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开封到底是几朝古都历史(开封分别经历几个历史朝代)

开封到底是几朝古都历史(开封分别经历几个历史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640 更新时间:2023/12/6 15:25:58

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所以中国历代王朝多在中原地区建都。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至今拥有4000多年的建城历史,古称老丘、大梁、陈留、汴州、汴梁、东京等。

开封

夏朝多次迁都,老丘(开封)是其中之一,开始了开封的建都史。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魏国初建都安邑,魏惠王时期迁都大梁。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在开封建都。北宋赵匡胤取代后周,仍建都开封。靖康之变之后,金国侵占宋朝大片领土,开封成为金国的陪都。金宣宗为逃避蒙古锋芒,迁都开封。

夏朝,战国魏,五代之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八朝先后建都于开封,这也是开封被称为八朝古都的原因。

今天@下吕居士就来谈谈八朝古都开封和八朝的旧事。

八朝古都


夏朝

夏禹传位于其子,开始了家天下的夏朝。夏朝的领土范围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等区域,中心在河南地区。

夏朝的建立与大禹治水有直接关系。舜时期黄河泛滥,大禹继续其父的治水工作,动员华夏各部,历时十三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大禹治水团结了华夏部族,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大禹

夏朝建立后,都城多次变迁,但基本上都在今河南省区域内。夏朝中后期,第七代夏王杼迁都老丘(今开封北),经历杼、槐、芒、泄、不降、扃等六世。

夏王朝共传14代,17位帝王,共有六位夏王定都在老丘,超过200年。

夏朝统治区域

夏朝曾迁都9次,老丘是众多都城中历时最长,经历夏王最多的。老丘在当时成为夏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此期间,夏王杼东征东夷直到大海,夏王朝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力达到鼎盛,更多部落臣服于夏王。杼之后的五位夏王统治的两百年间夏朝平稳发展。

战国之魏国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治所在安邑。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的励精图治,魏惠王即位时的魏国国力达到鼎盛。安邑的位置太过偏西,且山多地少,已经不能满足国力日益增长的魏国的需要,也难以支撑志在争霸的魏惠王的需要。

再者,安邑,靠近边境,易受到他国攻击。为了向东争霸的军事和战略需要,魏惠王六年,魏国将都城迁到了大梁(开封市西北)。成为魏国的都城后,开封是中原的第一坚城和大都市之一。魏国也因定都大梁而获梁国的别称。

魏惠王

魏国因为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失利军事实力大损,从中原霸主成为了二流国家。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秦国与魏国的攻守之势改变了,开始不断蚕食魏国领土。

公元230年开始,秦王嬴政开始消灭六国的计划。公元225年,王贲受命率军十万进攻魏国,连下数城。

到达大梁城下后,王贲勘察了大梁周围地势,引黄河之水灌大梁城,魏王假成为瓮中之鳖,只能投降。繁华百年的大梁城却成为一座死城。

五代之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从907年朱温代唐开始,到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结束,共计53年。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以开封为都城。

唐朝时期,开封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富庶程度甚至超过洛阳和长安两京。唐朝晚年,朱温通过参加和镇压黄巢的农民起义军,被封梁王,以河南汴州为中心,成为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朱温在汴州建造宫阙,后逼唐哀帝禅位,登基称帝,建立后梁,定都汴州,将汴州升为开封府。这一时期的开封正式取代了洛阳,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后梁定都开封十七年,时间虽短,但开封的租赋较轻,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后梁定都开封,使中国的政治中心从西部丘陵转向东部平原地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后梁

后梁之后占据中原的各势力仍然征伐不断,下克上屡见不鲜。后晋石敬瑭通过向契丹耶律德光称儿皇帝,并割让燕云十六州,借兵灭亡定都洛阳的后唐。

石敬瑭将都城迁回到开封。但后晋存国仅十二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因不肯对契丹称臣被灭国。

契丹灭国后晋后,辽太宗耶律德光以皇帝礼仪进入开封城,改汗称帝,并定都开封,开封改称汴京。

辽太宗意欲经略中原,但契丹兵烧杀抢掠,中原百姓进行反抗。耶律德光定都汴京不满半年便引军北还。

后晋灭亡后,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建立后汉,后迁都汴州。但后汉存国仅三年,便被郭威建立的后周取代。后周定都在东京开封府。

后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减免徭役,整顿军队,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后周世宗柴荣在郭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后周国力,恢复了开封的江淮漕运,使开封经济进一步提升。柴荣在位期间,征调民力在原汴京城基础上建筑外城,开封成为新的都城。

柴荣

北宋

后周世宗柴荣在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途中病重,返回开封后病逝,传位于其幼子柴宗训,史称周恭帝。作为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仍定都开封。

赵匡胤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基本统一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局面。赵匡胤作战中严令军士不得掳掠都城,与五代时期割据军阀的作为形成鲜明对比,此举广泛赢得民心。

赵匡胤

北宋时期的开封称为东京、汴京、汴梁等。北宋统一后将开封城扩建了数倍,面积超过了洛阳和长安,其繁华程度也是举世无双。

当时开封城人口过百万,由于宋朝重视商业发展,开封城内的商铺过万家,开封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开封城的城市面貌和繁荣程度。

从960年北宋建立到1127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开封作为都城近170年,北宋是封建王朝中将开封作为都城最长的朝代。

北宋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都迅速发展,众多文化名人如欧阳修、柳永、苏轼等和外国友人云集开封。

苏轼

金朝

完颜阿骨打在上京会宁府建立金朝,并以上京会宁府为都城。金太宗时期消灭辽国,并制造靖康之变灭亡北宋,开封成为金朝的陪都,称为南京。

海陵王完颜亮在位时期,金朝迁都中都(今北京),但其为进一步南征想要迁都开封,由于南征途中被弑杀,所以没有完成迁都开封,但开封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金宣宗时期,蒙古帝国时时侵扰,金朝被迫将都城迁到南京开封,开封从陪都成为首都。

蒙古南侵地图

以上就是将开封作为都城的八个朝代或者政权,除此之外辽太宗曾短暂迁都开封,明太祖朱元璋曾将开封作为北京,但均不长久。

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一、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人口众多适合作为都城。唐朝时期,开封取得长足发展,而且没有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加上五代十国时期占据中原各政权的经营和改造,开封人口增长,商业繁荣。

二、赵匡胤本为后周将领,北宋开国文臣武将也都扎根开封时间日久,不愿定都其他城市,且其他城市又需要重新改造。

三、北宋初年的开封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开封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

开封的劣势


但是开封的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相比古都长安、洛阳成为开封最大的劣势。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中原政权又处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弱势地位。

辽太宗灭亡后金几乎是长驱直入;宋真宗时期辽国南侵,宋朝朝廷上下就想迁都以逼兵锋,由于寇准的坚持才没有成行。

澶渊之盟后,宋辽保持了上百年的相对稳定,但开封已然是暴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之下。

辽、宋立国日久,两国统治者也都开始耽于享乐,东北崛起的女真族短时间内就将辽国和北宋灭亡,究其原因还是开封无险可守,无法抵挡女真的铁蹄。

北宋和金国之后,中原再也没有出现都城,开封也称为中原王朝的最后一个都城。今日之开封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保留了诸多文化遗址,是重要的旅游城市。

标签: 开封历史朝代古都经历分别到底

更多文章

  • 青楼名妓李师师的故事(水浒传中李师师是青楼女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师师,青楼,名妓,女子,故事,水浒传

    在四大名著《水浒传》中,东京的青楼名妓李师师和浪子燕青有一条微妙的“感情线”,还和宋徽宗有一段故事,因为她有绝世的美貌,又是青楼有名的妓女,多少文人墨客、京都显官都为她倾倒,她身上也增添了不少故事性。在真实的历史上,李师师其实和文学作品的形象有所差异,除了被人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她还是一名有骨气、有

  • 三元里抗英历史事件介绍(三元里抗英战争事件发生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元里,事件,战争,介绍,历史,发生,时间

    道光二十年11841年)四月初七日,《广州和约》签订后,广东人民义愤填膺,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九日,英军士兵在三元里附近村落抢掠财物,霸占民房,奸淫妇女。村民们聚集三元古庙誓师,奋起反抗,当场打死英兵10余人,活捉12人。次日,各乡义勇约2万人在牛栏冈将英军团团围住,最后在广州知府余纯保的劝解下,英

  • 魏征梦斩泾河龙的故事简介(魏征梦斩泾河龙王是真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简介,故事

    泾河龙王因违抗玉帝旨意被判上剐龙台问斩,唐太宗受托为其求情,喊来丞相魏征下棋以期拖过时辰,不料魏征突然在午时三刻酣然入梦,梦中已把泾河龙王斩首示众。魏征为什么能在梦中斩龙呢?他到底是什么身份?后来因为唐太宗魂游地府,宰相许敬宗不相信魏征所说的唐太宗能还阳之说,魏征很有把握地告诉他:“不瞒许先生说,下

  • 牛皋是什么历史人物(历史上牛皋和岳飞是部下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牛皋,历史,部下,岳飞,人物,关系,什么

    一说到抗金名将,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岳飞。诚然岳飞是抗金名将当中最耀眼的一个,但是他的耀眼是离不开那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在岳飞帐下的将士们当中,最出名的一个当属牛皋了。牛皋是抗金名将,身经百战之余,独冠三军之勇。作为抗金名将的牛皋,他最初的身份只不过是一名“射士”(所谓的“射士”指的是弓箭手)。在

  • 清朝的正大光明牌匾谁写的(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由何而来)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正大光明,乾清宫,牌匾,清朝

    正大光明,反过来读光明正大,这是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作风正直、为人处世正派、心怀坦白,听着非常偏向口语化。但其实,正大光明这词,背后还有一段少为人知的故事。在故宫乾清宫正殿,悬挂着“正大光明”匾额,那是清朝时期悬挂于此。清朝大家也了解,作为贯穿古代以及近代的一个特殊朝代,其特殊的历史意义,以及影视

  • 紫禁城养心殿是干什么的地方(故宫养心殿的主人和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养心殿,紫禁城,故宫,用途,主人,地方,干什么

    先纠正一下标题,并不是明清所有的皇帝的寝宫都选在了养心殿。作为准确的描述是,自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开始,养心殿才成为了雍正帝之后皇帝的寝宫。养心殿这个地方建造的时间是明代嘉靖年间,在雍正帝以前,养心殿除了顺治再此小住过之外,其他时期是作为宫里的内务府的造办处的工作单位存在的。主要职责就是让工匠再次制造宫

  • 朱棣是谁的儿子(燕王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儿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皇,燕王,后生,朱棣,朱元璋,儿子

    关于朱棣这个人,很多人知道他都是跟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或者是迁都北京有关,对他的印象也不算是那么坏,毕竟文治武功那么厉害在哪儿摆着。朱棣的历史评价很复杂,咱们先放到一边,今天来谈一个非常八卦的问题,那就是朱棣到底是不是马皇后的儿子。这个问题虽然八卦,跟秦始皇的身世之谜,有的一拼,但不一样的

  • 薛仁贵的子孙为什么反唐(薛仁贵孙子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薛仁贵,子孙,孙子,历史,真实,反唐,为什么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参与了安史叛军。100年前,他爷爷薛仁贵也是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投了唐军,一刀一枪打出了盖世名将的威名,给子孙后代留下无限荣光。薛嵩为何放弃祖上留下的荣光,非要“委质逆徒”呢?薛仁贵有5个儿子,其中有2个比较有出息,分

  • 历史上出奇制胜的战役(历史上那些用计谋获胜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役,计谋,历史,获胜,出奇制胜,那些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是历代名将们的拿手好戏。结合几个战例,我们看看军事家们是如何出其不意的。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是空间上出其不意的典型战例。经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后的连续打击后,国民党军谨慎了起来。敌人集中了11个整编师,30个旅,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南北对进。吃过亏的南线敌军异常小心,采

  • 朱元璋赐给谁免死铁券(免死铁券为什么那些功臣不用)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死铁券,功臣,朱元璋,那些,为什么,不用

    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曾赐铁券,功臣凭铁券,可免死若干次。然而,这些拿到“免死铁券”的功臣,却大多没有真的“免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洪武二年,朱元璋想要大封功臣,经商议,准备推行“铁券”。“铁券”,并非朱元璋“原创”,而是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古代流行的特权思想。“首创”铁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