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书法中的“阴阳”?

如何理解书法中的“阴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3/26 3:53:10

书法的“阴”与“阳”是易经中对立与统的的一种象征,是中国书法艺术中最和谐,最科学的艺术审美。

书法是以线条现表的象形艺术,与自然情态相契合,有阴阳才里和谐,就家有白天必然有黑夜一样,所以便产生行笔用墨之中的枯与润,钢与柔,大与小,藏与露,顾与,呼与应,气与韵等等的表现方式,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诠释了中国书法的自然之美。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要具备以上特点,从谋篇布局,结体构成等方面都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一味的用饱墨,用润笔,那样写出的字必然是,中规中矩,死板呆致,豪无生气,所以,要枯润相生,虚实结合,钢柔并济,大小错落,前后照应,左右顾盼,只有这样才能气韵生动,雅逸清明。

中国书法体例众多,各有风骨,有的含金石之气,有的若龙风舞,有的如铁骑奔腾,但都与阴与阳分不开的,这才符合中国书法的自然规律和审美情趣。

书法中的阴阳其实是指一种内在关系。想要认识这种关系,我们需要简单认识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的体现。中国人。或者说讲汉语的这一族群,是世界上唯一有《正反义词词典》这样一种工具书的族群,正反义词这一现象就是我们日常可见的阴阳关系。阴阳的概念最早成理论成体系的出现在《周易》中,是先民总结的智慧,中国人由实践中总结出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不外乎阴和阳两种状态,即相对的两种关系,譬如大小男女开合粗细连断松紧分合正反乃至于我们说的好坏优劣等等都属于阴阳关系的体现。中国人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不学习哲学就懂得辩证思考的群体,而这种辩证的思维,就是源自阴阳的概念。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的组成部分,从构成上就体现着这种关系。我们接下来以古人作品举例,书法如何体现阴阳的,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单字。

该字选自王羲之姨母帖,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观察,会发现这个“日”字,有着内方外圆的外轮廓,这个方圆关系就是单字内的阴阳关系,在唐以及唐以前的古代帖中,内轮廓和外轮廓基本都符合这一关系。

那么第二个。我们知道传统中,书法讲究“覆仰相背”,如果我们把这个词做一个还原,实际上。

两两相互构成一对阴阳的对比关系。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去做剖析。

一个单字通过覆仰相背会形成开合的关系,即相向为合,相背为开。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王羲之相同的两个字不同的写法上做剖析,就会惊叹于古人对阴阳关系的处理上讲究变化,不会做重复处理。

王羲之写两个顿字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

欧阳询的书法以开为主,即强调了二王中方的要素,而颜真卿书法则是以合为主,强调了二王中圆的要素,而世南方圆开合同时强调,故而特征不明显,但可贵在关系丰富,学习二王全面的继承。

了解了以上概念以后,有些朋友有感于平时创作,上下字贯气困难,实际上完全是属于字与字间的阴阳关系没有体现的缘故书法创作中字与字之间的贯气,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我们简单说几个点。

我们以怀素小草千字文为例,讲解一下辰宿两字是怎么产生关系的。我们可以看到辰宿两字有连带,但是这并不是重点,一眼可见的并不高级。

真正高级的是,辰字上合下开,而宿字上开下合,属于一种承接。

如果我们观察这篇字的字距的话会发现有连旁边必有断,有近旁边的字必远,墨色也有浓有淡。种种这些处理都是书法中的阴阳关系。

我们有了上面的认识以后再以王铎立轴为例,讲解章法上的阴阳关系。我们观察这幅字的第三行,会发现三行的两个留白并不匀称,第一行的留白是由收到放,第二行的留白则是由放到收,这种留白的不匀称处理同样也是基于阴阳的矛盾关系做出的变化。实际上我们经常见的作品通常是奇数行,三行最为常见,少有偶数行,那是因为传统上奇数是阳数而偶数为阴数,在周以后,阳大于阴,故而书法作品奇数行常见实则也是这样的关系。

写在最后有的同学认为古人写字不做考虑,随手书写,其实不然。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跋》中说:夫纸者阵也,笔者刀鞘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心意者将军也,本领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略也,(yang)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lu)也。夫欲书者,先乾研黑,凝神静思,凡要作书,先干研墨,集中精神静静思考,预想字形,大小偃(yan)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书圣写字尚要想好关系处理,然后才动笔写字,何况我们呢?

其实古人高明的地方是对这种关系内化的深入,无论做学问还是为人做官处处透露着阴阳矛盾,而我们今天审美西化太严重,已经不懂得辩证去看待一件艺术品了,缺乏发现美的眼睛,传统上讲的美是什么呢,是有趣有意思,耐琢磨。所以董其昌讲临帖法的时候说,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起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出。他讲临帖,实际上也讲审美。

古人欣赏书法,实际上是把玩。什么是把玩呢,类似于我们今天玩益智游戏找不同,挑出这幅作品体现多少对子有着怎么样的阴阳关系,这种对子有着怎么样的趣味,或拙朴或巧媚。值得这么欣赏的作品,我们称之为“耐看”,就是说有变化,耐琢磨,暂时看不透,怎么看都有关系,好像一名高明的老师出的题,答题角度无穷无尽,这样的字通常高级。而一眼看去即知道如何处理的字,我称它为三板斧,不耐看,单调,体现的阴阳关系太少,用王羲之讲的话“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说你这么写字,只是把笔画拼在一起了,还称不上书法,其实道理也就是阴阳关系没有体现,这个字简单点说就是点画的拼凑,因为不耐看所以还算不得书法。

当然书法中的矛盾其实远不止这么多。从技法的角度讲还有起收笔的方圆藏露用笔的顺逆提按的粗细等等。限于篇幅和文字的表述能力,不能一一介绍,见谅。

本文由本人原创,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引用。特此声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现代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与互补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人注重的是管人,怎样把人管理好,而西方注重的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这样人就可以照着去执行,就能把事情做好,这是符合西方人的文化特点的,放到中国就不能照搬硬套的,因为中国人讲究不按常理出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要没有人管理,他就要钻空子,比如现在说交通堵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很多人随意违章,只要

  • 王充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教育思想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其中的精华都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论衡》当中。王充的教育思想,以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即文人、鸿儒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形成强烈的学术民主思想。解放旧的思想观念,破除传统守旧的

  • 主动交代与坦白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本条例所称主动交代,是指涉嫌违纪的党员在组织初核前向有关组织交代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初核和立案调查其问题期间交代组织未掌握的问题。根据《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如实坦白,是指如实供述组织已掌握的其本人主要违纪事实

  • 中国汉字出现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1.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主要是用来卜断吉凶的,占卜的过程先利用火烧灼龟甲,龟甲上便会出现裂痕,商代的人们便根据这裂痕卜断吉凶,并将卜问的事情和结果记录刻在龟甲上,而这些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便称为「甲骨文」。2.金文在青铜器上铸铭文的风气

  • 科技哲学课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很长,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就开始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学技术对科学影响日

  • 哲学研究的概括范围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研究的范围概括了宇宙世间万物。纵观古今中外哲学关于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大体上都经历了这样的阶段:最早的萌芽哲学是把能够遇到的一切具体存在直接作为其研究的对象。比如西方经典自然哲学它当时并没有明确研究对象的概念遇到水就研究水遇到火就研究火那时候的哲学与科学在对象上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人们只是通过对接触到

  • 从纯哲学角度说,矛盾的性质(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答。哲学这东西很复杂和玄乎,哲学家都是智者。我们不是智者,看不了那么深刻,搬运别人的著作又不能体现自己的看法,所以就以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浅显地探讨一下这个高深的学科。哲学和物理在古希腊的时候就被区分开了。物理没有错,只有对。我们研究物理的时候出现错误,是认识不够,验证不够,不是物理本身的错误,因

  •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经典诵读》很多,如《庄子齐物论》读后感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

  • 希腊哲学与中华文化有何相通之处,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古代本体论哲学范畴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说明认识从感性的直观开始。上述思维方式决定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认识方法的直观性和认识程度的表面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作为认识成果范畴的直接

  • 怎么样区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朴素无根据,全凭大脑闪灵光;古人全拼大脑想到,并无科学依据近代科学大发展,虽是维物太机械;牛顿力学发展后,哲学也受到机械力学观点的影响,其看问题静止、机械,不变心里无花便无花,此言唯心是主观;这个就是说外物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我的意识神创大地生万物,此言唯心是客观。我承认外物存在,但它是由意识(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