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琅琊榜梁武帝是谁(大梁的梁武帝是靖王吗)

琅琊榜梁武帝是谁(大梁的梁武帝是靖王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4/1/8 23:58:14

看过热播架空历史剧《琅琊榜》的朋友,一定对剧中多疑狡诈、冷血凉薄梁帝萧选印象很深刻。抛开《琅琊榜》剧情,在这里说说他的原型梁武帝萧衍的悲喜人生。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北朝南朝梁的建立者,在位48年,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排名第六,比三国蜀汉后主刘禅在位时间都长(在位41年)。

他是南梁的开国之君,38岁就建立梁国,成为皇帝。在位早期,勤于政事,在钟离之战击败北魏南侵,宽待宗室,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出现了被史家称为“天监之治”的太平景象。

在位后期逐渐昏庸,懈怠朝政,沉迷佛教,并引狼入室,导致侯景之乱,被活活饿死,导致南梁名存实亡,贻笑大方。

一、出身名门,少年英才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西汉丞相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萧顺之是南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堪称皇亲国戚。

萧道成建立南齐王朝,萧顺之是开国功臣,历任要职。在讲究门阀士族的南北朝,妥妥的官二代,无异于含着金钥匙出生。

萧衍幼时聪慧,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爱好读书,博学多才,文学也是他的特长。

是南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竟陵八友”之一,年轻时就很有名望。被当时“识鉴过人”王融评价:“以后宰制天下,必在此人。”

二、恩荫入仕,投身政治斗争

凭借家族背景,萧衍20岁左右进入仕途(肯定没大学毕业,也不用参加公务员考试)。

他先是担任巴陵王萧子伦的法曹行参军,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后来投到竟陵郡王萧子良门下,任司徒西阁祭酒,后任随王萧子隆的咨议参军。

齐武帝萧赜去世后,萧昭业继位,由西昌侯萧鸾(即后来的齐明帝)辅政。萧衍帮助萧鸾篡位。

萧鸾登基后,萧衍因参与“定策”之功,被封为建阳县男,食邑三百户,官至雍州刺使,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并在义阳之战中击败南侵的北魏,锻炼了军事才能。

三、诛除无道,代齐建梁

齐明帝萧鸾为人阴鹜残忍,搞阴谋诡计取得皇位,怕别人仿效,将上两代皇帝的后代屠戮殆尽,每次杀人前都假惺惺的祷告神明,祈求原谅(神若有灵,应当齑之!)。

他死前告诫儿子萧宝卷(即东昏侯)“杀人莫在人后”。萧宝卷继位后,为人暴虐,擅杀诸多大臣,萧衍其兄尚书令萧懿也被冤杀,搞得朝臣惊恐,人心离散。

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摔军攻至健康城下,萧宝卷被手下杀死(其弟萧宝夤逃到北魏,一直和南梁找事,后因谋反被杀,谋反时曾杀害《水经注》作者、地理学家郦道元)。

萧衍任大司马,掌握军政大权。502年废萧宝融,代齐称帝,建立梁国。

四、前期贤明,天监之治

萧衍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举贤任能,善于纳谏,并生活很简朴,且不好女色,几十年不入后宫,对儒学也很重视。

南梁获得四十多年的稳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史称“天监之治”:“三四十年,斯为盛矣。自魏、晋以降,未或有焉”(《梁书》)。

萧衍借鉴南齐皇族自相残杀,致“本根无庇,幼主孤立”,让他轻松篡得皇位。当皇帝后宽纵宗室,诸多皇族均委以要职。

甚至有的宗室触犯了法律,萧衍也网开一面,不予追究。致许多宗室贪赃枉法、觊觎大位,为其饿死台城埋下伏笔。

五、不作不死,引狼入室

梁武帝在位晚期,沉醉于盛世,痴迷佛教,荒怠政事,朝政混乱。花费巨资修建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讲的就是他。

更荒唐的是四次到健康同泰寺“出家”,每次都是群臣出资亿万钱赎回。成为有名的“皇帝菩萨”。内政不行,对外更不行。不听忠言,接纳东魏降将豺狼侯景。

纳之又不信之,妄图将侯景押回东魏作为和议条件。侯景听闻后,以八千人造反,围困梁武帝于台城,健康城外,各路勤王大军各怀鬼胎,按兵不动,采取“静坐站”,坐观侯景围攻台城(健康内城)。

内贼萧正德(城陷后被侯景立为傀儡皇帝,旋即被杀)打开城门,台城沦陷。549年6月12日,萧衍口苦索要蜂蜜不得,在饥渴交加中死去,享年八十六岁。

“侯景之乱”给梁国带来毁灭性打击,大批百姓死于战乱,使江南经济文化遭受巨大打击,也使南朝一蹶不振,加剧了南弱北强的形势,大量领土被东、西魏攻占。

陈霸先在平乱战争中崛起,5年后建立南陈,梁国灭亡。而引狼入室的萧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是梁国从大治到大乱的罪魁祸首,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历史人物的悲欢兴亡,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更多文章

  • 古代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古时的柔然是现在的什么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柔然是现在哪个民族

    伴随着中原王朝兴盛衰败的过程,北方草原民族其实也有这么一个规律。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到了北魏,强大的柔然民族,便在漠北地区崛起。五胡十六国,被鲜卑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统一的过程中,柔然也在漠北地区逐渐完成了他们的统一。过去在北方混得风生水起的鲜卑人,南下以后,万万没想到,自己也有一天需

  • 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鲁班书有真实害的案例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国家为什么要禁鲁班书

    我国自古以来就人才济济,出现了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有志之士。其中,著名的木匠大师鲁班就是鼎鼎有名的一位。鲁班的多种奇妙创造,不仅仅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还为后人的发明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见,鲁班造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鲁班曾写过一本书,名为《鲁班书》,这是一本有关于土木建筑的奇著。一共分为

  •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菩提祖师怎么消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菩提祖师最后去哪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大闹地府。就是因为菩提祖师教会了他72变和筋斗云。那么菩提祖师到底是什么人物?他会七十二变吗?他能够长生不老吗?他为什么把孙悟空赶走,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是石头缝里变的,是无父无母的,不受任何人的管教。所以他是自由的,他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自

  • 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古代伊朗原来叫波斯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朗为什么不叫波斯了

    今天的伊朗坐落于黑海与波斯湾之间,与土耳其、伊拉克、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接壤,和亚洲东部肥沃的土地比起来,这里的农业条件稍显逊色。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藏量,伊朗以及整个中东国家,仍旧牢牢把控着世界的经济命脉。历史上,伊朗和中国的往来就十分频繁,"伊朗Iran"起源于"雅利安Arayn"一词,

  • 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赵光义为什么攻打北汉成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太宗为什么非灭北汉

    北宋太宗时期爆发了北宋和辽国关键性的一次战役,也就是高梁河之战,此战是中原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动乱后,第一次和比方辽国的直接硬碰硬的对决,宋太宗意在夺回燕云十六州。自古,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可以说宋太宗立志夺回燕云十六州没有错,但是错在了自已以一个军事外行的身份去主导这场有关国运的战役。

  • 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物(故事事迹都是真实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

    穆桂英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她却是一个完全虚构的人物,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说《杨家将》演义里创造出来的一个人物。穆桂英的故事很多,什么大破天门阵,穆桂英挂帅等,很多故事也都是传统戏曲的桥段,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按理说,写故事写小说的人,编故事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这本小说损就损在,他

  • 西汉如何走向灭亡(西汉灭亡的根因和直接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西汉如何走向灭亡

    汉元帝刘奭从小多才多艺聪明好学,精通六经。而且性格柔和,为人和善,《汉书》描述太子刘奭“柔仁好儒”。可是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就指出“乱我家者,太子也!”似乎早就预料出西汉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为什么如此优秀的太子会让宣帝发出这样的感慨呢?原因就在于太子过于精通六经,对儒学达到了痴迷的程

  • 古代经略相公是什么官职(水浒传中经略相公是几品官)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经略相公是什么官

    在《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曾与“九纹龙”史进这样说道“……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鲁智深所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是谁?“经略相公”又是个什么官职?“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北宋的“经略”不仅仅是“掌

  • 琅琊榜的梁朝历史是什么朝代(琅琊榜是南朝梁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琅琊榜的梁朝历史

    两年前的一部《琅琊榜》不知道牵动了多少观众的心,除了演员们的高超演技外,剧情的跌宕起伏,丰富多彩,也是一大看点。《琅琊榜》剧照最近,《琅琊榜》第二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也正在热播当中,能否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呢,与第一部相比又怎么样?《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剧照琅琊榜我们是了解了,里面高手云集,纷争并起

  • 历史上魏国是怎么灭亡的(三国演义魏国灭亡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