700多万字。最关键的是,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问题可不小,为啥?因为睡觉少,直接影响到后宫妃嫔们的幸福生活。那么雍正皇帝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