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希腊哲学有四个新的派别:伊壁鸠鲁派、斯多葛派、怀疑派和新柏拉图主义。老学派以柏拉图追随者组成的学园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组成的逍遥派为主。这些学派长期并存,既相互渗透和影响,又彼此攻讦和争论,呈现出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局面。这个时期新学派区别于老学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伦理化的倾向。所谓伦理化,指以伦理学为核心或归宿,哲学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智慧,而是追求幸福。虽然各派对于幸福有不同的理解,但都认为理性的生活知识达到幸福的一个途径,没有为智慧而智慧的思辨精神和穷究世界奥秘的探索精神。他们在纯粹思辨领域都没有大的建树,但借助前任的形而上学、自然哲学和知识论,作为自己伦理学的基础,如伊壁鸠鲁派之于原子论,斯多亚派之于赫拉克利特,新柏拉图主义之于柏拉图,怀疑派之于学园派,都有这样的联系。从理论形态上看,原来属于哲学思辨范围的某些对象出于实用的需要,从哲学中分化出去。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几何学、天文学、力学、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学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堪称学术上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中,哲学更加注重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所不涉及的领域,关注人生问题,朝伦理化方向发展。
请问一下哲学涉及的维度
哲学属于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科。在我国,哲学系有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哲学一词,中文最早使用于19世纪末、从日本的汉文“哲学”使用引用过来,它是philosophia(热爱智慧、追求真理)的日本汉文翻译,词义是“以辩证方式,一种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它是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方式,哲学本身只是展现思维的不同维度,并无对错可言,可若以辩证法来探寻客观世界即存在对错了,符合客观规律为正确,违背客观规律为错误。
古文中的人生哲学爱莲说
全文的中心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做到洁身自好,任凭时节百花开,唯取兰草淡清香。这话好说不好做,人有七情六欲,物有兴旺衰竭,这就使人很自然走向享受境界,特别是现在,经济社会,正象周敦颐所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富有就荣耀,贫穷就可鄙。可是不同于这样的人就是有,如孔繁森等,他们可贵,就在这地方,任凭别人说你是大傻瓜,不贪白不贪。能够做到洁身自好。当今这样的清官,一定很多,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也一定很多,但是这样的清官,这样思想境界的人,很难被人发现,因为他不追求出名。