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从纯哲学角度说,矛盾的性质(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

从纯哲学角度说,矛盾的性质(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转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4/1/24 11:21:13

谢邀答。

哲学这东西很复杂玄乎,哲学家都是智者。我们不是智者,看不了那么深刻,搬运别人的著作又不能体现自己的看法,所以就以一个老百姓的度,浅显地探讨一下这个高深的学科。

哲学和物理在古希腊的时候就被区分开了。

物理没有错,只有对。我们研究物理的时候出现错误,是认识不够,验证不够,不是物理本身的错误,因为它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在那里。

哲学是对事物的存在、各种关系的存在的道理的认识和看法,有对错。

但是到底谁对谁错呢?直到现在唯心论和唯物论还在争辩,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婆说婆有理,说公有理。

矛盾的性质,说白了也是道理的对抗。

比如婆媳之间的矛盾,婆媳都有各自的道理。如果婆婆固执地认为儿媳是个害人精、败家,而媳妇也固执地认为婆婆是个老顽固、老封建,那这个矛盾就是对抗性的。只有在家庭的其他成员的干涉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其中一方弱或放弃自己的道理,认同或被迫部分认同了对方的道理时,这种对抗性的矛盾才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否则冲突和斗争会一直持续。

这就要看哪一方取得强势了,谁取得强势,就会迫使对方认同自己的道理。这也就是席在其名著《矛盾论》中指出的:“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再比如隶社会,奴隶主强迫奴隶认同了奴隶生来就是奴隶这个道理,在很时期维持平衡。终于有一天奴隶开始反抗,不再认同对方的道理,不断提出自己的道理,不断冲突斗争,迫使剥削阶级认同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重新又达到一种平衡,奴隶社会也进步到了封建社会。

再比如印度现在还存在的种姓制度。高种姓利用宗教迫使贱民认同“贱民生来就是贱民”这个道理,维持着平衡,社会的稳定。如果有一天贱民们开始觉,开始造反,高种姓放弃自己的道理的时候,印度的社会结构才会真正得以改善。

还有现在的富人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平民觉得贫富分化不;富人阶级也认为基尼系数过高会引起社会动乱,到时候都完蛋。这样双方有个共识,就是贫富悬殊不好。这种非对抗共识导致社会安稳下去。如果哪天富人阶级不再认为基尼系数过高是坏事的时候,矛盾开始尖锐,穷人就要闹事了。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矛盾体,大的的。它们对抗和非对抗之间的互转换的条件也各不相同。大的来说,国家内部的主要矛盾,对抗和非对抗转换的条件应该是世界格局啦、科技生产力发展啦、国家政策啦等等这些,那都是国家智囊和领导团队琢磨的事。

谢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伟大的哲学家毛主席在其名著《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性质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同时,毛主席还指出,“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相互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他们相互转化的时候,斗争的现更为显著”。按照毛主席的这些论断,可以说矛盾性质转化的条件取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斗争中如变化。回答不一定准确,欢迎网友批评赐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经典诵读》很多,如《庄子齐物论》读后感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

  • 希腊哲学与中华文化有何相通之处,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古代本体论哲学范畴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说明认识从感性的直观开始。上述思维方式决定了那个时代的人们认识方法的直观性和认识程度的表面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作为认识成果范畴的直接

  • 怎么样区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朴素无根据,全凭大脑闪灵光;古人全拼大脑想到,并无科学依据近代科学大发展,虽是维物太机械;牛顿力学发展后,哲学也受到机械力学观点的影响,其看问题静止、机械,不变心里无花便无花,此言唯心是主观;这个就是说外物的存在与否取决于我的意识神创大地生万物,此言唯心是客观。我承认外物存在,但它是由意识(但不

  • 上古的天人关系对古代法律有没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一”和“人为贵”思想。“天人合一”规定了人源于自然的基础性地位,“人为贵”规定了人异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天人合一”的理论核心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而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为所欲为。《管子》最

  • 中国的古语有很多相互矛盾的观点,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浪子回头金不换;狗改不了吃屎!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

  • 古代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具体指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本质上是统一的,是一脉相承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道家思想,就是告诉你站在山顶上如何去看风景;儒家思想,就是告诉你如何爬上山顶去看风景。老子研究的是,万物靠自然,生,死之道。无生有,有化无之道。做不到没大要,地球迎日照,照样转。太阳月亮也不敢休息,照常工作发光。四季风雪雷电

  • 哲学上“矛盾”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矛盾通常有两层含义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如同一前提下,X=5,同时X=6,这就是矛盾的。X不可能既是5又是6。辩证逻辑中的矛盾,这个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是可以相互达成统一的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

  • 计算机和哲学有关系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计算机按设计程序操作,再怎么智能,它需要软件。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和哲学是有直接的关系两种都是属于文化范畴而且是人生活必须的工具计算机是人类在生活过程中应用哲学的理论而产生的结果哲学的逻辑思维是很丰富应用在计算机上大大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计算机的逻辑性很强而且记忆速度大数据等

  • 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吗?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太极拳理一定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是太极拳本身,就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启迪和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拳术,或者说搏击术。这是绕不过,躲不开,不容否定的事实,太极一词就是最好的证据。太极是什么?太极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太极是宇宙初始时期的一种混沌之气。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

  •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内涵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给反中医份子补补课:阴阳五行是什么意思?杏林箫客2016年10月11日阴阳五行是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指的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即矛盾论。五行------指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于人体系统论与人体生态学的概念。五行相生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五行相克即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