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出奇制胜的战役(历史上那些用计谋获胜的战役)

历史上出奇制胜的战役(历史上那些用计谋获胜的战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27 更新时间:2024/1/8 3:28:25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是历代名将们的拿手好戏。

结合几个战例,我们看看军事家们是如何出其不意的。

空间上的出其不意

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是空间上出其不意的典型战例。

经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后的连续打击后,国民党军谨慎了起来。

敌人集中了11个整编师,30个旅,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南北对进。

吃过亏的南线敌军异常小心,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方针,稳步推进,不给我军歼敌一部的空间。

对此,粟裕的计划是:先进攻郝鹏举部,威胁海州,吸引欧震集团东援,寻机歼敌一部;如果欧洲集团仍然缓慢推进,我军再以主力北移,歼北线敌军。

然而,在我军进攻郝鹏举部时,已经吃过亏的欧震十分谨慎,不但没有东援,反而更加靠拢了。

南线之敌靠得拢,不好打,粟裕遂决心出其不意的攻北线之敌。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军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敌人的方针。

(1)、以2、3纵在临沂以南作宽正面部署,佯装主力,做出仍然在南线与敌决战的架势;

(2)、调地方部队进逼兖州,在运河上架桥,做出主力西进于晋冀鲁豫野战军会合的假象;

同时,1、4、6、7、8纵分3路,秘密北移,原驻胶东、渤海的9、10纵也迅速南下参战。

不久,敌人攻占临沂,并谎称歼灭我军16个旅,又见我军在运河架桥,误认为我军主力已受重挫,正准备“西窜”,遂严令北线李仙洲集团加速进军。

最终,北进的我军主力,出其不意地在莱芜歼灭了李仙洲集团,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敌人的企图。

善打“神仙仗”的粟裕极为擅长出其不意,调动敌人,歼灭敌人。

1年多以后,当敌重兵集中于鲁西南一带时,粟裕经过计算,认为在鲁西南与敌决战极为不利,遂出其不意地转兵开封,“攻敌必救”,将猥琐于鲁西南的敌军调出来,我军得以在敌运动中捕捉战机,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

事实上,在空间上“出其不意”,自古以来就是古今中外军事家打开局面的高招。

三国的魏灭蜀之战中。姜维退驻剑阁,魏军主力难以再进,已考虑退兵。邓艾偷渡阴平,打开局面。

二战初期,法军依托马奇诺防线防御德军,德军出其不意地选择从阿登森林突破,一个月就灭掉了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做出从科威特进攻的架势,吸引伊拉克军,随即从沙特杀入,4天机动274公里,打出一记“左勾拳”。

在空间上出其不意,往往能彻底大乱敌人的部署,使我军赢得主动,迅速打开局面。

时间上的出其不意

有时,战场条件确实只有“华山一条路”,在空间上找不到太多出奇的机会。

这时,名将们往往能在时间上作文章。

唐代名将李靖,就是此中高手。

李靖第一次在时间上出其不意,是灭萧铣之战。

当时,李靖、李孝恭受命由川蜀东进,灭掉萧铣。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大军由川蜀顺流而下,除三峡外,别无通道。因此,萧铣也集结重兵,试图阻遏唐军东进。

空间上,没有出奇的机会,李靖把出奇的眼光放在了时间上。

不久,江水大涨。

即使没有作战任务,仅仅只是寻常的交通、运输,此时三峡都极为危险了。

李靖却认为: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趁机发起大举进攻。

当时,萧铣也认为唐军不可能此时东下,抓紧时间,休养部队,防御松懈。

李靖由此突破三峡,一战而灭萧铣,平定江南。

李靖第二次在时间上作文章,是讨东突厥之战。

自古中原王朝北上,多选择在春夏季节,因为秋季敌人秋高马肥,战斗力强悍,冬季则草原地区天寒地冻,水涸草枯,双方都不利交战。

李靖选择在冬十一月,急进恶阳岭,迅速掌握地利,一战灭东突厥。

时间上出其不意,也是古今中外名将所喜爱的。

日本战国名将毛利元就的名言:暴风雨,正是人生中的好机会。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严岛合战,毛利家趁大风起,不利航行的时间,出其不意地进攻,一举取胜。

当然,时间上的出其不意,字打出来就几个字,事实上往往是“以患为利”,行军往往要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冒巨大的风险。

此外,时间上的出其不意,还有另一种方式。

打开万年历,我们去看二战几个关键的时间点:1941年6月22日,德国袭击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

二战中这两次影响最大的“不宣而战”,全部都发生在星期天!

当时,我国还是农业社会,但欧美已经进入工业时代,星期天是休息日。

这一天,即便边境将士保持警惕,整个国家都是进入大半个休息状态,响应能力、动员能力是天然削弱的。

这样的“偏好”,值得警觉。

出其不意地从敌人内部作文章

除此之外,出其不意的维度,还可以是敌人的内部。

1600年,关原合战。

据说,后来德国教官看到关原合战的态势图时,脱口说出:西军必胜!可见,西军在形势上是有利的。

然而,最后的结果,确实德川家康的东军胜了。

关键点在于:德川家康出其不意地策反了西军将领小早川秀秋。

正是小早川秀秋在关键时刻突然从侧翼反叛,才使西军迅速崩溃,使德川家康一战定天下(日本)。

小早川秀秋是在最后时刻被策反的,甚至要德川家康发炮轰击时才下定决心。

相比之下,解放战争中,我军这样的操作则准备更早,更富有策略性。

早已是我地下党员的何基沣、张克侠,等待很久,直到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才起义,使我军迅速经过敌第三绥靖区防区,切断黄百韬兵团退路,为围歼黄百韬兵团打下基础。

此外,莱芜战役中的韩练成,淮海战役中的廖运周,也都是早已准备,在关键时刻起义,给予敌人决定性打击!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孙子兵法.军争篇》

以迂为直,就是在空间上出其不意,以患为利,就是在时间上出其不意。

同时,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瓦解的。通过在敌人内部作工作,从内部瓦解敌人,也是出其不意的常见方式。

通过出其不意,使敌人的一切准备、部署落空,使我军迅速打开局面,赢得主动!

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我们也往往会面对以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此时,借鉴战史经验,寻找解决之法,或许能事半功倍,打开局面哦。

祝君胜利!

标签: 战役计谋历史获胜出奇制胜那些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赐给谁免死铁券(免死铁券为什么那些功臣不用)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死铁券,功臣,朱元璋,那些,为什么,不用

    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曾赐铁券,功臣凭铁券,可免死若干次。然而,这些拿到“免死铁券”的功臣,却大多没有真的“免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洪武二年,朱元璋想要大封功臣,经商议,准备推行“铁券”。“铁券”,并非朱元璋“原创”,而是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古代流行的特权思想。“首创”铁券的

  • 少林寺方丈是谁(释永信是中国现在的少林寺方丈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中国,现在

    大部分认为佛门出家人该有的样子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他们不慕女色、权钱、酒肉,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清贫生活。少林寺作为"天下第一名刹",其弟子更应当是佛门代表,怎么能席卷进俗世商业化的浪潮,赚大钱呢?但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就"逆"了我们的想法,将"佛门净土"商业化了。释永信何人?他出生安徽,俗名刘

  • 西路军女战士是哪里人(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家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路军,战士,哪里人,最后

    被敌人抓去做三年小妾,逃出后红军却不要她,前夫后来是副国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1936年的时候,接到了中央的命令,到黄河那边进行作战,当时歼灭的敌人大概有三万多人。可以说西路军是孤军奋战,宁死不屈。这在咱们的中国革命历史中也创下了辉煌的战绩。在西路军中有一名老红军,她叫王泉媛,是一名女战士。王泉媛的

  • 红楼梦薛宝钗的结局(薛宝钗最后是嫁给了贾雨村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红楼,梦薛宝钗,贾雨村,结局,最后

    红楼未完,没有结局。钗黛二人,作为曹公笔下的两大女主,各与贾宝玉有一段缘分,但两人结局却扑朔迷离,至今没有统一答案。那么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真实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先说黛玉,有说她自缢而亡,有说她沉湖而死,有说她泪尽而逝的,究竟哪种结局最靠谱,哪种结局最符合曹公本意呢?黛玉前世是绛珠仙子,下世是为还神

  •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节气,内容,意义,作用,具体,中国,二十四,及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

  • 高宠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吗(历史上高宠真的存在吗 )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高宠这个人比较有名,在岳飞传里,他若是第二,没有敢称第一。不过可怜的是,此人虽然武艺高强,却是昙花一现。和牛皋结拜之后,枪挑十一辆滑车,最后终因战马体力不支,而被滑车碾压。让人感到可惜。那么高宠英年早逝是不是嫉贤妒能。按照刘兰芳的评书所说,有这个可能。那高宠本是后周大将高怀德的后代,高怀德因为武艺高

  • 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介绍(其个人资料及人生经历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生平,张爱玲,事迹,简介,概括,资料,介绍,人生,经历,个人

    喜欢一段话:“爱是一生的磨难,只是因为,你想让风停步,想让云落下,想把山搬走,想让一个人长久地留在你的生命里。”简单点就是,爱而不得,最折磨人。要说起最爱而不得的人,莫过于民国才女张爱玲。她生性敏感,感情细腻,却总是因爱而深深受伤。童年期母爱的缺失,少女时父爱的偏离,成年后爱人的背叛,老年时爱无所依

  • 孙科是谁的儿子(国父孙中山儿子孙科简历及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科,国父,简历,生平,简介,孙中山,儿子

    “随我前往台湾,日后反攻大陆!”1949年,随着蒋介石一声令下,国民党残余部队迅速退往沿海。台湾海峡附近一下子热闹非凡,一批批军人登船撤退,呼喊声此起彼伏国民党高官的待遇要高一点,他们乘着游艇、飞机等向对岸进发。然而也有不少人拒绝跟着蒋介石赴台,孙科便是其中的一位。显然,作为孙中山独子的他有自己的想

  • 曹丕曹植夺嫡之争过程(曹丕和曹植争皇位世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曹,皇位,世子,曹植争,过程,故事

    每一场争斗,最后都会有胜负的区别,尤其是在皇位争夺这种残忍的斗争中,更是显得十分明显。而一旦这场争斗失败的那个人,结局通常都会很悲惨,历史上从来都是如此,成王败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是如此。正因为产生皇位的斗争,曹丕与曹植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恶化,后来曹丕成为胜利者,曹植成为失败者。虽然曹丕念及

  • 北齐为什么被称为禽兽王朝(历史上的北齐王朝多奇葩)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朝,禽兽,奇葩,历史,北齐,称为,为什么

    《北齐二首》曾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北齐年间,国家政局混乱不堪,皇帝荒唐昏庸,大行荒淫无道之举,百姓困于水深火热,社会发展亦陷无底深渊。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发展路径,都各不相同。提到唐朝时,很多人心中浮现的都是极为繁华的场景,但并非所有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