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薛仁贵的子孙为什么反唐(薛仁贵孙子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薛仁贵的子孙为什么反唐(薛仁贵孙子反唐是真实历史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76 更新时间:2023/12/12 5:57:23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薛仁贵的孙子薛嵩,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参与了安史叛军。

100年前,他爷爷薛仁贵也是束身戎伍,跃马而行,意气风发地投了唐军,一刀一枪打出了盖世名将的威名,给子孙后代留下无限荣光。

薛嵩为何放弃祖上留下的荣光,非要“委质逆徒”呢?

不得志的薛嵩

薛仁贵有5个儿子,其中有2个比较有出息,分别是老大薛讷和老五薛楚玉。

这2位都有勇略,以门荫入仕,早早混出了名堂。

不过,两位都受过挫折。

开元2年,薛讷带兵征讨契丹,失利后被一撸到底。

开元21年,薛楚玉被契丹所败,也一撸到底了。

不过,薛讷的运气还不错。

开元年间,玄宗还算圣明天子,后来又用薛讷,使其东山再起义。

后来,薛讷不负薛家将的威名,建功立业,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平阳郡公。其子也得以继续作官。

薛楚玉就比较惨了。

开元21年被撸,很快,到天宝年间,玄宗不怎么理事了,李林甫害怕汉将“出将入相”威胁其相位,重用番将,而杨国忠昏庸不堪,更是不官。

所以,薛楚玉也就一辈子没有翻身了,落下了“以不称职见代而卒”的结局。

薛楚玉的儿子们自然也就比较挣扎了。

薛嵩,正是薛楚玉的儿子。

薛家祖传的本事,薛嵩自幼有臀力,善骑射,但却没有得朝廷任用。

名将之后,身怀绝技,却不能得到朝廷任用,薛嵩虽还不必像《水浒传》中杨志一般落魄卖刀,但也是郁郁不得志了。

成长环境

比之祖父辈的历史来,一个人在自幼生长中交往了什么人,耳濡目染了什么信息,才是更重要的。

薛嵩的父亲,长期在幽州任职,累迁幽州长史、范阳节度使,然后直接被撸。

官职被撸了,但在幽州这么多年,还是在当地积累了人脉的。

有据可查的是,后来的藩镇叛将李忠臣,就是被薛楚玉从行伍中提拔出来的。

而薛楚玉的几个儿子,与叛军一些重要将领关系都是比较紧密的。

薛楚玉的另外一个儿子薛谔,后来就是史思明的桓州刺史,最为亲信的人物之一。

薛嵩随父而迁,长时间生长在河北地区。

河北地区,一直对大唐有一定的离心倾向。

隋末时,河北地区为窦建德所据。

窦建德素得河北人心,他被李渊杀害后,河北地区又遵奉刘黑闼,继续反唐。

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幽州罗艺又举兵反唐。

父亲被大唐一撸到底,自己又胜仗于这样的环境,薛嵩对大唐自然很难说没有怨言了。

而且,薛嵩似乎与安史叛军中的许多人物都有一定的私交。

后来,安庆绪为大唐所困,正是派遣薛嵩去找史思明求助的。薛嵩找到史思明,代安庆绪表达一旦史思明相助,将让出帝位之意。

能成为叛军两大派系的“中间人”,足见其与叛军重要人物的私人交情。

与大唐的关系已经淡泊,与叛军重要人物交情不浅,叛乱发生时,薛嵩何去何从也就不足为怪了。

并非个例

实际上,作为名臣之后,选择效力安史,在当时并非罕见。

唐太宗李世民的四世孙李之芳,“有令誉,安禄山奏为范阳司马;名将张仁愿的后人张通儒,后来作了安禄山的左相、西京留守···

除此之外,效力安史政权的名人还有后秦尚书之后权德皋;大诗人王维等人。

史载,叛军攻陷两京后,“儒生士子,被胁从,怀苟者多矣;去逆效顺,毁家为国者少焉。”

其实,我们从高仙芝、封常清的遭遇来看,唐玄宗、杨国忠是何等昏庸,是何等的令人失望!

因此,除了史书大书特书的颜真卿颜杲卿兄弟,张巡等忠臣外,有许多唐臣对大唐失望,寄希望于安史集团也是历史事实。

可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一部分中原士人的支持,安史集团是不可能横行8年之久的。

薛嵩的结局

薛嵩跟随安禄山等人造反;安庆绪杀安禄山后,薛嵩又继续跟随安庆绪;史思明杀安庆绪后,薛嵩又追随史思明;史朝义杀史思明后,薛嵩又继续追随史朝义,并为他镇守相州,是核心集团成员之一。

史朝义兵败,薛嵩遂迎拜仆固怀恩,归顺大唐。

归唐后,薛嵩又被拜为检校刑部尚书、相卫洺邢等州节度使职。

由于薛嵩治理有方,后来又被封为高平郡王,实封二百户。

最后,薛嵩一路作到了检校尚书右仆射,更封平阳。

去世后,薛嵩又被追封太保。

名将之后,初时不得任用,造了一圈反以后,反而飞黄腾达,地位甚至超过了祖父辈的薛仁贵,历史有时就是如此讽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安禄山、史思明皆被称为“羯胡”,但唐人在评价安史叛军时,仍然之表示其为“叛逆”,而没有贬之为“狄患”,更没有将投靠叛军的汉人称为“汉奸”。

因此,视薛嵩投靠叛军就可以了,不必以“汉奸”之名冠之。

唐玄宗后期的昏庸,不仅给了安禄山、史思明等野心家机会,更使曾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大唐令许多豪杰志士失望!

唐玄宗遭遇马嵬坡的窘迫,大唐王朝的辉煌一去不返,祸由己出!

标签: 薛仁贵子孙孙子历史真实反唐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出奇制胜的战役(历史上那些用计谋获胜的战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役,计谋,历史,获胜,出奇制胜,那些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往往是历代名将们的拿手好戏。结合几个战例,我们看看军事家们是如何出其不意的。解放战争中的莱芜战役,是空间上出其不意的典型战例。经过宿北战役,鲁南战役后的连续打击后,国民党军谨慎了起来。敌人集中了11个整编师,30个旅,以临沂、蒙阴为目标,南北对进。吃过亏的南线敌军异常小心,采

  • 朱元璋赐给谁免死铁券(免死铁券为什么那些功臣不用)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死铁券,功臣,朱元璋,那些,为什么,不用

    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曾赐铁券,功臣凭铁券,可免死若干次。然而,这些拿到“免死铁券”的功臣,却大多没有真的“免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洪武二年,朱元璋想要大封功臣,经商议,准备推行“铁券”。“铁券”,并非朱元璋“原创”,而是已有了悠久的历史。“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古代流行的特权思想。“首创”铁券的

  • 少林寺方丈是谁(释永信是中国现在的少林寺方丈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中国,现在

    大部分认为佛门出家人该有的样子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他们不慕女色、权钱、酒肉,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清贫生活。少林寺作为"天下第一名刹",其弟子更应当是佛门代表,怎么能席卷进俗世商业化的浪潮,赚大钱呢?但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就"逆"了我们的想法,将"佛门净土"商业化了。释永信何人?他出生安徽,俗名刘

  • 西路军女战士是哪里人(西路军最后的女战士家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路军,战士,哪里人,最后

    被敌人抓去做三年小妾,逃出后红军却不要她,前夫后来是副国级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1936年的时候,接到了中央的命令,到黄河那边进行作战,当时歼灭的敌人大概有三万多人。可以说西路军是孤军奋战,宁死不屈。这在咱们的中国革命历史中也创下了辉煌的战绩。在西路军中有一名老红军,她叫王泉媛,是一名女战士。王泉媛的

  • 红楼梦薛宝钗的结局(薛宝钗最后是嫁给了贾雨村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红楼,梦薛宝钗,贾雨村,结局,最后

    红楼未完,没有结局。钗黛二人,作为曹公笔下的两大女主,各与贾宝玉有一段缘分,但两人结局却扑朔迷离,至今没有统一答案。那么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真实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先说黛玉,有说她自缢而亡,有说她沉湖而死,有说她泪尽而逝的,究竟哪种结局最靠谱,哪种结局最符合曹公本意呢?黛玉前世是绛珠仙子,下世是为还神

  •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节气,内容,意义,作用,具体,中国,二十四,及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

  • 高宠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吗(历史上高宠真的存在吗 )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杂谈

    高宠这个人比较有名,在岳飞传里,他若是第二,没有敢称第一。不过可怜的是,此人虽然武艺高强,却是昙花一现。和牛皋结拜之后,枪挑十一辆滑车,最后终因战马体力不支,而被滑车碾压。让人感到可惜。那么高宠英年早逝是不是嫉贤妒能。按照刘兰芳的评书所说,有这个可能。那高宠本是后周大将高怀德的后代,高怀德因为武艺高

  • 张爱玲简介及生平事迹介绍(其个人资料及人生经历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生平,张爱玲,事迹,简介,概括,资料,介绍,人生,经历,个人

    喜欢一段话:“爱是一生的磨难,只是因为,你想让风停步,想让云落下,想把山搬走,想让一个人长久地留在你的生命里。”简单点就是,爱而不得,最折磨人。要说起最爱而不得的人,莫过于民国才女张爱玲。她生性敏感,感情细腻,却总是因爱而深深受伤。童年期母爱的缺失,少女时父爱的偏离,成年后爱人的背叛,老年时爱无所依

  • 孙科是谁的儿子(国父孙中山儿子孙科简历及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科,国父,简历,生平,简介,孙中山,儿子

    “随我前往台湾,日后反攻大陆!”1949年,随着蒋介石一声令下,国民党残余部队迅速退往沿海。台湾海峡附近一下子热闹非凡,一批批军人登船撤退,呼喊声此起彼伏国民党高官的待遇要高一点,他们乘着游艇、飞机等向对岸进发。然而也有不少人拒绝跟着蒋介石赴台,孙科便是其中的一位。显然,作为孙中山独子的他有自己的想

  • 曹丕曹植夺嫡之争过程(曹丕和曹植争皇位世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曹,皇位,世子,曹植争,过程,故事

    每一场争斗,最后都会有胜负的区别,尤其是在皇位争夺这种残忍的斗争中,更是显得十分明显。而一旦这场争斗失败的那个人,结局通常都会很悲惨,历史上从来都是如此,成王败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也是如此。正因为产生皇位的斗争,曹丕与曹植两兄弟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恶化,后来曹丕成为胜利者,曹植成为失败者。虽然曹丕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