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则天的墓到底有没有人盗过(为什么不敢盗武则天的墓)

武则天的墓到底有没有人盗过(为什么不敢盗武则天的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3/12/9 11:53:36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埋葬了两位皇帝的陵墓。尽管至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但唐高宗和武则天依然安然沉睡在陵墓之中,没有受到任何打扰,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掘的陵墓。

乾陵的由来

相传高宗继位之后,就派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和太史令李淳风去选墓地。

两人一路查看,当来到距离长安七十多公里的梁山时,李淳风大为惊叹,认为此山三峰高耸,主峰直插云天,乌、漆二水在山前合抱,围住地下的龙气,乃是世间少有的一块风水宝地,堪称龙脉圣地。于是两人选定之后,急忙回洛阳禀报高宗。

高宗听到李淳风说找到了一块龙脉圣地,不由得心中大喜,但旁边的袁天罡突然说道,此地万万不可作为乾陵之址。

原来,袁天罡看风水的道行更深,他当年在为高祖李渊寻找陵址时,就曾留意过梁山这个地方,猛地一看,似乎是一块风水宝地。

但此地与太宗龙脉隔断,如果是寻常百姓葬在此处,则至少可以兴隆三代。而如果皇帝葬在此处,则三代之后江山有危险。

同时,袁天罡认为,梁山三峰耸立,北峰最高,南二峰稍低,东西对峙,正应了“梁山为陵,女子主事”。

如果乾陵定在梁山,恐怕大唐江山必为女子所伤。但是高宗最终还是听信了李淳风的意见,将自己的陵墓地址定在了梁山。

高宗死后,陈子昂等人主张在洛阳安葬,而武则天则遵照高宗“得还长安”的遗愿,将其葬在了距离长安不远的梁山。

根据历史记载,修建乾陵共动用兵士和民工二十多万人,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将梁山主峰作为陵冢,在山腰凿洞修建地宫。

神龙政变后,82岁的武则天被迫让位给儿子李显,并且在死前取消了自己的帝号,想以皇后的身份“归葬乾陵”,和丈夫高宗合葬在一起。而李显在武则天最后的日子里,也放下了曾经的恩怨,力排众议,命人打开乾陵,将武则天葬入乾陵玄宫。

从这之后,乾陵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飘摇,尘封的石门再也没有对外面的世界开过。

乾陵中都有什么

要想进入乾陵,首先要经过一条“羡道”,这条羡道大约长63米,宽4米,用两吨重的长方形石条叠砌而成,石条上下左右之间以铁棍相连,缝隙之中浇灌铁浆,封宫之后,石条之间不能移动,浑然一体,打开的难度极大。

如果能通过羡道,那么尽头就是宫门。普通人的墓葬宫门只有一个,但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有五道石门,估计乾陵应该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石门全部由巨大的石块组成,沉重且不可能从外面推开。

进入宫门,便达到墓室了。墓室应该分为前、中、后三室,中室的中间有“棺床”,棺床上放着皇帝的神宫,即棺椁,高宗和武则天的神宫应该是并排放置的,高宗在右,武则天在左。皇帝身穿十二套大殓之衣,口含贝玉,棺内有各种陪葬的贴身宝物。

后室设有石床,石床上放置衣冠、剑佩等高宗生前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神座西边放置宝绶,谥册等,东边放置明器、素幡等。

据专家推测,乾陵中的宝贝至少有五百吨,因为根据史料记载,高宗驾崩时,陪葬品的价值占了朝廷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高宗临死前留下遗诏,将生前喜爱的所有书画全部陪葬。二十多年后武则天驾崩,又带进去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宝贝,那么乾陵中的陪葬品价值有多高,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乾陵中可能有一件顶尖国宝《兰亭序》。

史料记载,李世民死的时候,遗诏要求将《兰亭序》陪葬,但五代时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结果却没有发现《兰亭序》,那么极有可能这件国宝被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给留下来了。

所以大概率这件国宝就在乾陵之中。而且,民间一直就有《兰亭序》陪葬武则天的说法。

乾陵前的无字碑

乾陵前立有两块巨大的石碑,西边那块叫“述圣记碑”,主要是歌颂高宗功绩的,有武则天撰文,中宗李显书写,全文八千多字。

东边那块本应该是歌颂武则天功绩的,但奇怪的是,这块功德碑上空无一字。

汉武帝曾在泰山顶上给自己立过一块无字碑,理由是自己功德无量,文字已经不足以说明了。武则天在自己陵前立无字功德碑,其用意很可能是跟汉武帝一样的。

另外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知道自己抢了李唐的江山,如果碑上有字,恐怕会招致后人辱骂,所以还是不写字的好。

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自认为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不输给任何一位皇帝,但唐朝后代皇帝肯定不会给她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所以武则天不在碑上刻字,而是将自己的功过留给天下人评说,她似乎更相信群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最后一种说法,是无字碑上本来是有字的,但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给磨平了。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曾应四夷酋长所请,筹资百万亿在神都洛阳建了一座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其实就是武则天的纪功柱,全体由黄铜浇铸而成。李隆基继位之后不久,即下令销毁天枢,熔了一个月也未能熔完。

而且,李隆基一直对打击武家势力不遗余力,所以他既然能毁去天枢,那么磨去武则天功德碑上的字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所谓无字碑,如今是看不到的,因为上面早已刻满历朝历代的题刻。自北宋以来,凡是达官显贵游历到此,都在在无字碑上刻字,到了明朝时,已有题词者39人,遗留题刻42段,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

有趣的是,其中有一段文字,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识别,据猜测可能是一种已经消失的少数民族的文字,被学者们称为“二十世纪之谜”。

风雨飘摇,乾陵无恙

自建成以来,乾陵和其他所有的皇帝陵寝一样,都被盗墓者所觊觎,然而1300多年来,无数的盗墓者都在乾陵面前铩羽而归。

试图盗墓乾陵的人,多如牛毛,大多没有记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十七次之多,其中最有名的是黄巢、温韬、孙连仲三人。

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几乎覆灭了唐朝江山,但历朝历代的起义军都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没钱!明末的李自成选择了敲诈勒索高官富户,而黄巢则选择了盗墓。

他动员了40万人,在梁山西侧狂挖不止,直接挖走了半座梁山,深达40多米,但因为不懂风水地貌,竟然挖错了方向,最终无功而返,而他留下的那条深沟,至今仍存,被称为“黄巢沟”。

五代时期,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是一个狂热的盗墓贼,凡是在他所辖境内的唐朝诸陵,全部被他挖掘,墓中的金银财宝也都被他取了出来。

然而,在他想要挖乾陵的时候,突然风雨大作,等他离开天便放晴。史载“独乾陵不可近,近之辄有风雨。”温韬受了惊讶,从此不敢再打乾陵的主意。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以军事演习为掩护,调动了一个师的兵力挖掘乾陵。当时孙连仲用了很多炸药,把梁山炸得面目全非,但却始终找不到墓道口。

正当他们还要继续时,突然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暴雨数日不歇,军中传言是武则天显灵,欲惩罚盗墓者,孙连仲无奈,只好狼狈离开。

当前人们普遍认为,乾陵是没有被盗过的,因为我们前文说,乾陵的墓道很结实,也没有被毁坏的痕迹,说明至少没有人从墓道进去过。

而不走墓道,要打盗洞的话,梁山周体全是石头,十分坚硬,打盗洞的难度非常大,而且专家仔细查看,也并未发现有任何盗洞的痕迹。

1959年到1960年,国家曾组织考古人员对乾陵进行开发,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不久,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时至今日,我们对乾陵的内部构造,以及可能存在的宝贝,有没有被盗过,这些统统都是猜测。

也许只有在等到乾陵被打开的时候,一切才能真相大白。说句老实话,我虽然不懂书法,但最关心的还是《兰亭序》是否真的就在乾陵之中呢?

标签: 盗武武则天到底为什么

更多文章

  •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什么意思(三国的法正厉害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法正,意思,厉害,什么

    法正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谋士之一,名声只在诸葛亮和庞统之下。但如果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就实在太过分了。从历史上看,法正多奇谋,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并无所长。之所以会出现法正不死,便无三国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法正深得刘备信任。如果法正不死,肯定就能劝阻刘备伐吴,也就不会有之后的猇亭之败,三国鼎立之势也就不

  • 刘备和诸葛亮一定置刘封于死地(刘封被赐死的悲惨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封,死地,诸葛亮,刘备,结局,悲惨,一定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的黑点,但之所以诸葛亮这样做,也是为了刘家江山的缘故。刘封之死,不在于他是不是要造反,而是在于他可能会造反,也就是说刘封造反这件事,将来可能会发生。那么,刘封作为刘备的养子,是否和刘禅竞争皇位继承权的资格?对刘禅的皇位到底有无威胁呢?下面我结合史料,给大家分析

  • 魏延谋反是不是诸葛亮害的(诸葛亮为什么料定魏延会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料定,魏延会,魏延谋,诸葛亮害,为什么

    魏延不是诸葛亮逼反的,而是死在了杨仪的手中,这事我早就想说道说道了。看《三国演义》的人,往往把魏延当成一个坏人,认为此人脑后有反骨,刚投降刘备的时候就让诸葛亮看了出来,要杀他,被刘备拦了下来。诸葛亮死后,魏延想造反,结果诸葛亮留下锦囊妙计,让马岱从背后斩杀了魏延。其实,历史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魏延本

  • 李世民杀光侄子放过侄女了吗(历史上李世民杀了几个侄儿)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杀光,侄女,侄子,侄儿,历史,放过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不仅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还将两人的10个儿子全部杀掉,但却放过了他们的11个女儿。那么事件的真相真的像大家看到的那样吗?绝对不是。我们今天来看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总是将其定性为一场兵变,发起者是李世民,受害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结果是李渊被迫改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在不久之后禅位

  • 秦始皇母亲和谁生了两个孩子(秦始皇生母和嫪毐有孩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始皇,生母,嫪毐,母亲,孩子

    这有什么问题吗?当年宣太后芈八子,不也跟义渠王生了俩儿子吗?秦始皇的老妈赵姬,只是效仿宣太后而已,只不过她没有宣太后的手腕,因此才被钉在了耻辱柱上。宣太后执政长达41年之久,他儿子秦昭襄王到了60岁,还是宣太后手里的傀儡。这41年时间里,宣太后还不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临了,还落得个不错的名声,甚至有

  • 李元芳的千牛卫大将军多大官(唐朝千牛卫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官职,李元芳,将军,千牛卫大,唐朝,什么

    在《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后期的官职是千牛卫大将军,这是一个正三品的官职,理论上和狄仁杰是平级。李元芳在遇敌时,总是喊出自己是千牛卫大将军的身份,这和狄仁杰在遇到地方官时亮出自己官职的道理是一样的,可以有效地震慑对方。那么,唐朝的千牛卫大将军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呢?李元芳的地位真有那么高吗?李渊建立唐朝

  • 诸葛亮的儿子不如司马懿的儿子(诸葛亮的子孙为何无能)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子孙,司马懿,儿子,无能,不如,为何

    为什么我总说,诸葛亮与曹操、司马懿这类人,是有本质区别的呢?从他们对待子孙的教育态度上,其实就能看得出来。曹操刚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带着儿子们南征北战,为啥?当然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将来曹操打下了江山,可是要让儿孙们继承的。司马懿也是一样,他们家是老士族了,自古都很注重子孙的教育。司马懿本人更是把司马师

  • 自吸发动机可以用全合成机油吗(德系自吸发动机用什么机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机油,德系,发动机,合成,可以,什么

    我叔叔是个修了几十年车的老师傅,他说全合成机油确实不错,但不是适合所有的车型,尤其对于一些自然吸气车型来说,使用全合成机油不仅对车辆没有一点好处,甚至还有可能造成发动机的损坏!车辆按照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般来说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吸气,另一种则是涡轮增压车型。在过去的时候,人们追求大排量,来

  • 孙策为什么让孙权继位(孙权继位后对待孙策的后人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策,继位,孙权,对待,后人,如何,为什么

    孙权这家伙不厚道,自己的哥哥孙策把天下打下来交给他,结果他却成了个“白眼狼”!为啥说孙权是白眼狼呢?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哥哥的吧!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以后,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帝,但是孙策却只被追封为长沙桓王。这事儿够无语的,毕竟江东集团的地盘,可都是孙策打下来的啊!你孙权白捡了一个集团,结果却

  • 大明风华朱棣为什么传位给朱高煦(最后到底把皇位传给了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华,传位,皇位,朱高煦,朱棣,最后,为什么,到底,大明

    勉之!世子多疾。---《明史》这是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啥意思呢?也就是告诉朱高煦,好好努力吧,你大哥世子朱高炽总是生病!长这么大,没见过这样的父亲,哎!你今天就见到了!朱棣就是这样的父亲,这分明是赤裸裸地暗示有没有?朱高炽总是生病,等于是说朱高炽可能会早死,只要朱高煦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