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四面楚歌”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2/24 22:05:40

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项羽尽管被围垓下,但仍有8000楚兵保护项王,他在山沟里扎下20里连营,粮草还殷实,刘邦一时间还奈何不了他。

张良出场了,这个鬼点子满身的哥们,向刘邦分析道:“楚兵跟随项羽征战多年,离乡日久。现在他们身陷重围,容易思念亲人,被困深山,已是走投无路。如能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定会军心涣散,不战而降。”

张良上场表演了:他派士兵上山砍来茅竹,选取粗竹子劈成竹片,再把竹片弯弯捆捆,扎成鸟形,上面糊上薄纸,做成纸鹞。又派人选取细竹做成哨子,绑在纸鹞上。(这就是风筝原型!)到了晚上,月明星稀,他命令士兵们把纸鹞分散到四面山岗上去等候,自己则登上山坡风口,坐在石头上,用箫吹起哀怨、低沉的楚地小调。附近楚兵听了,好不伤心。又叹息又落泪。这时,四面山岗上的汉军放飞纸鹞,飘荡在楚营上空,微风吹来,纸鹞上的哨子呜呜作响,鹤唳鸿哀,凄凄惨惨,所有楚军像得了瘟疫一样哭声惊天动地。有的议论道:“整天打仗,有家难归,大势已去,死保何用?”然后,很多士兵把盔甲一丢,兵器一扔,投了刘邦。

项羽还在帐中和虞姬喝着闷酒,虞姬心细,听到楚调,哭声,知道末日已到,把剑一举抹了脖子,霸王成了孤家寡人。第二天,项羽带800骑兵突了围,于乌江自刎。

这就是“四面楚歌”的故事!

破釜沉舟,三顾茅庐,班门弄斧,毛遂自荐,四面楚歌,门庭若市,讲的历史人物是谁

破釜沉舟项羽三顾茅庐刘备班门弄斧鲁班毛遂自荐毛遂四面楚歌项羽(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被围的是项羽,围剿的是刘邦,计划围剿并实施的是:韩信)门庭若市齐威王

四面楚歌的内容。三顾茅庐和投笔从戎的时期、人物、内容

四面楚歌:西楚霸王项羽垓下被围时,四周唱起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三顾茅庐: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投笔从戎:东汉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四面楚歌的故事5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

  • 凿壁偷光的少年, 长大后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匡衡是我们打小就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他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传千古,下面掌心就简述其一生。儒学大家,经学泰斗西汉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匡衡小时家境不好,上不起学,但他特别喜欢读书,因为白天要帮助父母干农活,只有晚上能读书。由于家里点不起灯,他于是在墙上凿了个小孔,把邻居家的烛光引过来

  • 凿壁借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借光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故事的主角匡衡简直是励志的代表,那么他后来怎么样了呢?刻苦学习的匡衡在学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擅长解读《诗经》,当时的人曾经说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这里的匡鼎指的就是匡衡,意思就是说匡衡解说的《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匡衡对《诗经》的了解程度

  •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匡衡。凿壁偷光的意思是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扩展知识: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

  • 四面楚歌的故事1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

  • 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在父亲赵奢的教导下,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对各种兵家技巧了如指掌。在秦军和赵军对峙之时,情况十分险急,因为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与世长辞,而赵国的丞相蔺相如此时也卧病在床,只有廉颇带军打仗。面对秦军的屡次进犯,廉颇选择不理会秦军,因此赵军一直保持防守的阵势,两方军队胶着不下。为

  • 历史上指鹿为马的赵高到底是不是太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提起赵高,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太监,只会搅乱宫廷,十足的卑鄙小人。实际上,不论是影视剧《秦时明月》系列里面的赵高,还是历史上真实的赵高,都是个霸气十足的男人,并且无论是智谋还是武力,都是首屈一指的人才!众所周知,赵高在秦王朝内担任的职务是一名“宦官”,现在人们可能习惯于将宦官和太监划等号,实际上,宦

  • 指鹿为马典故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赵高。赵高是战国末年的赵国人,为人精通法律,诡计多端,被掳至秦国,任命中车府令。公元前210年,秦王带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巡游,秦王突发重病,急命赵高给长子扶苏发诏书。诏书未发,秦王在归京途中病死。赵高恐正直的扶苏,登基后对自己不利,便协同胡亥、李斯修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赵高的扶持深得胡亥信任,任命中

  • 闻鸡起舞故事里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闻鸡起舞”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晋书祖逖传》记述: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

  • 思想的名言警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不可能的字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拿破仑【法】本领加信心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赫伯特【英】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美】骄傲是盲目的,自信则是清醒的。陈彪你要在内心的深处坚信,你必能成就一翻事业。乔佩特诺【美】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索洛雏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