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隆科多为什么一开始支持雍正后又背叛(隆科多的最后下场)

隆科多为什么一开始支持雍正后又背叛(隆科多的最后下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995 更新时间:2023/12/27 7:13:27

雍正朝》中,老国舅隆科多这个身兼九门提督,是当时满朝文武中炙手可热的重量级人物。后来选择了扶持雍正,雍正继位的时候,也是出了大力,他手握两万精兵,并替刚即位的雍正献计献策,代表雍正一朝实权重臣稳定政治局势,隆科多是忠于雍正的,但情势很快发生变化!

隆科多这人,一开始也是默默默无闻的,依靠佟国维,他从理藩院的牢头,一步登天却成了九门提督,升迁之快不同寻常。在九子夺嫡的关键时刻上演了一出戏,这就得康熙帝的信赖。随后,又选择了名义支持老四胤禛走上皇位,他更是平步青云,一下成了上书房大臣,也是雍正十分宠信的大臣之一。

可是,在九子夺嫡的大局已定,雍正也在他的拥戴下坐稳了皇位。眼看着隆科多的仕途这么好,官位这么高,为什么隆科多后来会背叛了雍正呢?为什么他到最后却和八爷党混到一起,联合八爷党一起合谋逼宫,逼迫雍正退位呢?

雍正上台后,隆科多开始居功自傲!

隆科多竭力助雍正夺得皇位,雍正对他的报答也是隆重的,随后被雍正赐公爵,总理事务大臣之一,统管史部,负责官员考核哥升迁。雍正还称其为“舅舅”,真是恩宠至极,雍正还赞隆科多为“朕之功臣”。

隆科多的两个儿子也被雍正委以重任。但是,隆科多并没有认清自己,私心开始膨胀,处处居功自傲,在朝中也专横跋扈,每年的官吏考核升迁,隆科多越过雍正不汇报,利用职权贪赃枉法,包揽权势,被人们称为“佟选”,大臣们对他“莫敢仰视”,都是惟命是从。

隆科多此时的处境跟年羹之前一样,野心勃勃的。隆科多此时权力已经威胁到了雍正的皇权,还高调的炫耀自己所掌权的九门提督的权力。

并且此时隆科多和年羹尧犯同样的忌讳,都对朝中官员职务任命予以干涉,称之“佟选”。

虽然说他职权位高,但作为一个臣子居然直接选官,没有通过皇权,这不仅有擅权之名也有结党之罪,这是雍正最忌讳的事情。

东窗事发后让隆科多认清了现实。

接下来发生一些事情,让科隆多不得不为自己考虑另一条路。在《雍正王朝》中,康熙驾崩后,雍正就开始追缴各地方的的欠款空亏补上,这时也正是雍正用人之际。

隆科多为了给雍正更加宠信,出头举荐了诺敏为山西巡抚,而且诺敏上雍正丢了脸面,其实是隆科多给出的主意,如果犯了罪那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东窗事发,诺敏被雍正治罪,可见,隆科多内心是多么的恐慌,即便当时雍正没有怪罪他,也让他内心很恐惧,也正因为隆科多这时也被撂上冷板凳,他的处境大不如前,让他坐立不安,就连隆科多不争气的儿子都知道:

“你自己因为给诺敏出的主意,惹来的麻烦事,在皇帝那里失了宠,这能来怪我吗”。

还有一件事令隆科多惶恐不安,就是年羹尧之死,年羹尧是雍正潜邸时候的奴才,一直跟随雍正做到大将军,打赢了西北的仗。

并且雍正还没登基之前,所有见不得人的事都是年羹尧帮他去做。后来也是因为居功自傲,作威作福,丝毫不收敛,不为臣之道,做一些超越臣子的本分,结党私营,被百官弹劾。犯了雍正的忌讳,被雍正直接赐死。

隆科多看到年羹尧的下场,令冷眼旁观的隆科多寝食难安,要知道年羹尧,一个对雍正曾经做了那么多事的心腹,是雍正一手栽培出来的爱将,要比他隆科多要亲信多了,心腹年羹尧都会被雍正赐死,别说他隆科多了。

这时,雍正推行新政,影响了太多人的利益上的财路了,隆科多本身就有贪污受贿之嫌。这时的隆科多知道自己犯太多事了,觉得雍正实在太狠,谁反对就治谁,谁不服就办谁。让隆科更是不安,他已经开始慌乱了。

于是,他就开始想往八爷那边靠了,换另一条路走,他知道雍正是一个猜忌多疑的人,喜怒不定,一不小心也把自己治罪,更何况自己之前做的一些事,已经让雍正对自己的态度陡然转变了。

隆科多准备和老八站在一条线了?

隆科多自己本身就不清白,贪污受贿,种种迹象让他产生了恐惧,而且他还得罪了老十三的人。所以他预感自己即将也会被清算了,诺敏一案事发后,他立刻将收受诺敏贿赂的银子清除掉。

这时候,这一切都被八爷看在眼里,他就在隆科多这种忐忑不安的时候,给隆科多抛出了橄榄枝。而隆科多为何会接受老八的拉拢?

因为雍正已经渐渐疏远他了,态度就陡然转变。他估计自己位置坐不稳了,想着佟国维对他说祖训话:“要让佟氏家族长久荣耀,给自己留条退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此时的隆科多觉得雍正这一条道,已经让他感到害怕绝望。这时的隆科多觉得,他与八爷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都是利益的维护者,所以在利益面前他们是达成共识的。

所以,隆科多是一个热衷于权力的人,对家族的荣耀看得更重。八爷为了推动“八王议政”,隆科多选择显然就鼎力支持,与八爷他们走一条路。

隆科多还跟几位大臣秘密商议保举太子一事,想着如果他拥戴弘时成功,佟家就可以长久荣耀了。

所以他与八爷、弘时走一条道上,这彻底触犯了雍正的底线,只可惜隆科多这条道竟然是走不通的,隆科多还是失算了。

所以说,能臣威胁到皇权了,在皇帝面前高调行事,不管你有多大功劳,也会被皇帝猜忌,甚至处死。

雍正之所以没有将隆科多跟年羹尧一样赐死,是念在隆科多有拥戴之功,而是在畅春园附近建房圈禁。这时的隆科多也就身败名裂以此终。可以说,隆科多的利益看太重,在人生转换跑道的结局都是他咎由自取的,最终使自己走向了绝路。

结语

隆科多还是犯了雍正的大忌,隆科多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他固然有功,而他不仅擅权结党,且私心越来越膨胀,飘飘乎不知所以然了。

众所周知,皇帝最恨的就是大臣们之间结党营私,高调不收敛,而隆科多就偏偏撞到了雍正的这个枪口上了。我们除了感叹帝王家的无情以外,也只能唏嘘一下这种“兔死狗烹”的悲凉!

标签: 隆科下场雍正背叛支持开始最后为什么

更多文章

  • 康熙王朝容妃为何进宗人府(康熙把容妃打入冷宫那么残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容妃,宗人府,冷宫,康熙,王朝,打入,残忍,为何,那么

    容妃既不争宠,也不夺权,安分守己,深得康熙宠爱,连孝庄都特别看好这个孙媳妇,然而,容妃就是因为秉承老祖宗孝庄的嘱托,最终却沦为最低等的奴才,刷着臭气熏天的马桶,还得承受任人欺辱的凄惨下场。《康熙王朝》中的女性角色,最亮点的无非是容妃和惠妃,惠妃总是自带莫名喜感出场。但容妃不同,容妃是以康熙“知音爱人

  • 年羹尧为什么杀孙嘉诚(雍正王朝年羹尧孙嘉诚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年羹尧,杀孙嘉诚,王朝,雍正,关系,为什么

    年羹尧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做事干练、胆大心细的人,从年羹尧“血洗江夏镇”的差事,就知道年羹尧的野心和胆识了。孙嘉诚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耿人,任何人他都敢喷,谁也不服,这样的俩个人放在一起,结果可想而知。雍正知道年和孙的性格,把他们俩放一起纯属制造矛盾,可以说孙嘉诚是雍正派去的炮灰,反正孙嘉诚的

  • 邬思道为什么不让雍正接见老十七(康熙知道邬思道在四爷府)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邬思道,四爷府,雍正,老十七,接见,康熙,知道,为什么

    在帝王的麾下讨生活,如果你不能摆正自己,不能够审时度势知进退,很容易就会被干掉的,像邬思道这样智慧之人,洞悉人心,以一句“天子无私事”晓之以理,骑虎难下,巧妙让他躲过了一劫!《雍正王朝》中,所有人物情节都围绕着“夺嫡”主线,诸位皇子形成多方势力,而四爷胤禛不管是下江南赈灾,还是追缴户部欠款,目的也只

  • 康熙有多少儿子都是什么下场(历史上九个儿子各自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下场,康熙,儿子,历史,各自,多少,什么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无论历史上,还是影视剧演绎着,皇子们之间的储君斗争屡见不鲜,康熙年间,党派之间斗争更是激烈。其中“九子夺嫡”最为激烈,所以康熙帝晚年一直都在惶恐中度过,也沉痛于夺嫡事件中。康熙皇帝共有24个儿子,他们虽然贵为皇子,但绝大部分最终下场非常凄凉,康熙帝驾崩时,有五位尚未成年的儿子,幸

  • 康熙九子夺嫡哪些阿哥没有参与(没参与阿哥各自下场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九子夺嫡,参与,结局,阿哥,各自,哪些,没有

    康熙8岁登基,在位61年执政生涯,69岁去世。而康熙皇帝子嗣的队伍很“壮观”,儿子35个,20个女儿,儿子序齿有24个,能够长大成人有20位,这个“阵亡率”堪比一场规模化的战争!康熙皇帝比较注重儿子们的教育,希望都能成为“内襄政本,外领师干”的人,但太子胤礽两废后,其他兄弟各自形成政治势力,野心也随

  • 是哪位妃子让70岁的乾隆翻牌子(愉妃的历史原型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愉妃,妃子,原型,牌子,乾隆,历史,结局,70

    都说乾隆是出了名的花心大猪蹄子,即便到了80岁还在选妃,但最令人称奇的是,70岁超高龄的愉妃,却在晚年被乾隆翻牌子。愉妃一生活了79岁,算是长寿的妃子了。但青春年华时,乾隆的目光尚且不曾在她的脸上停留,更何况如今人老色衰。那么愉妃晚年有何魅力能在她70岁的时候,反而吸引着后宫佳丽如云的乾隆翻她的牌子

  • 苏联挖到12226米停止了(前苏联挖地球为什么不挖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联,地球,停止,为什么,12226

    48年前苏联打算挖穿地球,到达12262米停止了,有着深刻而无法回避的原因——没钱了。那么到底又发现了些什么呢?当然是珍贵的地质研究资料矿石材料!有同学要不服气了,我美国有外星人科技加持,岂能输给当时的苏联呢?让我把这个往事好好说一说吧。如果有人告诉你,地球内部的奥秘,我们今天清清楚楚,早就摸得滚瓜

  • 周易认为什么是宇宙的本源(周易如何解释宇宙宇宙全息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宇宙,全息论,周易,本源,解释,认为,如何,什么

    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我今晚吃了豹子胆,也来聊聊《易经》。题主疑问是为什么有人说《周易》是宇宙全息论,这个“有人”是道听途说之“有人”呢,还是德高望重之“有人”呢,却没有言明,实属睿智!可见,有人说很重要,本猫年少之时,也有三姑六婆之“有人”夸赞,聪明伶俐,我也是很受用至今的。有修道之高

  •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区别在哪里(天主教信奉的神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信奉,区别,哪里,什么,天主教,基督教

    很多厚重的概念,往往套了太多的硬壳。直接地切入认识,往往撞得头破血流,却仍旧浮于表面。即便“知道了”,也仅是感觉到了,却不够丰富。硬壳,是历史的疤痕。所以,与其直面而切入,不如溯本而追源。因此,我们最好从其历史的脉络中,去探究是什么、分类成什么以及变成了什么。天主教和基督教,首先是一个中西不同文化的

  • 两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及时间(一战和二战中间隔了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二战,原因,世界大战,发生,中间,时间,多少

    一战的偶然性大于必然性。当然,一战也有其爆发的原因。但真正的问题,不是一战为什么爆发了,而是一战为什么打成了世界大战、为什么打得如此惨烈。历时4年有余、参战30余国、卷入人口15亿、战场伤亡3000万。一战的规模之大、战况之惨,超过了当时所有人的想象。而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四条:一是科学技术的抽风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