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此词由ont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它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
谁能解释一下中医中“上火”的本质
所谓的“上火”纯粹是中医引申来的术语,指的是人体阴阳不协调,阳长阴消的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谓“阳亢”。又可以分为绝对亢盛和相对亢盛。阳气绝对亢盛是指阴气正常而阳气过多造成的,比如说肝郁化火,食郁化火等等。阳气相对亢盛是指阳气正常,而由于阴气相对不足造成阳气过多,比如说肾阴虚患者的手脚心烦热等等。这样解释你能听懂吗?我自己觉得说的比较清晰了,呵呵~~如果要进一步研究的话,要先从阴阳这对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开始研究,对于现在的你来说,难度太高了。可以自己看看《周易》,从里面能学到许多中国古代哲学,会使你受益匪浅的。
中国哲学考研辅导资料,谢谢
博志复旦考研为你解答中国哲学(专业代码:010102)科目一:哲学综合知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与历史》,余源培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2、《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西方哲学史》(上、下册),全增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科目二:中国哲学史1、《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中国古代哲学史料学》,冯友兰,凤凰出版社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3、《中国现代思想研究》,张汝伦,上海人民用出版社,2001年4、《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北京大学出版社5、《西方哲学十五讲》,张志伟,北京大学出版社
阴阳五行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阴阳五行大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阴阳五行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从前面的叙述中已经可以明白,阴阳本来就蕴含於气之中。一气流行,无极而太极,太极的动静产生阴阳,阴阳又推动著世界和其中每一事物的运动变化。五行,是用来概括世界上几类基本要素的范畴。它们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并非仅仅指这些具体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们为基本框架,或者说以之为思维模型,将一切现象分成基本的五大类。五行是世界的基要素。
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今天的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我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应全面领会五行的真正内涵。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
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
五行相生、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地支与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阴阳五行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四方: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中央属土。
五行生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